吳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8

早期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寫得「像水晶一樣清晰」,形式也很特別:每一章有一個總題,然後給出一系列擴充和論證;一句句格言式語句用號碼排列,表示各個命題的主從關係;所有詞項都像是術語。《邏輯哲學論》的段落以各個層次的阿拉伯字母編號,似乎象征著它是一個嚴密的邏輯結構,文句的口氣也頗為獨斷。

後期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關注兩個主要論題,即語言哲學和哲學心理學。維特根斯坦處理這些論題的方式,完全不同於其他哲學家:

首先,形式上沒有通常用於指明論題的章節標題,只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由693條獨立標號的評論組成,篇幅由一行到數段參差不齊;第二部分共14節,每一小節由未作編號的分散評論構成,有的半頁,有的長達36頁。

其次,這些評論沒有給出論證和清晰的結論,涉及廣泛的論題(其中許多論題反復出現),卻沒有對任何論題做出清晰的、最終的陳述;許多評論包含具體事例,有實際的事例,有虛構的事例,而維特根斯坦似乎從未想過以它們作為概括的基礎。

維特根斯坦帶領我們,返回到了人類語言和經驗的熟悉的方面。維特根斯坦說:「我們將語詞從其形而下學的運用中再次地引導回其日常的運用中來。」維特根斯坦從精密的邏輯思考回到了日常生活。

維特根斯坦往往從思考一個術語或概念的意義轉變為提問:「這是如何習得的?」或「你是如何教這個的?」我們經常讀到要求我們「想像」的開場白,例如,「讓我們設想一下語言……」,「假設……」或「想一想……」或「詢問一下你們自己……」。這種內心對話的句子結構形式,目的是觸發思想的轉變而不是演示證明,是展示而不是言語,是提示而不是引導。

維特根斯坦所采用的是「口頭討論的技術」,一個又一個給出具體細節的例子,以切切實實的日常語言來描述與記錄。維特根斯坦發展了一種展示哲學觀點的新形式——簡潔短小、格言式的哲學劄記(remarks),其中的思想依照一種自然的序列,從一個對象推進到另一個對象,彼此松散,又相互連接——成功地在其文本的文學形式和哲學內容之間創建了一種和諧,表達了自己多年積澱的思想。

維特根斯坦鄙視閑扯,其心靈明晰、有力、充盈,其言詞電光火石一般,極具穿透力。維特根斯坦做哲學的方式是質疑、詢問的對話模式,但不是蘇格拉底所確定意義上的對話。在維氏看來,蘇格拉底的對話者,盡是些沒有自己想法的笨蛋;蘇格拉底承認自己的無知,不過是謀求糾正其他人的錯誤信念,讓人沿著特定的推理路徑以得到一個確定的結論。因此,「人們在閱讀蘇格拉底對話錄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這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啊,多麽可怕的事情!這些對話錄什麽都沒有證明出來,也什麽事實都沒有澄清,它們的存在到底有什麽意義呢?」

維特根斯坦利用想像中的對話者、思想實驗、圖解、圖畫、例子、格言或比喻,使讀者參與到這樣的過程:使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思維過程具體化。維特根斯坦明辨一切,不僅關心論據的提出,還關心論據的並列,以吸引讀者進入他自己所感到的最困惑的情境之中;其哲學目的在他所致力於解決的問題中,以「怎麽」的形式表明、顯現出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風格就是他的方法,他的著作謀求作出示範。這種以生動的方式把抽象觀念視覺化的能力,無與倫比,讓人印象深刻。

特里·伊格爾頓的判斷是準確的,《哲學研究》是「一部徹底的對話作品」,「作者大聲地質疑,想像一個對話者,向我們提問,這些問題可能在一個層次上或者可能不在一個層次上……迫使讀者自己解除神秘化,用他的審慎的、無畏的風格友好地讓我們參與」。

維特根斯坦格言式地寫下諸多富有智慧趣味的判斷,它們的力量與其說在於形而上學的訴求,不如說在於讓所有事物都如其所是而獲得了思想上的安寧平和。錢鍾書的《管錐編》亦如是。

(2020年06月08日; 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作者:吳子林)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