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5

康德式的先驗分析有著致命弱點,即為每一個概念劃定界限,並將概念嵌入到先驗體系之中,成為一個零件;這一體系表面上看很周密,卻與實際情況存在巨大的鴻溝,一旦該體系中的某個零件出了問題,整個體系便隨之崩毀。故維特根斯坦坦言:「我本人對於構建一座大廈沒有什麽興趣,相反,對這座大廈的根基很有研究的興趣。」

的確,那些強烈吸引我們的解釋和體系建構,無力解決所要面對的理解問題。維特根斯坦竭力想把我們從某種特定的思想風格中解救出來,徹底擺脫控制著我們哲學想像的那些理智的妖魔:

我認為,尋求解釋的企圖之所以錯了,原因之一是,我們只需要以正確的方式將我們知道的東西放歸一處,勿需添加任何東西,而我們試圖於解釋中獲取的那種滿足會自行到來。

維特根斯坦拒斥那種僵硬的、形而上學的理論,他更願意著力於思想之流中的細節和例證。因為,構成我們世界的那些現象的本質,並不是我們通過「挖掘」發現到的東西,而是在我們就現象作出的那類陳述中所展現出的東西。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去解釋或理論建構,而只是關注「描述」。維特根斯坦說:「我們不可提出任何一種理論……必須丟開一切解釋而只用描述來取代之。」「我書寫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在努力闡明整個事物。為了能夠說得清楚明白,我不斷嘗試對同一個事物進行多次不同的闡述。最終,這些闡述好像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的觀察。」

在維特根斯坦眼里,哲學研究在很多方面與建築學的研究相似,即「更多地偏重於對自身的研究、對於個人思考的研究、對於個人觀察事物方法的研究」。維特根斯坦堅信,通過注意到明擺在語言的用法中的東西的那些獨特結構,我們才能克服哲學的困惑感,達到我們所欲尋求的理解;困難只在於,我們沒有做好準備,也極不情願承擔這種「描述」的任務:「事物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方面由於其簡單平常而掩蔽著。(你不會注意它——因為它一直都在你眼前擺著。)」

哲學探究事物之所以如此的道理,並嘗試貫通這些道理;所謂貫通,是窮理盡性,是物我的貫通,是道理和實際人生之間的貫通,即用道理去解決、克服種種具體的困惑,讓各種特殊道理在事中貫通,而獲得一個整體的眼光,此之謂「綜觀」。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區別了數學的知識與哲學的知識。圖表式的知性是數學性的知識,它「把內容的必然性和概念都掩蔽起來,即把構成具體事物、構成現實、構成它所安排處理的事物的活生生的運動的那種東西掩蔽起來」,「它給予我們的,僅只是內容的目錄,內容自身它是不提供的」,「並不深入於事物的內在內容,而永遠站立在它所談論的個別實際存在之上綜觀全體,這就是說,它根本看不見個別的實際存在。」因此,它是一種僵死的東西,「本身只是存在的賓詞,沒有存在的內在的生命」。

科學的認識是哲學的知識,它所要求的,「毋寧是把自己完全交付給認識對象的生命,或者換句話說,毋寧是去觀察和陳述對象的內在必然性。科學的認識既然這樣深入於它的對象,就忘記了對全體的綜觀,而對全體的綜觀只是知識脫離了內容而退回到自己的一種反思而已。但是,科學的認識則是深入於物質內容,隨著物質的運動而前進,從而返回於其自身的;不過它的這種返回於自身,不是發生於內容被納入於自身中之前,相反,內容先把自己簡單化為規定性,把自己降低為它自己的實際存在的一個方面,轉化為它自己的更高的真理,然後科學認識才返回於其自身。通過了這個過程,單純的、綜觀自身的全體本身,才從本來好像已把這個全體的反思淹沒了的財富中浮現出來」。


(2020年06月08日; 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作者:吳子林)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