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赤鋒·回望馬口:尋覓南洋客走過的足跡 3

這段史實說明,至少在19世紀中葉,森美蘭地區就已經生活著相當數量的華族礦工。這些華族礦工,基本都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破產農民,在生活無著走投無路之際,冒死漂洋過海來到這里當苦工的。

英國人在控制了馬來聯邦乃至整個馬來半島後,瘋狂地掠奪這里的錫礦、金礦和橡膠、胡椒等資源。為了滿足大規模開礦和開墾種植園的需要,更是大量引入外來勞工。來到馬來半島的勞工不僅有印度人、阿拉伯人,更有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華人。華人下南洋,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跨國大遷徙,在持續大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成百上千萬的華人來到南洋,掀起了規模空前的華人下南洋的大潮。

那時的中國,正處在清朝封建帝國的末期。自「嘉道中衰」之後,國勢積弱,吏治腐敗,武備張弛,國庫空虛。帝國主義列強紛紛把魔爪伸進中國,發起一次又一次侵略戰爭,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腐朽的清廷連遭敗績,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為支付戰爭失敗的巨額賠款,無能的清廷和地主豪紳把負擔轉嫁到農民身上,加重了對農民的盤剝。

各級官吏還層層加碼,趁機搜刮民財,致使大批農民賣田賣地,流離失所。加上各地連續發生的水旱災害,五谷歉收,餓殍遍野,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先是太平天國起義點燃了反清鬥爭的熊熊烈火,隨後是撚軍起義、小刀會起義、天地會起義……大清國內烽煙四起。大量破產農民走投無路,被迫離鄉背井,外出謀生。但國內實業未興,就業無門。所幸「天無絕人之路」,清廷在洋槍洋炮威逼下簽訂的那些不平等條約,唯一的「好處」就是解除了海禁。生計無著的農民,正是因為海禁開放,才興起了向海外求生的念頭。

這些農民大多身無分文,更兼對國外人地兩生,只得通過「水客」包辦,以「賣豬仔」的形式下南洋(馬來亞、新加坡、暹羅、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有到美洲)謀生。所謂「豬仔」,就是賣身當華工的農民,「水客」就是「豬仔頭」,「賣豬仔」就是這些身無分文的農民通過與「豬仔頭」簽訂契約的方式,將自己賣身去南洋為殖民者做苦工。「賣豬仔」有兩種形式:一是契約工,即訂約賣身三年、五年或十年,換取安家費和船費;二是賒單工,即出國船費由「豬仔頭」先墊付,賒欠者在國外須受僱主控制,直至還清債款及利息。

「豬仔頭」實際上就是外國殖民者的代理人。

起初,「豬仔頭」為吸引人們下南洋都花言巧語許諾,凡是願意去南洋的,可以發給安家費。但事實上,很多「豬仔」的安家費都被「豬仔頭」私吞了。到了後來,更是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明目張膽地誘騙甚至當街強抓青壯年去「賣豬仔」。當時廣東許多口岸都設有「豬仔館」,他們先是把騙來抓來的「豬仔」關進「豬仔館」的鐵籠子里,等湊夠了可以裝滿船艙的人數就集中運往南

洋。航行中「豬仔」們被囚禁於統艙,喪失自由,備受虐待,常有被折磨至死或自殺者。輪船通常要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顛簸二十來天甚至更久,統艙中生活條件極端惡劣,疾病流行,「豬仔」們常常成批死亡。故而這種船有「浮動地獄」之稱,而這些被賣的「豬仔」,也被人稱為「亞洲黑奴」。僥幸活下來的「豬仔」被送到南洋的采礦場或種植園,「豬仔頭」可從每個「豬仔」身上獲得最少一百大洋的報酬。

而這些錢全部要由「豬仔」在買家手下幹苦力來償還。這種交易都以契約的形式來保證,在契約生效期間,「豬仔」們享受著奴隸般的待遇,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無論工作環境都惡劣都無法離開,所發工錢必須先分期償還被「豬仔頭」吞去的費用,剩下的一點點才是苦力自己的生活費。許多人到馬來亞做了多年苦力,才把下南洋的所謂「安家費」和路費還清。有的一輩子都沒有賺夠回「唐山」的錢,甚至年紀輕輕就喪命在異國他鄉。

(見《粵海來風》,2頁—9頁;廣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編,花城出版社出版;2014)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