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之·亞里士多德《詩學》筆記 上

前言

詩歌是模仿的藝術。

第一章 詩歌模仿的媒介

藝術中的模仿,是用節奏、語言、音樂的方式産生出來的。


只用語言來表達的方式,或者是散文,或者是韻文。


使用格律來模仿才能叫做詩人。


各種藝術之間的差異,如同進行模仿時所使用的媒介的差異。


第二章 詩歌模仿的對象

使用模仿的藝術家,所描述的對象是行動中的人,而這些人又必然具有或好或壞的特性。


每一種模仿都容許各種變體,根據表達對象不同,各種模仿方式也會有所差別。


喜劇的目標是把人描述得比我們今天的人更壞,而悲劇則是把人描述得比我們今天的人更好。


第三章 詩歌模仿的方式

這些藝術的第三點差別,是表達每一個主題所採取的方式不同。


區別模仿藝術的三個要素:

使用的媒介表達的對象採取的方式


第四章 詩歌的起源與發展


詩的産生原因:人的模仿天性。


模仿是我們的天性,音調感和節奏感也是我們的天賦本能,而韻律顯然是節奏的一個部分。


按照詩人個人的性情,詩歌分爲兩種類型:


1.比較嚴肅的詩人,描述高尚的人所做出的行爲。


2.比較輕浮的詩人,描冩人們的卑劣行爲。

悲劇和喜劇都是從即席創作發展而來。前者起源於酒神頌,後者起源於生殖器崇拜的頌詩。


第五章 喜劇的興起,史詩與悲劇的比較

滑稽的事物包含某種錯誤或醜陋,但它不致引起痛苦或造成傷害。


喜劇不受重視。喜劇的合理佈局起於西西里。


在一定程度上,史詩與悲劇相同,史詩也用威嚴的韻文來描述嚴肅的行爲。


不同之處:

史詩採用單一的格律和敘述性的形式。篇幅長短的差異:悲劇儘可能延長情節,但控制在一個白天能演出完畢的時間之內,或稍微超一些,史詩則不受限制。

能辨別悲劇好壞則能辨別史詩好壞。因爲史詩的成分,悲劇都具備,而悲劇的成分,在史詩里卻不是都能找得到。


第六章 悲劇的描述

悲劇是對於一個值得認真關注的行爲的描述,行爲本身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意義;在語言(具有節奏和音調的語言)中,通過各種適當的藝術形式,使行爲得到強化,成爲劇中的各個部分;描述的方式,是藉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法;通過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淨化。


既然是通過人的行爲表演來描述內容,那麼,

第一,形象的裝飾是悲劇的基本部分;

第二,必須有唱段和語言(韻文的組合),這是指描述的媒介。


悲劇是行爲的模仿,行爲的模仿就是悲劇的情節(事件的有序安排)。


思想和性格是行爲的兩個自然成分。


悲劇六要素:

情節:最爲重要。性格語言思想戲景長短

表演悲劇不是爲了描述性格,事件和情節才是悲劇的目標,悲劇可以沒有性格。

悲劇影響我們情緒的兩個最重要方法:反轉和發現,這兩者是情節的基本要素。


情節是悲劇的靈魂,性格位居第二。


思想是一種説話能力,使人物説出可以説或適合説的話。


音樂使戲劇變得愉快,形象(舞台效果)能夠吸引觀衆。


悲劇力量不依賴表演和演員,更多依賴道具設計者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劇作家的才華。


第七章 情節的範圍

美和體積、規則排列有很大關係。過小的事物難以感知,過大的事物看不出整體性,都不是美的。


情節必須限定在合理的長度,這樣才便於記憶。


長度的限制,要容許事件的合理發生。


第八章 情節的統一

戲劇情節要完整呈現,使各部分都是不可刪減的。


第九章 詩的真實與歷史的真實

詩人的職責不是描述那些發生過的事情,而是去描述可能發生的事情。


詩比歷史更富於哲學性,更值得認真關注。因爲詩所描述的是普遍性的事實,而歷史講述的是個別事件。


普遍性的事實:在特定的場合,某一種類型的人可能或必然要説的話或要做的事。


在簡單的情節和行爲中,穿插情節是最糟糕的一種,因爲其沒有表現出可能性和必然性。



推薦譯本:《詩學·詩藝》,亞里士多德、賀拉斯,200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文原載:知乎)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