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春·從想像力思維方式的兩層構造—看「引譬連類」中的「興」概念(3)

在哲學認識論中,康德從認知形式出發,在思考人類普遍知識何以可能的過程中注意到了「想像力」的問題,作為知性機能之一,康德區分出了兩種想像力,經驗的想像力與先驗的想像力。它們的相同點在於都是一種「把一個對象甚至當它不在場時也在直觀中表象出來的能力」(B151)(康德,2004: 101),而差異在於前者依靠經驗,由感官經驗提供內容,進而通過聯想律把先前經驗過的內容提交於意識,與傳統西方經驗論中觀念化思維方式一致;後者是經驗性想像得以可能的前提,它是一種自發的、生產性的先驗構造(康德,2004: 101)(不依賴經驗,又是經驗想像得以可能的前提)

由於不依賴經驗,它的發生不需要內容因而是純粹的,沒有原因因而是盲動的,人因為有了這一自發的純粹無窮動的原初發生構造,表現出各種對象得以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進行經驗想像時,總有材料、印象、概念等被我們提取出來,而之所以「可以」提出來,是因為人本有先於統覺的原發生對提取的材料、印象、概念等進行了「冥綜合」(無意識卻原發綜合構造著)。康德在第一版中順此思考下去,找到了想像力中

起著「冥綜合」作用的「內時間」,張祥龍先生指出它「可以前對象地表象出各種對象出現的可能。這種本身還不是對象、卻使對象可能者就是『純象』(reines Bild),或『圖幾』。一切感性對象和知性概念的實現都需要先行純象的引導,而這些純象中的最原本之象是時間」(張祥龍,2013)


以康德提供的想像力背後先後相繼、過於呆板的直線式純粹時間為線索,胡塞爾在《內時間意識現象學》中賦予它更生動、活潑的描述,相比於先驗想像力,胡塞爾以旋律中「保持」「滯留」(Retention)與「預持」「前攝」(Protention)的特征來說明這種「內時間」的原發生(胡塞爾,2014: 68、96)。在音樂中人並非先聽到一個個瞬時的物理單音印象,然後通過聯想的方式將這些單音連接起來形成連貫的旋律,實際的情況是,當一個單音在物理時刻上剛剛過去,人的內直覺將它「保持」下來,這個「以前」的單音就此成為「現在」的映射,以此類

推,每一個單音都不以孤立的單子身份出現,它們在邊緣處前拉後扯,在保持與預持被統握的一氣相通處以暈圈狀綜合體的形式被直觀到。正如胡塞爾說:「它從一個滯留轉變為另一個滯留,從不間斷,因而就形成一個滯留的不斷連續,以至於每個以後的點對於以前的點來說都是滯留,而每個滯留都已經是連續統。」(胡塞爾,2014: 68-69)

這裏,想像力中「內時間意識」的運作呈現出自發的、原初的、連續的特點(張祥龍,013)。簡而言之,任何一個對象之所以能夠在當下經驗中被聯想,是因為它是「原想像」自發連續構造的產物。

如果說在胡塞爾那裏內時間結構還有某些心理學痕跡的話,那麽海德格爾則將其生存化了。在胡塞爾的內時間意識中,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不單獨呈現自身,也沒有現成的自身,它們需要外溢自身,在向它者的過渡中彼此交織而贏得自身(正如每個過去的單音只有出離自身,在與當下、未來音符交織的綜合體中呈現出自身——否則便是隱沒的無自性的背景噪音),海德格爾在生存化的過程中保留了胡塞爾「保持」與「預持」自發、原初、前對象化的構成性特點並將它生存化。

③ 此處對康德想像力的兩重區分基於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論述,而不采用第二版。在第二版中康德出現理論上的退縮,其原因是康德在第一版中多次強調統覺作為本源是一切知識的可能性的根據,這與他在第一版中認為「先驗想像力」的原發再生性「先於統覺」形成矛盾,作為主體化唯理主義的維護者,康德放棄了第一版的理路,但由此帶來的思想光輝為未來的哲學發展提供了方向(海德格爾,2011)。

Views: 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