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維特根斯坦後期思想(4)

然後他説道:”把多種多樣的語言工具及對語言工具的多種多樣的用法,把語詞和句子的多種多樣的種類同邏輯學家們對語言結構所説的比較一下,那是很有意思的。(包括《邏輯哲學論》的作者在內。)”

維特根斯坦一向把語詞的用法和語詞的學習聯系起來考慮,通過這一聯系我們可以在更深處領會語詞用法的多樣性。”核桃”是一個詞,”二”也是一個詞,但學會這兩個詞是十分不同的過程,也包含了十分不同的理解方式。”春夏秋冬”和”東南西北”表面上是兩個相似的語詞,然而卻是兩類十分不同的經驗的形式化。維特根斯坦一般地反對過度概括,有時竟聲稱不要作任何概括。本來有差別之處,當我們把形式弄得一般齊,就得另有形式把差別表示出來。人有的自私,有的不自私,你説人都是自私的,你就得另外用一組詞來説明我們平常所區分的自私不自私。你説方的圓、豬八戒、朱?基都在某種意義上實存,你就得説明他們在哪種意義上是不一樣的實存。

語詞的發音形式、書冩形式大同小異,往往模糊了語詞用法多樣性這一至關重要之點,名詞、顏色詞、數詞等等,它們的用法是不一樣的,學習、使用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但對每一個詞我們好像都可以問:”這個詞意謂什麼”或”這個詞的意義是什麼”,由於問法的一致性,好像就建立了詞的本質的一致性。然而,你説使用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我不也可以説意謂有不同的意謂方式嗎?可以;但”使用”這個概念更容易提示其內容的不同,”不同的使用方法”比”不同的意謂方式”或”意義的不同種類”要清楚得多。這部分是由於”意義”這個詞的名詞性要遠過於”使用”、”用法”一類。因此,”意義”這個詞更容易誘導人們建構實體性的共相概念,使用論的一個主要目標則是祓除這樣的共相概念。

使用提示一種可公共考察的過程而意謂容易引向內心意象,這也是維特根斯坦更願選擇”使用”的一個緣由,我們將在下面關於私人語言和自然理解的討論中看到這層深意。用”使用”來代替”意義”和”意謂”還有一個優點。”使用”比”意謂”更廣,專名可能沒有意義,但我們仍然使用專名。”使用”這個概念固然有種種優點,但若把”意義即使用”理解爲口號,理解爲維特根斯坦對”意義”的定義,以爲只要把”意義”都改冩爲”使用”,語言意義問題就解決了,那就太輕易了。”意謂”和”使用”都是一些提示詞,所需關心的是這些名號下的內容。

“使用”這個概念的一個缺點,在於它太寬泛,奧斯汀後來説到使用和意義一樣寬泛含混,”已經變得經常遭人嘲笑”。所謂寬泛,最重要的在於沒有標識出使用符號和使用其他東西的差別,就是説,沒有突出”意義”。把語言視作工具,古已有之,也是初級反省容易達到的結論,然而,哲學家,包括早期維特根斯坦自己在內,傾向於被另一條初級反省的思路引導,把語言視作現實的反映,而這不是沒緣由的。語言不是直接改變現實的工具,而是述説現實的、理解現實的工具。語言是一種特殊的工具,使用語言是一種特殊的使用。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用一個瓶蓋當車和用車將死對方。前一種使用是賦予意義,相當於“看作”,即放到一個特定的規則系統里,在這里起決定作用的是象棋規則而不是瓶蓋的模樣。語詞的使用不同於泛泛使用,而是一種規則轄制的行爲,因此有用對用錯之別。維特根斯坦關於規則的大量討論可以看作是對意義即使用的一個補充。我們可以用一片荷葉來代替語詞,表示“荷葉”、“綠色”等等,也可以用它來蒸米飯,用它來趕蒼蠅。泛泛談論這是三種不同的用處不得要領,頭一種使用和後兩種使用的區別,遠遠大過第二種使用和第三種使用的區別。頭一種使用是把荷葉當作符號來使用,就是説,把它當作樣本,使它具有意義。這個關鍵之點,我們下文討論“樣本”時還會談到。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