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與格拉斯遊新界(4)

五·香港

汽車在新界的路上,駛上大帽山,駛下荃灣,向青山駛去。窗外是熟悉的風景,我曾在附近教書,有朋友住在不遠,我來過這裏散步和游泳。但要向一個外國人談到香港往往是困難的,我喜愛香港許多地方和人物,但也有許多事情並非我們願意看見它們變成那樣子。我們很難像其他國家的人那樣驕傲地介紹自己的名勝。另一方面也不能置身事外冷嘲熱諷。香港的處境如此微妙,一個偶然經過的外國人可以了解嗎?我懷疑。所以每次有遊客說香港美麗,我懷疑他們是否只是客氣;有人說香港可怕,我又不知道他們真能了解多少。經過文化的隔膜,語言的誤會,我們可以向一個外國人解釋這類複雜的心理嗎?往往我們寧願沉默了。

但格拉斯不是一個普通的外國人,他是能了解事物的作者。一見面,他就告訴我香港有點像他的故鄉丹錫。丹錫在歷史上曾是波蘭和普魯士的屬地,後來開放為自由市,到了一九三九年,才劃入德國版圖。但戰後一九四五年開始則重歸波蘭,直至如今。所以在丹錫長大的格拉斯,絕對了解香港的處境。你看,他不是隨口稱讚香港美麗,不是像一些遊客那樣一邊挑剔一邊掩鼻走過,他在人群間行走,觀看,而他像在小說中所作的那樣:尋覓歷史的源頭,作為今日的參考,從並列比較中得出解釋。對他不熟悉的事物,他以對熟悉事物的理解去嘗試了解它。在鹿頸和沙頭角附近,我們遙望田畝和農舍,說到現在新界許多年輕人都離鄉到城市或外國去,只留下年老一代。他說:「但這在德國也是一樣呀!」翌日在「作家與社會責任」的座談會上,當有人說到香港作者面臨的困難和阻礙時,他又會嘗試說出自己所認識的人的經驗,表示這些現象並不孤立,是到處都會存在的,是值得正視的問題。

在未遇見格拉斯以前,我印象中他是個尖銳而又對社會現象加以嚴厲批評的作者,相信他想要多一點了解香港,所以我連夜翻查資料,借了友人的手冊,又再背誦一些統計數字。直至遇見格拉斯,我才發覺他沒有一次問起任何統計數字。然後我忽然明白了,他是那種關心人多於關心數字、相信自己的觀察多於相信宣傳資料的人。他會問人的感覺、意見、自己去接觸、思考,然後再想自己的結論。有些人遇見一個工人,就問:「他每個月收入多少?租金多少?他有沒有加入工會?有多少兒女?」然後就可以大做文章了。格拉斯看見店子裏的人在擔子兩端挑著沉重的光鴨走過,他說:唔,這真是蠻重的,大概有多重多重吧。他只是觀看,嘗試了解,憑自己的肩膀感覺別人肩膀上的重量。許多時他甚至不急於下結論。他不以為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了解香港,他希望有機會再來。

但他又似乎比許多在香港的外國人更能了解多一點。當日在座談會上,有一個外國人說:香港是一個殖民地,在一九七八年還有殖民地存在是一件荒謬的事,希望格拉斯先生指示一條路,讓香港作者可以遵循,改變這事實云云。提出這問題的人,漠視實際情況。如果問每個人的意見,相信沒有人樂於生活在殖民地的制度之下。但要改變,和怎樣方式的改變,顯然不該由外國人來決定,尤其不是要由一位來了香港才不過幾天的外國作者來指示的吧?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