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有些城市帶有通透、流動的品質,行走其間乃一大樂事。但也有些城市古怪、令人不快,行走於中讓人耗盡體力,甚至造成危險。若思及我們如何在環境中行走,而對各個不同環境的行走經驗進行比較,就需要「宜行指數」(walkability index)這個有力工具了。設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根本的部分在於這指數要能測量出與其他交通形式相比,你以雙腳步行來完成日常生活所有工作的便利性為何。
一個宜行的城市是,當你踏出家門或旅館大廳時,生活所需的一切設施幾乎都在最多幾分鐘的步行範圍內。如果天氣允許,你可以走路往返當地餐廳或學校。高度宜行的都市讓你盡可能以雙腳來從事日常的所有活動,而非必須仰賴開車。某些城市,或是某些城市裡的某個區域,比起其他城市更容易做到這點。義大利的波隆那就是一個宜行的絕佳城市,被知名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評論為「全是質感,沒有多餘的物品……一個充滿公共空間、廣場、酒吧、商店的城市,在這座城市中,你的視線被引導到與店面、咖啡店小桌以及他人視線上。」
量表另一端則是高度仰賴汽車的城市,在此幾乎所有活動都需要汽車代步。在對幾個特定城市進行研究後,發現一個城市的宜行程度越高,活動不平等度(與該城市所有人平均步行距離的差距)越低,就表示整體人口的肥胖度越低。一項在美國單一州內進行的比較徹底闡明了這個觀點。加州的三座城市(舊金山、聖荷西和佛里蒙)有相似氣候,富裕程度相差無幾,人口組成也相對接近。然而,研究結果卻顯示,舊金山在宜行城市的評分上遠高於聖荷西或佛里蒙,同時活動不平等度也是最低的。(考慮美國整體時發現),紐約、波士頓與舊金山是全美最宜行的都市;相應來看,這三座城市的市民平均行走距離最長、肥胖度相對較低,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當然,在宜行程度低的城市中,這些全都相反。
知名都市規劃者傑夫.史派克(Jeff Speck)表示,「最佳城市最棒的部分就是宜行的程度。」根據史派克的說法,城市中的理想路徑應該要方便、安全、舒適而且有趣。他說,一條路徑要讓人感到方便,「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大部分面向都要近在眼前、垂手可得,並且依照人們的步行習慣和心理來安排規劃。」行走要是安全的,這不證自明但有時會被忽略。行人不該在快速移動的車流中冒險,因此都市設計者至少要將行人與車輛一視同仁看待。行走應該要舒適,在此史派克提出了重要的一點,即都市規劃者以及設計師應該把都會街頭看成某種「戶外起居空間」。我們這些城市使用者以及步行者,應該要覺得街頭景觀宜人,娛樂空間、座位規劃、休憩空間以及多元性應一應俱全。最後,走路應該也必須要有趣;史派克認為,為此我們的街道應該要有「裡面充滿友善面孔的獨特建築,以及人性化的號誌」。
城市中最明顯、通常也最令人享受的走路空間,同時也符合以上四個條件的,就是都市中的綠地。身處都市之中,難道有比倫敦的海德公園、都柏林的鳳凰公園、紐約的中央公園、巴黎的盧森堡公園、班加羅爾的庫本公園(Cubbon Park)或是羅馬的博格薩公園(Villa Borghese Gardens)更令人心曠神怡的都會空間嗎?然而,隨著持續的都市化,大眾普遍一個合理擔憂是,都市發展已經而且將會持續侵犯都會綠地空間的歷史區域。這表示減緩都會綠島效應的樹木以及綠籬正不斷減少當中。西歐擁有發展數世紀的綠地公園都會文化,挺過了饑荒、疾病以及戰爭。然而,這些綠地空間是否正面臨水泥以及瀝青風潮的威脅呢?
在檢驗歐洲三百六十六個城市(總人口達一億七千一百萬人)中綠地空間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這些城市在可使用的綠地空間上有很大的落差。在義大利的雷焦卡拉布里亞(Reggio di Calabria),綠地空間僅占約2%;至於西班牙的費羅爾(Ferrol),則有46%可使用的綠地空間。這是因為某些城市在擴張時使用了綠地空間嗎?還是綠地空間本身具有「黏性」,一旦成為綠地空間後就能常保青綠?根據該項研究,大部分城市的情況是建築的使用強度上升(即在現有空間上改建),而非建造出更多建築(擴張建築空間)。換句話說,儘管人口數量有所改變,但綠地空間仍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量。這是個好消息,因為輕鬆接近大自然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然而隨著都會人口數量的增加,每個人能分配到的綠地空間都減少了。
除了大規模搬到城市居住,當前人口分布的最大改變就是人口老化問題。普遍來說,現在人們活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長—全球平均壽命現在是七十一歲半,而羅馬帝國時期的預期壽命只有二十五歲。這群老化人口大都想要或必須要居住在城市裡,但對他們來說,居住在城市裡是安全的嗎?我們的身體以及大腦會隨著我們變老而有所改變,無論是走路速度或是反應時間都會變慢。將不可避免的人口老化現象列入考慮,也是我們設計城鎮時必需要思考的。才剛邁向老年的人可能會發現自己來不及過馬路,或是自己走不到商店;他們可能需要助行器或是其他輔助科技。看似無害的設計也可能對他們造成阻礙。舉例來說,十字路口的人行道路面若未降低,就會讓他們無法輕鬆過馬路而對他們造成阻礙。如此一來,我們會發現我們迫使一整個世代,以及接下來的世代,被困在自己家中,逐漸失去自主性、個人尊嚴以及這兩者所帶來的個人以及社會健康。
英國一項行走速度受損研究,針對三千一百四十五名六十五歲以上成人調查,想瞭解當他們穿越設有信號燈的路口時,是否會因為年紀老邁變得困難重重,甚至無法完成。結果發現,接受測驗的人當中有84%的男性以及94%的女性有步行障礙。跨越馬路通常是為那些至少每秒能走一點二公尺的人所設計的。然而,大多數長者的走路速度遠低於這個速度。這告訴我們,他們可能只在交通流量極低的狀況下才能安全過馬路。因此,隨著年長者人口比例增加,他們遭到道路意外的比例也增加並不令人意外。
預計到了二○五○年,六十歲以上人口數會從地球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增加到五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億人)。毫無疑問地,這個日益年老的社會為都市設計帶來了挑戰,但只要小規模、少量、逐步調整成宜行設計,就能為大至社會、小至每個個體帶來龐大利益。讓年長者以及障礙者的步行生活變得更輕鬆的種種改變,也能讓所有人的生活變得更容易。步行斜坡以及降低高度的人行道,也能幫助拿柺杖、坐輪椅或其他助行工具的人,當然還有嬰兒車或娃娃車上的幼兒。直截了當地說,一個城市變得更宜行,無論是顯而易見或隱密不易察覺,都能讓所有人獲益—之所以明顯,是因為宜行會增加我們的整體幸福感;之所以隱密,則因為宜行當中隱藏著創意、生產力以及豐富我們生活的種種好處。
《走路的科學: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In Praise of Walking: The new science of how we walk and why it’s good for us
作者:Shane O’Mara 謝恩・歐馬洛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