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濃「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華商群體的形成(上)

一般認為,「海上絲綢之路」包括東海航線、南海航線和太平洋航線。歷史上,三大航線不斷延伸,構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海上交通網絡。本文所談及東南亞的華商,主要涉及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東南亞航段,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從沿海港口經南海的航路。這一航路還應包括從中國西南陸路出發,經中南半島河道出海的航路。二是從南海地區港口出發駛向別的國際海域的航路。三是東南亞海域內的各條分支航路。

「海上絲綢之路」因應國際商品交易的產生而產生。其背後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人員的流動,包括遊走於陸地上的商人,航行於「海上絲綢之路」主航線和各條支線上的商人,還有提供服務的各色民眾。所有這些人員中,華商是主體。東南亞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重要「航區」,也是華僑的最早出國地。到了近代,東南亞還成了華僑流向更遙遠地方的中轉地。歷史上的「下南洋」者,主要是廣東人和福建人。他們在東南亞所從事的各種各樣的職業中,從商是主體。從商者又分為兩部分,一是居住地的營商者,二是航行於各條航線上的運輸商。他們多基於地緣關係進行集結,逐漸在居住國形成了一個個華商群體。

根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航路情況,東南亞華商群體大體上包括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東南亞半島地帶的「水陸並合型」國家的華商,在其所屬「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圈展開貿易活動;二是東南亞海島地帶的「水路型」國家的華商,以國際交通要道為主要定居點,航行於相關水域,人數較多,主導的內外貿易量大;三是「陸路型」國家,東南亞國家中只有老撾屬於這種類型,但老撾華商並沒有遊離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圈之外。

在「水陸並合型」國家中,鄰近中國的越南華商尤為令人矚目。他們集地緣、商貿、宗教和倫理於一體,其中地緣因素最重要。在清代,包括廣幫公司、香港幫公司、福建幫公司、潮州幫公司等,憑借同族同鄉關係開設商號,在各地通過行號聯系,建立商業網,俗稱「聯號」。到19世紀上半葉,已經形成了遍布越南城鄉的華人商業網。在其中心,是華僑大資本;在其外圍,是遍布於廣袤城鄉的批發商、零售商以及肩挑背負、走街串巷的行走小商販。這個華商網絡與越南國內的華僑農業生產區和當地市場相通,也與中國市場相通。通過一個個華僑商號作為結點的有機組合和有效運轉,不僅維系和調劑著越南社會生產與銷售之間的平衡,也極大地繁榮了越南市鎮。尤其是華僑經營的零售雜貨店,多是家庭式小店,舉凡生活所需,各色俱全,深受當地人民歡迎。各個華僑商號還遠及柬埔寨、老撾、泰國、新加坡各地。

此外,對於「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柬埔寨,華商一般都先選擇較容易致富的下柬埔寨地區定居,其中以潮州籍最多,廣肇籍次之,其他為客家籍、閩籍、海南籍,比例不等。前往泰國(暹羅)的華商自元代以後就絡繹不絕。到曼谷王朝時期,王室對經商甚感興趣,而在首都曼谷的商人中,大部分是華商。其中,運輸商(主要是潮州人)和貿易商與泰族上層開展合作,促進了曼谷與潮州各港口間的貿易。拉瑪五世早期,居住在曼谷的華僑多半是福建人,主要從事貿易和航運。緬甸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到晚清,緬甸與中國的貿易已經形成了「一江多港」格局:「一江」,指伊洛瓦底江;「多港」,包括伊洛瓦底江沿岸各個區段的多個貿易港口。中國西南邊民和華商活躍在伊洛瓦底江沿岸,形成了一個廣袤的市場體系。

Views: 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