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吃糌粑

糌粑還有一種吃法,在糌粑里加入一些肉、野菜,做成稀飯,藏語叫“土巴”,它也是好吃的。當然,沒有吃過糌粑,就不能說是去過西藏和青海。在瑪曲喝酒,喝到月亮升起的時候,瑪曲草原開始搖晃起來,心里念念不忘的糌粑尚未嘗到,就嚷嚷要吃糌粑,此時實在是肚子撐圓了,像八月瑪曲草原的歐拉羊。恰好東道主之一,瑪曲縣團縣委副書記是藏族人,便跟著他去家里吃糌粑。瑪曲縣有三萬人口,主要是藏族牧民,放牧牦牛和歐拉羊,藏獒是他們的幫手,這里有狼,但藏獒有足夠勇猛咬碎狼的頭蓋骨。瑪曲養了紅鱒魚,是從北美引入魚種,另有一個金礦。瑪曲縣城居住一萬人,是一個袖珍縣城,黃河灘上懸著的月亮,像是縣城的一麵明亮的大鏡子。

城中的藏屋,與漢屋是差異小了,像老式四合院中的屋子,門的兩邊都是窗子,窗的玻璃很大,月光灑了半屋。進門左轉到客廳,地上鋪著藏氈,有長沙發、茶幾和電視機,電視機也擱在電視櫃上,墻上掛著已經罕見的毛澤東繡像。女主人先給斟了酥油茶,邊喝著,聊著,女主人開始做糌粑。她從一個五屜櫃式的櫃子上抽出一個巨大的抽屜,抽屜有幾個格子,分別裝著做糌粑的幾種原料:青稞麵(青稞炒熟磨成的粉)、曲拉和白砂糖。女主人是個才旦卓瑪般的青秀藏女,她似不會說漢話,臉上有兩團高原紅暈,兩朵雲霞,掛著酥油茶般芬芳的笑。

女主人從櫃里取出一隻藍花瓷碗,碗拙,厚實有高原的質樸與沈重,她往碗里擱上一塊酥油,倒入滾燙的奶茶溶化它,然後擱入曲拉、白砂糖和青稞麵,左手托碗,右手用食指不停地攪拌,拌成一個濕的麵團,然後右掌貼碗外沿,三指彎曲向內,指頭不住地按動麵團,碗順時針轉動,女主人的手指,有若一個捏泥藝人的手,手指修長,但骨節粗於江南女子的手指,靈巧有力。不多時,糌粑按勻了,再捏成球狀,她就將糌粑遞與我。

糌粑是深棕色,柔軟而溫熱,它本是藏人的日常主食,他們吃糌粑里,也會蘸著辣子、肉泥、蒜蓉做成的臊子。藏人是也吃豬肉的,高原有藏豬,是一個獨立的品種,個頭小,瘦肉多,骨骼大,主要吃草為生,肉味奇香。酥油糌粑是高熱食品,冬天出門,吃上一小團糌粑,便能禦風寒擋霜雪,渾身充滿力量。我感覺它是一團軟性的巧克力,相同的顏色,味道也接近,只是它是軟綿綿的,有著奶茶和女主人的體溫,是暖和的軟性的自助式軟性巧克力。它有炒青稞的香,其間或也加入炒熟的玉米、黃豆、胡豆等,很香的。有奶香味,有甜的味。我是一小點一小點地吃它,像吃世界上的一種珍稀食品,在高原,在阿瑪尼卿山以東,在黃河的第一大彎瑪曲,我看著月亮在黃河灘上升起來,懸浮在仍有些藍的夜上。耳邊是藏獒不時的吼叫。

這是一樣美麗的品嚐。糌粑的主料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兩種,曬干,不去皮炒熟磨粉,粑是成團的意思。糌粑屬便攜食品,牧人出門帶上木碗、腰束、唐古(糌粑口袋),找到茶水就可食之。

Views: 2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