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青 ·在「追問真相」與「意義建構」之間(4)

這里我們不去辨別兩種觀點的是非對錯,我們感興趣的是對古史的闡釋立場。同樣一條材料,疑古者可以闡釋為偽造古史的證據,信古者則闡釋為古史的證據。二者皆有邏輯嚴密的論證,看上去都似乎無懈可擊。這說明,「先入之見」對於闡釋的結果而言有時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這種現象中國古人早就意識到了,孔子有「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之說,《淮南子》也說:「三代之稱,千歲之積譽也;桀、紂之謗,千歲之積毀也。」(《繆稱訓》)可見這是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歸根結底都是「先入之見」的結果。「先入之見」規定了闡釋過程的指向,闡釋者只選擇那些可以證明此一指向的材料而忽視那些不符合此一指向的材料,闡釋的結果實際上已經先行存在於闡釋者的「先入之見」中了。

對於屬於學術研究範疇的闡釋行為來說,「先入之見」的形成則並非個體心理所決定,而往往有著複雜的社會文化原因,是某種「文化慣習」的產物。在這里,屬於個體心理範圍的「期望」「動機」之類是結果而非原因。這就是說,「強制闡釋」不僅有心理學上的依據,而且有文化上的緣由,乃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甚至必然性的社會文化現象。甚至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看,一切闡釋都具有「強制闡釋」的傾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闡釋期望」和「闡釋動機」所構成的「先入之見」對於學術研究來說是很危險的。因此克服「先入之見」也就成為有效闡釋的必要條件。然而對於一個闡釋者來說,一邊是闡釋對象的確定性要求,一邊是「闡釋期望」和「闡釋動機」的制約,他將何去何從呢?換言之,作為嚴肅認真的學術研究,一種闡釋行為如何才能保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呢?

 

三、「強制闡釋」的克服

 

張江教授這篇文章不僅論證了「強制闡釋」產生的複雜原因,揭示了其普遍性,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克服「強制闡釋」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對文本的整體性闡釋」。張江認識到,「強制闡釋」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是無視闡釋對象的整體性,「簡單捕捉文本中的個別因素,對文本作分裂式拆解,把部分當作整體,以碎片替代全貌,將闡釋者意圖強加於文本」。⑥因此,堅持「整體性闡釋」就是克服「強制闡釋」的有效方法。

具體來說這一方法有三個要點。一是「整體統轄部分」。張江援引結構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關於「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觀點,強調整體性對於一個事物而言的首要意義,進而揭示在闡釋中同樣是「整體統轄部分,部分因整體而生成意義」的道理。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闡釋學觀點,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闡釋原則。在我看來,所謂「對文本的整體性闡釋」就是要抓住文本最基本的意義;而不糾纏於細枝末節或某一部分。這一主張是有明確針對性的,許多「強制闡釋」都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只看文本中符合自己的闡釋動機的部分,對其他部分則視而不見。

正如一個人看文章,盡管這篇文章新見叠出,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然而其人卻說,這篇文章毫無價值,因為有一個引文的版本弄錯了。這顯然是有問題的。善於看文章的人首先要看其大體,也就是文章的整體性。如果整體上有獨到見解,即使有個別部分存在問題也是瑕不掩瑜,不以一眚掩大德。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有些文本內涵豐富,意義複雜,很難做出整體把握,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整體性。例如一部《紅樓夢》可以從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和闡釋,其整體性殊難把握,面對這樣的闡釋對象最容易做出如魯迅所批評過的那種片面判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闡釋者對小說的章節安排、人物關係、情節展開、場面設計等方方面面都要有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礎上把小說中一以貫之的東西揭示出來,這樣的方法便是「對文本的整體性闡釋」,其最基本的意義就是可以避免因片面性而導致「強制闡釋」。


(作者簡介:李春青,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廣東 廣州 510006)。“學術研究” 2022 年 01 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