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欣桐:文學·藝術·政治 ——賈克·洪席耶的民主美學體系(4)

洪席耶認為,真正的藝術必然是與人民相連的。藝術提供了空間、機制、形式,讓雕塑和繪畫作品中的自由之蘊可見可知。但是,自由並不是藝術家個人的自由,而是一個人民群體的自由。希臘人民的自由,體現為赫拉克勒斯和朱諾神像的無所動容,荷蘭人民的自由,體現為特尼爾斯、斯特恩畫作中的俗常事物與平等題材。人民群體親手創造了他們的生活環境,而他們享樂的方式之一就是以藝術形式畫下世界的背景圖像,進行不含利欲的觀賞15 

在《美學異托邦》一文中,洪席耶提到1848年法國革命期間的一份工人文本。洪席耶看到,一位給豪宅鋪木地板的木匠在工作中處於悠然自得的狀態,他「投向窗外的凝視」打破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美學體系中對遠景凝視的權力壟斷,建構起美學的異托邦。在木匠的眼與手的不相協調之中產生了一種擾動,有一些位置空缺出來,給予民主力量以增補的空間,通過增補的方式改變原有的可感性分配。「工人的聲音」在此產生了新的可能,它不再被封鎖在屏障之內、被設定為只能表達自己的痛苦和訴求的聲音,而進入到討論公共空間的場域16

 

移至當代中國大陸的語境,如果說數年前的「打工文學」還被視為農民工群體的訴求和呼喊,那麼2017年育兒嫂範雨素發表的文章則跨越了這一藩籬。她將個體成長經驗、城市工作與居住經驗和對他人生活的省察思考結合在一起,讓自己的聲音融匯於當代文學共同體感性經驗的表達之中。範雨素的文字真正具有鑿穿壁壘的力量,因為她對「契合於其內化實踐原則的某種身體經驗」進行了拆解。在柏拉圖的倫理體制中,工匠對共同體的一般目標一無所知,他們專注地安於眼前的被分配的活動,而在朗西埃的美學邏輯中,工匠自身成為一種視點,他的手臂活動與凝視活動之間發生了偏移,在無所事事的對遠景的凝視中產生了康德所說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範雨素的聲音正是對布迪厄爾的「兩類人」之間屏障的拆解,人們不能再劃分有知與無知,不能認定一種人具有討論公共事務的能力,而另一種人只會表達自己的痛苦和訴求。

 

三、文學-政治:民主與真實

 

「政治精攻整體,而文學則精攻單元」17。所謂文學的政治,其中一層含義指的是「作為文學的文學介入這種空間與時間、可見與不可見、言語與雜訊的分割」18。這一定義顯然與洪席耶的審美政治、民主美學思想密不可分。文學的矛盾與豐富使其同政治的關係比藝術政治結構更為複雜。如果說政治規定了共同體的感性秩序,那麼「文學訴說的是個人政治之外的更多命運腳本,它使個人走向民主」19。在文學豐富的闡釋意蘊中,在字與字的裂隙中,頭腦開始了偏離原有軌道的自由遊戲,經由文學誤解,發現超越詞語和事物之間共識性範式的非共識形式,發現文學之「歧感」。 

文學民主是洪席耶論及文學的政治時的一個關鍵命題,在對福樓拜、巴爾扎克和雨果的解讀中,他發掘了文學民主的內涵。

 

第一種民主(或「平等」)是主題的平等和任意字、詞、句的可支配性。在亞裏士多德的詩學體系中,虛構是對人類行動的模仿,這一古典表現秩序是其詩歌的政治,確立了文類的等級梯序與主題的優越性。從福樓拜開始,這種與世界秩序相吻合的詩學等級解體了,主題與人物之間、風格與主題之間的對應原則被一一取消,高貴與卑微、敘述與描寫、前景與後景的差異分別被消除,所有的詞語一律平等,語言像沉默的石頭一樣左右滾動。(原載:台灣文學)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