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文化產業的生產的是以文本方式呈現的商品與服務,這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可以參與市場交換的商品與服務。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的根本差異,在於它是從藝術到產業的轉變,而其途徑則是文化與工業、技術的結合,由此帶來的文化的性質、生產和接受等多方面的變化。這一判斷的前提是,“文化產業”與“文化”是兩個概念,文化產業是20世紀中葉以來文化的一種形態、一個方面。在文化產業之外,還是公共文化、精英藝術和文化遺產等,它們固然與文化產業有各種關聯,但並不就是文化產業。當我們說文化產業的文化效果時,討論的是文化產業興起之後,“文化”所發生的變化。
1、藝術作為“文化”
文化產業的是“文化時代”的產業。所謂“文化時代”就是“文化”成為塑造社會生活的重要力量和方式,幾乎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都可以用“文化”作為前綴。英國批評家里德(Herbert Read)認為:
有文化的希臘人似乎沒有一個表示文化的詞語。……
是羅馬人(在歐洲第一次大批出現的資本家)把文化變成了一種商品。他們首先輸入文化——希臘文化,然後漸漸自給自足,並創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就像擴大自己的帝國版圖一樣,他們把自己的文化傾銷給了被征服的民族。……
這個詞第一次在現代意義上的使用,有據可查的時間是1510年,正是資本主義開始發展時候。……但是,直到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時期,文化才最終與勞動分離。[1]
這就是說,在工業革命之前,“文化”與人類的其他勞動形式之間並無確定分界,藝術家與其他手工勞動者也並無區別。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畫家們從1378年開始,屬於醫生或藥劑師行會,而在波洛尼亞,畫家則屬於樂器行會或出版商行會,建築師和雕塑家則屬於泥瓦匠和木匠的行會。直到16世紀初,德國畫家丟勒(Albrecht Dürer)在比利時的安德衛普目睹了一場宗教遊行:“星期天,聖母升天日的儀式結束後,我看見盛大的遊行隊伍從安德衛普聖母教堂走出來,……他們當中有金匠,油工,教堂執事,刺繡工,雕刻工,細木工,粗木工,水手,漁民,屠宰商,皮革商,織布工,面包商,裁縫,皮毛商,真是應有盡有,還有很多來此地謀生的工匠和商人及其幫工,也走在行列之中,也有本地店鋪老板和行商及其夥計們也參加了遊行。這些人過後,又走來了手持槍支、弓箭、弩機的獵手,以及騎兵和步兵,繼而是執法官的衛隊,以及披紅掛金光彩奪目的精兵。”[2]只是在文藝復興之後,藝術家才與作坊師傅或匠人分離開來,這一過程直到工業革命之後才徹底完成。把“文化”概念的形成與歐洲歷史進程聯系起來考察,是一個重要觀點和方法,但里德沒有區分“文化”與“藝術”,所以其論尚不夠細致。實際上,“文化”與“藝術”作為一個獨立概念,都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與意識形態的環境中建構的,並且文化的興起,正接著藝術的解體。因此,首先必須討論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藝術”的出現與解體
藝術與人類一樣古老,藝術在文明人類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以至於我們大都會贊同德國詩人席勒的名句:
啊,人類,只有你才有藝術!
Die Kunst,O Mensch, hast du allein.[3]
藝術與人類共存,但這只是就人類行為總是包含著藝術或具有藝術性質而言。但“藝術”作一個相對獨立的、自律的領域,藝術家才被理解為一種特殊的生產者,則是在近代社會中被建構起來的。文藝復興之後,從英國夏夫茲伯里(The Earl of Shaftesbury)到法國的巴托神父(Abbé Charles Batteux)再到德國的康德(Immanuel Kant),紛紛建立了以審美獨立與藝術自律為中心的現代美學理論。當代英國馬克思主義者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則強調,認為存在著一種叫“藝術”的不變物,存在著一種名叫“美”或“美感”的可以孤立存在的經驗,這種觀點很大程度上是藝術脫離社會生活這一現象的產物。“事實上,《伊利亞特》對古代希臘人之為藝術,與一座大教堂對中世紀之為創造物,或安第·沃霍爾(Andy Warhol)的作品對我們之為藝術。其意義是不大可能完全一樣的,但是美學的作用卻在消弭這種歷史差異。藝術已從總是蘊含著藝術的物質活動、社會關係和思想意義中提取出來,然後被提升到一種孤立的偶像的地位。”[4]從馬克思主義、先鋒派和後現代理論的立場看,“藝術”沒有只屬於自己的獨立歷史,藝術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的觀念,從一開始就與特定的階級權力和政治利益聯系在一起。但更全面的研究發現,這是一個更為複雜的過程。(下篇接)
[1][英]赫伯特·里德:《讓文化見鬼去吧》(1963),張衛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2頁。
[2][美]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原名《歷史中的城市》,1961),宋俊嶺等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頁。
[3][德]席勒:《藝術家們》(1789),中譯參見張玉能譯,《秀美與尊嚴——席勒藝術和美學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365頁。(2021-04-09 爱思想)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