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儀 張嘉諺《詩性:詩學根本》(1)

李儀:最近看了你寫的關於詩性的有關論述,深有同感。我雖然主要從事散文寫作,但這幾年也特別關注詩性問題。這主要是緣於人們在詩性認知上的混亂,比如許多詩人包括一些著名的作家雖然都會談到詩性,但對什麼是詩性卻很少追究,甚至把詩性與詩意混為一談,曹文軒在《詩性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學品質》裡面談的就是詩意。「盤峰詩會」之後詩壇的種種亂象,表面看是「口語」之爭,實際上還是詩性問題。看來,詩性確實是一個必須正視的話題。知道你作為詩學理論的學者對詩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很高興我們來一次對話,如能澄清一些問題,毫無疑問對詩學是有益的。

 

張嘉諺:要說明白詩性是什麼?的確太難了;弄清「如何才叫詩性?」這個涉及詩學/文藝學理論建設的根本問題,確是大有必要。如果把「詩性」視為詩與詩學理論的基礎,視為文藝學理論的一塊「基石」,那麼就必須予以充分的認識。無論人們對詩性怎麼說,說明白說清楚沒有,都可以理解;不管他們說得怎麼樣,都值得重視,值得尊重。 

李儀:是的,這就像物理學的基礎理論,自愛因斯坦那個時代已經70年了,沒有重大突破,這將影響當代應用科技發展的空間。詩性也是這樣,我們說不清楚這個詩的核心問題,詩壇亂象也就永遠存在。

 

張嘉諺:對「詩性」認識不清由來已久,許多名家大腕、專家學者也不能免。如果說曹文軒先生作為小說家對詩學理論難免有些「隔」,我也讀過不少新銳學者的學術專著,似乎都繞開或避免談及「詩性」這個基本概念,如毛峰的《神秘主義詩學》,吳中勝《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一書「引論有關概念術語的說明」。百度的最佳答案竟有「詩性就是詩意」的說法,將兩個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唯有新近學人張衛東在《論漢語的詩性》一書中認為「詩性」一詞「儘管它在構詞法上帶有明顯的歐化痕跡……知識譜系也主要源於西方,卻已經成為一個地道的漢語概念,為漢語學術界所喜愛。」並專列一章討論「『詩性』概念的知識譜系」。但此文在逐一分析了「詩的特性」「詩性語言」「詩性智慧」、「原始思維」、「互滲律」和「自我指涉」等概念為「詩性」提供了理論資源之後,卻說:「詩性」概念有一個複雜的譜系,難以從中選取一個概念來最終規范、界定「詩性」,也難以將其融合。此文洋洋萬言,最後的結論不免令人沮喪:「學界在使用『詩性』概念的時候,容易為『詩性智慧』、『詩性精神』、『詩性超越』之類的漂亮詞語所迷惑,不假思索地認同漢語文本的建構原則和審美傾向,從而喪失應有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立場。甚至可以說,在當前的文學研究當中,『詩性』概念的意義已經耗盡,它正在蛻變成一個空洞的、帶有讚美意味的大詞。」此外,詩人王家新也說詩意和詩性「都是很難解釋的詞」。老詩人葉櫓在《詩性何物?》一文中乾脆就認為:「詩性何物?這也許是一個永遠難以理清而無法作出明確回答的問題。」可見,說「詩性」已成為一個不可逾越的難題!「詩性」究竟是什麼?難道真的不能在理論上說清楚講明白嗎?(原題:詩性,決定詩學根本的基石性話題,2019-01-21由北極星文學發表于詩評媒)

作者簡介:

李儀:天津作協會員,散文家,詩評人,有散文自選集《在西北行走》和散文教學課件精選《李儀·聊散文》出版。

張嘉諺(老象):生於1948年2月,人文學者、教授、詩評家、詩學理論家。出版著述有《凝視中國自由文學》《中國低詩歌》《泥塵與星光》等。

Views: 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