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打卡」有時也會走向「異化」,成為一種虛假的努力
「打卡」有時也是一種免費廣告。人們對於某款APP的了解很可能來自於他人在朋友圈中的「打卡」展示。哪裏有用戶,哪裏就有營銷。平臺龐大的用戶量,讓各類企業和營銷機構欲罷不能。越來越多的人披著心靈雞湯的外衣,告訴你要堅持某件事情、培養某個習慣、追尋某種夢想,然後深植營銷套路。比如,要想使用或者獲得某些APP的優惠方案,就必須要在朋友圈中不斷「打卡」。對於這一現象,微信安全中心於2019年5月發布《關於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明確指出,某些公眾號、APP軟件等主體通過以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微信用戶分享其鏈接到朋友圈打卡,嚴重影響朋友圈用戶體驗,違反了《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
事實上,人們的需求不是單線的,而是並行的。人們有短期需求也有長期需求(一般而言,長期需求是學業成功和事業進步,短期需求是暫時享樂和珍惜當下),長期需求的實現需要強大的意誌力。而在意誌力很難維系的情況下,打卡文化便應運而生,激勵著人們面對長期需求、暫別當下享受。人們之所以缺乏自控能力,是因為其大腦中總會有及時行樂的念頭。它會影響人們的決策,從而導致非理性行為的出現。當然,出發點很好的打卡行為有時也會成為一種假努力。比如,有人把記錄步數的手表戴在招財貓上,看著每天的記錄成就感滿滿;有人每天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英語學習記錄,想讓身邊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此間種種,內心想法不一而足,但總體來說無非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得意、小聰明而已。當然,也有人把打卡「異化」了,即本來打卡或者不打卡(堅持或者放棄,展示或者不一定要展示)是主體自我決定的行為,但「登門檻效應」(即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讓這種自我決定變得「被決定」,即一旦開始了,就不得不堅持。馬克思說「異化」是人的受難,對於一些群體而言,定期打卡也成為一種「受難」,本來是充滿意義的自我享受,卻在無形中變成了精神和肉體的多重折磨。
拋開廉價的堅持,找到真正有意義的儀式感,對人們至關重要
第一,找到有價值的生命意義感。生命意義感是構成幸福的重要元素,人們都在追求生命意義感。生命意義感不僅由意義和目的構成,還必須滿足常規性的要求。有心理學家發現,生命中的常規性行為能夠帶來意義和幸福。常規性行為是連續動作的自動集合,比如有人每天要喝咖啡,有人每天要晨跑,有人每天要讀報,等等。常規性行為與舒適的感覺、自我的信心緊密相關。常規性行為以重復模式排列反復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會讓人們重復性地獲得某種刺激(這種刺激隨著重復性的增加而固化),進而產生一定的生命意義感。每天的打卡行為可以說是常規性行為,會讓人們在潛意識裏覺得自己具有持續性、更為自律,進而對自我未來發展充滿積極想象。常規性行為是人們完成長期目標的重要途徑。從這個意義上看,拋開廉價的堅持、找到真正有意義的儀式感,對人們至關重要。「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生活的意義在於賦予,當人們賦予某些常規性行為和習慣以特殊的意義和不平凡的感受時,生命就充滿了意義感和小確幸,而這些其實都來自於內心真正的滿足,無需表面意義的假堅持和假努力。儀式感讓人們感受到存在的真切,漫長的生活需要熱枕而燦爛、精致而豐盛,但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儀式感,才能讓平凡的生活具有不平凡的意義。
第二,真正的努力無需證明。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沒有面具的生活是不可想像的。但無論一個人的演技多麽精湛,都不能失去自我。首先,我們不需要讓自己的努力活在別人的視野中。若喜歡閱讀,就可以盡情地徜徉書海,無需向世界證明自身的文藝範兒; 若喜歡運動,就可以努力地雕塑身材,無需刻意展示步數和體脂率; 若喜歡英語,就可以盡情地吸收語言文化,沒有必要一定要證明給誰看……真正的滿足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真正的勤奮不是別人眼中的形式。努力是為了自己,並非是為了表演給別人看。其次,假努力比真懶惰更可怕。假努力讓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實際上獲得的進步和成績卻如漫天飛舞的泡泡,缺乏真實性。虛假的美好會導致「溫水煮青蛙」現象,即人們看不到自己未來的成長空間,沈浸在臆想出來的假努力中,從而喪失真努力的時間和機會。總之,故作的姿態總會露出馬腳,真正的努力無需證明,與其讓打卡行為成為假努力的作秀,不如腳踏實地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第三,發揮內心強大的驅動力。行為的改變是由一連串內容組成的連續過程,是一個整體,並不是獨立性事件。改變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一步步地推進。內在的驅動力讓人們朝著預定的方向前行,給人們帶來真正的、持久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因此,比起天賦和能力,動機才是人們堅持的最大推手。通過朋友圈發佈的信息獲得承認和欣賞,通過與日俱增的打卡記錄促使自身行為的改變,確實會產生一定的成就感,但這種成就感往往難以持久。只有那些發自內心的、鼓勵人們積極行為的內在動力,才能持久地帶來真正的價值感與成就感。
第四,加強深度學習,提升工作能力。人們需要的是加強深度學習和提升工作能力,日漸增多的打卡行為不但會消磨人們的時間,也會使人們喪失專注力和思考力。在網絡時代,人們不排斥碎片化的學習以及簡單的運動,因為網絡每時每刻都會滋生新鮮事物,但也需要沁入沈思、專注思考。卡爾·紐波特的深度學習概念一度引發人們的思考,即如何在信息碎片化時代重新思考和審視以往習以為常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從而找到漸行漸遠的自控力、專注力,更好地進行精力管理、時間管理。真正的深度學習可以激活人們的大腦,最大限度地激發認知能力。深度工作、深度學習、深度技能等都是將人們從網絡壟斷異化中解救出來的良藥。摒棄網絡中那些膚淺的行為方式,找到符合內心的精神皈依,才是生活的最終要義(2020-07-21 人民論壇網,見(文化頻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