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奇書《西山雜誌》(4)

百度百科·林鑾渡

林鑾渡,在福建省石獅市北部蚶江鎮石湖村。林鑾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鑾為通勃泥(北婆羅州)而建的碼頭。宋元間重修。該碼頭建於二座天然岩石間,全長113.5米,末端向東,呈曲尺狀。現存引堤為宋代修建,全長70米,寬2.2米,高2.41米,為長石縱橫築砌而成,上橫石板,現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曆史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實物資料。

(編註:石獅市古屬泉州府晉江縣,福建東南沿海,泉州市南部,省轄縣級市,三面臨海,由泉州市代管,距離泉州19公里)

林鑾渡是以唐代航海家林鑾而命名的,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艦隊曾停靠在這裏。解放後在渡口的淤泥中,還發現了鄭和船隊遺留下的鐵錨,重達758.3公斤,現在由海交館收藏。來到林鑾渡,古老的碼頭面對茫茫大海,緊依在天然的岩石上,石坡上鑿有數條石級階梯。想來,當年“香舶”靠岸時,各國商賈、水手們是從這裏上岸的。如今,就在林鑾渡的附近,一個現代化的石湖港工業區正在興起,繼續書寫千年古港的輝煌篇章。


林鑾渡與林鑾


位置泉州灣出海口的林鑾渡古渡口

林鑾渡,又名通濟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石獅蚶江石湖西南側,是一座巨石砌成、引堤三十丈、寬九尺、高一丈五尺的古渡頭。這座歷經千餘年的古渡以航海家林鑾而冠名,是泉州“海絲”文化一日遊的一大亮點。

關於林鑾,清代史學家蔡永蒹先生在他所著的《西山雜誌》裏有這樣的記敍:

林鑾(字安東),先祖林尚書(號西山)因“五胡亂華”避兵禍,自河南洛陽沿水路南下在東石卜居。林氏自東晉至唐乾符年間,經三百餘年均以海上商貿為業。因經商有法,往來倍利,世稱百萬。

“北人跑馬,南人行舟”,在陸上絲綢之路幾近中斷時,泉南一帶便藉着唐王朝貞觀開放對外通商的契機,在各港口展開海上貿易,並逐漸活躍昌盛起來,泉州也應時成為商貿大埠。

據記載,唐代作為泉州港附屬港口的海灣就有十個之多。它們是:肖家港、王家港、柯家港、李家港、中舍港、東石澳、後湖窟、桂林港、安海港、溪邊港。那時林鑾正是利用這些天然港口開展海上貿易的。


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林鑾就擁有大船數十艘,航行東達夷州、琉球;南達菲、蒲端、甘棠、渤泥、三佛齊;西南達維力、扶南、占城、交趾一帶。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綵緞、竹編、陶器等換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腦。唐開元十年,林鑾引來番舶,時因“蠻人喜彩繡,武陵多女紅”,所以綵緞換香料為多。

有了這次“海絲”互動,回報當然是豐碩的。為引番舶入港,拓展對外貿易,林鑾在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便斥巨資,用了近20年的時間,請善於造塔的工匠周仰在沿海造七塔,作為引航航標。這七塔是:鍾厝塔(埔頭塔)、錢厝塔、石菌塔(龍吟塔)、塔頭塔(虎嘯塔)、西港塔(鳳鳴塔,又名西塔)、石兜塔(馬嘶塔)、圍頭塔(象立塔)。塔高六丈有餘,五層石砌結構。


夕陽下的古渡和引堤

七塔造成後更使林鑾如魚得水。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他雄心勃勃地命王堯在後湖窟造船,船材多來自渤泥(北婆羅州)。據載,船長十八丈次,高四丈五尺餘,寬四丈二尺許,作圓尖形;主桅高十丈有奇,分上下二層、十五個貨倉,可容載貨物三萬餘擔。像這樣的大船,到林鑾裔孫林靈仙時(唐僖宗乾符年間)已有百艘之多。

林鑾還在桂林(井林)設倉庫、種植龍眼樹;在菌柄紡麻,以上下木柄合成船繩,更在北港的新店開售貨場;茂亭則是林家用於避暑的園林山莊;而池店、五店市、福埔、佘店是接待番商的館驛。有了這番勾畫,不難想像當時林鑾在“海絲”路上決非躑躅獨行,而是千帆競發中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員。


《西山雜誌》還特別記載了市舶司(編註:相當于今天的海關)從福州遷設泉州的經過:公元999年,林鑾裔孫林仁翰寓居福州時,與拱宸指揮朱文進爭奪市舶司之戰。閩王延曦因偏向林仁翰,被朱文進派兵所殺。林仁翰因而招募死士,約王延彬、王延政舉兵又殺朱文進,奪得市舶司,方將市舶司從福州遷設泉州。(百度百科)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