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榮“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2)

有學者認為, “後現代主義”的旅遊中的一個突出標誌,是“形象和象征的增殖與擴大”, 也有學者認為, “我們不僅無法否認視覺形象和視覺經驗,在旅遊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甚至在旅遊工業範圍內有的時候,還可能出現“超視覺化”(over-visualisation) 的旅遊話語。”[14 ]

尤里認為, 應該從具體的社會形態來理解後現代主義, 或者說, 從社會的總體形勢的某一個特定情境中去看待它; 把它看成是一個由“符號”( signs) 和“象征”( symbols) 構造的系統。它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具有特定的含義[15 ]。正如拉斯所描述的那樣, 這一系統可以在特定的領域表現出其特殊的品質。

這一系統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 在一個特殊的範圍被接受和傳播。當然, 這些文化產品也包含著相關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 signified) 的功能性意義。如果說兩個人對“後現代主義”有什麼認識上的差異的話, 那就是,拉斯認為, 後現代主義對特定範圍內的基礎性結構的意義特征是所謂的“解異”(dedifferentiation)

以這樣的理念去看待“遺產旅遊”, 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遺產熱”在當代出現的一個重要的動力來自於大規模的群眾旅遊活動, 遺產的形象在後現代主義的“放大鏡”中被擴大, 並成為“他者化”的一個品牌符號, 其指示功能和結構呈現出“解構- 再建構”的變遷現象。


二、人類遺產歸屬性的空間認知:2006525 日, 中國政府決定將每年6 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中國國家“文化遺產日”, 今年的610 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其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 守護精神家園”。“文化遺產”和“精神家園”這兩個關鍵詞遂成我們對文化遺產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切入口。

“遺產運動”在今天出現的一個動因是: 隨著人類及其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 人們發現傳統文化迅速變遷, 古老的建築、社區、民風民俗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亡。保護遺產因此顯得必要和緊迫; 對此,《世界遺產公約》在序言中作出了詳盡的闡釋。


為什麼在後現代主義的今天,人們會出現對遺產存續的擔憂呢?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 大規模的群眾旅遊的到來, 使遺產出現了因原初性歸屬性“變更”, 而出現一定程度的主體性[創造並傳襲遺產(尤其是文化遺產) 群體權力弱化, 甚至喪失]的“倒置現象”, 而現代旅遊又加劇了這一現象的嚴重性。遺產主體性的“倒置”帶來了兩方面的變化:

第一, 遊客通過到現場“觀光”人類遺產來確認和反省自己。地理學“對地球表面演化的特征與組織的研究, 對空間中自然與人文現象相互作用, 造成不同的地方和區域的方式的研究, 以及對那些地方和區域對各種自然與人文事件和過程, 所產生的影響的研究”, 從而“在從環境變化到社會矛盾的廣泛範圍內, 進行有價值的研究和教學”[16 ]13。這些科學的興起、發展、普及和運用過程, 其實也是當代文化遺產概念和實踐的“再建構”。


第二, 由於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主導、各國政府參與實施所導致的政治權力化, 以及大規模群眾旅遊的介入等, 反而淡化、弱化了遺產主體的歸屬性。任何遺產都被視為某一個人群共同體的家園“財產”。家園感存在於個體在社會群體中, 存在於個體的“移動”中, 通過建立人與人(人際的、家庭的、宗族的、姓氏的、族群的、國籍的、種族的⋯⋯)、時空與時空(古今的、輩分的; 家戶的、村落的、鄉鎮的、城市的、國家的⋯⋯) 之間的多重邊界得以建構。(彭兆榮,2017,“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20079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 卷第5 /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 12 ]UZZELL , D. L. (eds. )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Introduction: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M ]. London and New York: Belhaven Press, 1989: 39.

[ 13 ] BENJAM IN , W.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Benjamin, W. ( eds ) Illuminations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8.

[ 14 ]TUCKER, H. The Ideal Village: Interactions through Tourism in Central Anatolia. In Abram. S. & WALDREN ,J. ( ed. ) Tourists and Tourism: Identifying with People and Places[M ]. Oxford New York: Berg, 1997.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