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榮“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1)

摘 要:“遺產熱”已成為當今社會文化變遷的一個趨向; 然而, 它在短時間內驟然升溫的“後現代”語境中的價值卻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特別是當遺產演變為一種消費對象, 與大規模的群眾旅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便形成對傳統意義上的“家園遺產”的巨大沖擊。對於相關問題的認知、討論和闡釋不僅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認識, 對中國所推行的遺產戰略的可持續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後現代性與遺產旅遊

“後現代”是什麼? 利奧塔德用極簡單的話說:“我將後現代定義為對元敘事的懷疑態度。”[1 ]26 [2 ]52後現代主義演變為一種世界範圍的文化思潮。它對人類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是由圍繞在我們周圍的發達資本主義企業和自由的政治製度所開創的, 現在它被稱為“後現代”[3 ]。

人類學研究將後現代主義的特質歸納為: 第一,一種對20 世紀社會和文化變化形式的研究, 這種變化來自於現代性的急速的、激化的或轉型的過程。第二, 重新關注民族誌研究中的權威和關係在表述方面的認識論問題[4 ]; 反對自啟蒙運動以後的現代主義所創立的客觀認識傳統[5 ]。第三, 後現代主義民族誌的“範式”變革所包括的意義: (1) 對現代主義所建構的“客觀”認識論作全面的反思, 特別是“真實性”問題[6 ]。(2)“主位/客位”的邊界和關係的重新確立。( 3 ) 對表述權力, 特別是“書寫文化”(w rit ing

cu ltu re) 的政治學批判[7 ]。

毫無疑義,“移動性”(播衍性) 是後現代社會最具表現力的社會方式和社會屬性。“全球化”使得後現代敘事更加充分, 在政治經濟領域, 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出現空前的“移動- 流動”景象。學者們根據移動性的特征, 歸納出以下五種“移動- 流動的圖景”, 即: 族群的圖景( ethno scape ) , 技術的圖景( techno scape) , 財金的圖景(f inan scape) , 觀念的圖景( ideo scape) 和媒體的圖景(mediascape) [8 ]。

後現代主義的“移動性”又創造一種新的“旅遊文化”, 並成為一個擁有廣泛的使用空間和爭論的議題[9 ]。旅遊與消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被認為是當今社會最大的產業; 而後現代的消費主義有三個明顯的特色: (1) 大眾市場的時尚變化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風向標。這種時尚的“變動”不僅表現在像服裝、裝飾、裝潢等方面的變化情況, 也包含了與生活方式和生活“再創造”理念相聯系的更大方面, 諸如休閑、興趣愛好等。(2) 消費的轉型明顯地表現出從“對物的消費”到“對服務的消費”的痕跡[10 ]。(3)

現代社會的再生產“需求”使提高了遺產的可“消費”性[11 ]。有的學者據此稱之為“後現代主義遺產”(post-modernist heritage) [12 ] , 並構成後現代主義的社會景觀。在這樣的背景和“產業化的生產模式”的推動下, “遺產旅遊”(heritage tou rism ) 必然出現。誠如學者所說:“旅遊成為引導遺產行進的旗艦”;“遺產敘事是一種為了旅遊目的而被選擇的特殊表述方式。”[10 ]換言之, 在現代語境中, 遺產成為旅遊中的一個品種、品牌進入到大眾消費領域。

反過來, 旅遊文化中的這種遺產消費現象,與傳統的旅行文化相比又呈現出新的特點。後現代性的另一個特征是: 膚淺的認同、復製品的泛濫與歷史的崩潰導源於技術革命的一種發明[13 ] , 以及隨之而來的電子技術革命等, 都附和著資本主義消費至上的明顯痕跡。這些特征對旅遊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現代的這種消費主義時尚,在“遺產旅遊”中“發現”了更多的符合現代遊客口味新的遺產地和遺產景觀; 而這樣的消費趨勢又會在“新遺產”中附麗更多“人工”的元素和元件。需要指出的是: 後現代主義在“遺產旅遊”的社會現象中,呈現給我們一個悖論: 它以與日俱增的“多樣性、分裂與異質性”為特征, 取代了曾經是現代主義和大眾社會的標誌的同質化與標準化, 邏輯性地, 後現代主義的遊客在有些情況下,被稱為“後旅遊者”(post-tourists) —— 具有後現代主義的特征[11 ]。

(彭兆榮,2017,“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20079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7 卷第5 /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 1 ] - 費郎索瓦·利奧塔德. 後現代狀態: 關於知識的報告[M ]//王嶽川, 尚水. 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 2 ]- 費郎索瓦·利奧塔德. 何謂後現代狀態[M ]//王嶽川, 尚水. 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 3 ] JAM ESON , FREDR ICK. Po stmodernism and ConsumerSociety [M ]. in Hal Fo ster ( eds. ) Po stmodern CultureLondon: P luto, 1985: 111- 125.

[4 ]BARF IDL E, T. (eds). The dictionary of A nth ropo logy[M ].Oxfo rd: Blackwell Publish ing, 1997: 368- 369.

[ 5 ]羅伯特·萊頓. 他者的眼光[M ]. 蒙養山人, .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5.

[ 6 ]彭兆榮. 民族誌視野中“真實性”的多種樣態[ J ]. 中國社會科學, 2006 (2).

[ 7 ] CL IFFORD, J. & E. MARCU S (eds. )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M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 8 ] A PPADURA I, A.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M. Featherstone, ( eds. )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M ].London: Sage, 1990: 295- 310.

[ 9 ] MOW FORTH, M. & Munt, I.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N 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25.

[ 10 ]HARV EY,D. The Condition of Post 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9: 285. BON IFACE P. & P. J. Fowler,

Heritage and Tourism in“the global village”[M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0- 11.

[ 11 ]GRABURN N. H. L earning to Consume: What is Heritage and When is it Tradition? In N. AL Sayyad (eds) Consuming tradition, Manufacturing Heritage. New York: Routledge.1995. Tourism, Modernity and Nostalgia. In Akbar S. Ahmed and Cris N. Shore (eds) he Future of Anthropology[M ]. London & Atlantic Highlands, NJ: Athlone, 2001.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