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迪厄:文化生產場 (2)

由於篇幅有限,本文不繼續對布爾迪厄的生平做更為細致的梳理。觀其一生,布爾迪厄最初是希望以一名學術型知識分子的身份,用科學的方法來揭示神秘的社會權力關係,批判社會不公。

如果用場域理論來解釋,這種方法應體現於科學實踐的場域內,保持高度的自主性,而不是體現於獲取政治地位的權力場域中。但是在布爾迪厄學術生涯的後半段,他決定走出象牙塔,向一名干預型知識分子轉變,憑借自己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參與政治活動,對大眾傳媒、國家體制、男權統治、種族主義進行無情的批判,並時刻關心著疾苦百姓的命運,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李占偉,2011:30-36)法國前總理萊昂內爾在為他所致悼詞中評價道:“布爾迪爾是當代法國的社會學大師,是一位偉大的知識分子。”

 

習性、場域和資本

 

在布爾迪厄的學術思想中,尤其是他對文藝理論的研究中,有三個最基本的概念,分別是習性(Habitus)資本(Capital)場域(Filed)

筆者將在下文嘗試用最為通俗的語言依次予以解釋。實際上,布爾迪厄本人並不贊成對這些概念進行精確的定義,而是希望這些概念能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中,不斷被觀察和發展。

因此,為了避免讓對概念的解釋成為單純的智術訓練,我們還需要從這些概念對於推動社會學理論發展的貢獻,以及如何將這些概念作用於理解和揭示社會結構等方面加以了解。

 

20世紀中期,法國的智識思想主要由兩種對立的傳統構成,即以人類學家列維-施特勞斯為代表的結構主義,和以薩特等人為代表的現象學/存在主義。

前者強調一種社會無意識結構的客觀制約性,後者則強調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這種對立一定程度上,源自馬克思對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劃分,即唯心主義(主觀主義)唯物主義(客觀主義)的二元對立。

主觀主義以人為中心,把人的選擇當做最優先考慮的依據,強調人的自由是絕對的。


布爾迪厄認為,主觀主義把行動者的“直接體驗”貫穿始終(2005,朱偉玨),因此無法對這類體驗究竟為何成立做出反思。而客觀主義雖然超越了個人意志,與行動者的“直接體驗”保持了一定距離,卻忽略了對客觀關係本身進行客觀化操作,即“再客觀化”。

布爾迪厄認為,不管是主觀主義還是客觀主義,都無法真正理解“實踐”的意義,因此,如何超越傳統的對立關係和二分法,成為了貫穿布爾迪厄一生的治學目標,也是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待續)(原載: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001260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