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梁祝傳說」這篇文章由來已久。
  六0年代香港邵氏公司拍攝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到了八0年代中期,再度在台上映。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三天兩頭跑西門町,除了著迷各國電影之外,對此片也是一看再看。不但買了黃梅調卡帶學唱,還一邊就著簡譜,整天在風琴前彈個不停。1994年,導演徐克重新拍攝電影「梁祝」,本是徐克迷的我,立刻前往首輪戲院觀賞。兩片比較之下,感觸很深。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傳說故事膾炙人口,流傳全國,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現今一般人,也常拿它來和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提並論。其實,這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對中國人來說,「羅密歐與朱麗葉」 看過一遍,通常不會想再看第二遍;但是「梁祝」呢,卻是百看不厭的。
  何以如此?因為,「梁祝傳說」有獨特的中國味,其內涵意境是西方愛情故事裡找不到、嗅不出來的。
  李翰祥導演「梁祝」時的電影科技,絕對無法和今天並論,服裝場景等物質條件,更是相去甚遠。但是這部片子,仍然感動了千千萬萬的國人。不少人將它看成一部中式「殉情記」,但是「梁祝傳說」絕非僅止於此。電影中,除了黃梅調旋律動聽、戲曲詞句典雅之外,故事情節也蘊藏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底韻,意義自然不俗。

  「梁祝傳說」有個很重要的特點,一般人或許未曾注意到。祝英台前往杭州城就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梁山伯,兩人相談甚歡,覺得十分投合,遂結拜為兄弟。想想兩人「從此書窗得良友,如兄如弟共鑽研」的景象,三年同窗中的諸多尷尬逗趣之事,以及在現實與禮教約束下,細火慢燉出來的異樣情誼。這絕對是不同文化系統的歐美社會無從想像的,也是一般殉情故事編造不出來的獨特情節。
  在邵氏電影公司拍攝的「梁祝」一片當中,將祝英台塑造成相當有個性、具思考與批判能力的女子,女性意識十分鮮明。例如,英台她曾因梁山伯上課時,引用孔夫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之語而生氣。之後就找機會給山伯來上一段醍醐灌頂的思想教育,駁得他張口結舌無詞以對。祝英台這樣說——
  「自古多少女賢才,細聽小弟說明白。女媧練石把天蓋,嫘祖養蠶把桑栽,把桑栽,慈母教子有記載,請問兄,孟母三遷為何來呀?那些昏君自把朝綱敗,亡國反怪女裙釵,兄讀書不求甚解,是非黑白分不開,小弟之言休見怪,堪笑你是小書呆。」
  論辯沒佔到上風、反遭調侃的山伯,非但沒有惱怒,反倒十分欽佩、欣賞英台不落俗套的高明見解。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梁山伯敦厚的本質。
 
    整部片中,山伯和英台兩人的唱詞,都是女性比男性高明,處處突顯祝英台的思維與心靈之不同凡俗。梁山伯與她相較,只能說是才具平庸之輩了。他倆之所以互相吸引,跳脫一般「郎才女貌」的框架,山伯顯然是折服於英台的高妙思想,而英台則傾心於山伯的善良敦厚;「一個是說古論今言不斷,一個是噓寒問暖口常開」。而有趣的是,說古論今的常是英台,噓寒問暖者多為山伯。
 
     其次,要談「殉情」這件事。
  祝英台自束裝返家之後,雖因感情遭受阻礙而傷心氣憤,但未曾有過「殉情」的念頭。那時,她一方面順從「父命難違」的傳統價值,另一方面也站在梁山伯的處境上考量,勸說道:「梁兄啊,梁門唯有你單丁子,白髮娘親指望誰?只怪我英台無福份,梁兄你還是另婚配。」讓梁山伯傷心欲絕地回家了。
  然而,祝英台大婚在即之際,卻驚聞梁山伯的死訊。頓時她悲痛地哭喊道——
  「我寒梅豈怕風雪壓,鳳凰怎能配烏鴉?無論是,馬家權勢有多大,要成親,除非是日出西山,鐵樹開花。」
  與「梁兄」義結金蘭的「小弟」英台,堅持「轎前兩盞白紗燈,轎後三千銀紙奠,花轎先往南山旁,英台要草橋鎮上祭兄墳!」
  每當我聽到這一段,莫不鼻酸淚奔。英台不但要草橋鎮上祭兄墳,還立誓「生不成雙死不分」。最後竟然投入裂開的墓中,與梁山伯同穴廝守。此為義理所在,也是威武不能屈的氣節使然。因此,嚴格來講,「梁祝傳說」中,祝英台的以死相殉,是「殉節」而非「殉情」。

  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其實極為珍視女子的聰慧與俠義。最感人的故事當中刻劃的女主角,往往是「佳人多穎悟,俠女出風塵」。中學時,讀到袁枚的《祭妹文》,對其中的一段話印象特別深刻——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瞬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嫛,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袁枚說自己的夫人並非不溫婉,只是很遺憾她不像胞妹那樣通曉文墨。因此對妹妹袁素文的亡故,袁枚痛失的不只是一位至親,更是一位「心靈伴侶」的寂滅。

  歷代文人生活中,除了妻妾之外,多有相知相惜的「心靈伴侶」。或因生命變故以致陰陽兩隔,或因仕途遭遇而關山遠阻,彼此之間常因思念昇華而來的至情至性,創作出千古傳誦的文學作品。其情意之真切,較諸兩性間兒女私情之情書毫不遜色。
  白居易在江州給元稹的《與元微之書》,顧貞觀寫思念吳兆騫的《金縷曲》,讀之,莫不令人心折垂淚。蘇軾則不假外求,與胞弟蘇轍發展出能彼此感應、生命共振的「心靈伴侶」。他放逐崖州時寫道:「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這種心願當中所蘊含的至情,不就是世間男女所追求的嗎?

  「梁祝故事」中,祝英台之於梁山伯,已不單是兩性間情愛追逐的對象,還有自古文人無不嚮往的「心靈伴侶」之渴求。因此,「梁祝故事」之所以能代代相傳,流芳千年,感動無數中國人,實在是其來有自。
  十分遺憾的是,徐克重新拍攝的「梁祝」,又倒退回世俗男女殉情的框架了。故事中祝英台(楊采妮飾),被塑造為不喜歡讀書、考試都靠丫鬟幫忙作弊,整天恍神做大夢千金小姐;梁山伯(吳奇隆飾)則是資質優異,勤學苦讀的有為青年。英台因自己腦袋瓜子不行,所以極為崇拜山伯。
  電影情節中,梁山伯對這份感情本想放棄,但祝英台不肯,她說:「在後山,你忘了我們怎麼來著?」他們當然是「有怎麼樣」啦,以此做為殉情基礎,令梁祝傳說的意境大為降低。這樣的劇情安排,即便電影手法與聲光科技大幅進步,但所展現的思想內涵,卻十分陳舊落伍。

  至於,以「梁祝故事」為藍本所改編的卡通動畫「蝴蝶夢」,就更加荒誕走味了,完全是順應當今青少年口味的商業化作品,無法啟迪與提升心靈。不過,故事中的若干歌曲還算動聽,若能藉此吸引現代年輕孩子們接觸中國古代的故事,也不算是壞事。
  然而,不論過去或現在,世人所編排的戲曲和拍攝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醜化馬文才,並將馬家描述為財大氣粗、仗勢欺人的豪門,以增加故事張力。其實,梁祝事件之所以廣為流傳,起初並非因為有這樣的衝突情節。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梁祝故事」約發生在東晉時代。祝家為北方南遷的士族,居浙江上虞,其先祖曾隨祖逖北伐。因此家中往來的,多為一時風雲人物。祝英台從小見多、聽多了此類英雄和故事,自有不同於一般閨閣女子的襟懷。唯囿於性別,祝英台不能效自古英雄馳騁於沙場,遂退而求其次,在書中任思想追尋寬闊的天地。也因此,十四歲的她,就勇於突破時空禁忌,改扮男裝,負笈杭州求學。

  在杭州城外的崇綺書院裡,祝英台與梁山伯三載同窗,並對他暗生情愫。無奈敦厚老實的梁山伯對男女之事不甚敏感,從未覺察祝英台實為女兒身。祝英台心裡縱然有些哀怨,但也著實有口難言。
  求學生涯結束後,十七歲的祝英台返家,在父母安排之下,與郡太守之子馬文才訂親。梁山伯聽聞此事,懊惱悔恨交加,突然生出奇妙的情感和一種飛蛾撲火般的衝動,亟欲和英台結為連理。他急急趕往祝家求見祝英台,並表明心跡。然因馬家本為豪門,且已正式下聘,梁山伯於勢無法匹敵,於理又站不住腳。在無可奈何之下,英台遂鼓勵山伯努力求取功名,本身則找盡藉口拖延婚期,看看事情是否能出現轉機。

  三年過去了,英台已年屆廿。此時,梁山伯也不負期望,當上了鄞縣縣令,然而,情勢底定已無由扭轉。體質原本不佳的梁山伯憂憤攻心,終不免含恨病故。山伯死後,據說曾經數度顯靈,因而獲當地民眾香火膜拜。
  祝英台再無理由拖延改變婚事,只得鬱鬱寡歡地出閣了。當迎親隊伍行船經過梁氏墓所時,風濤險阻無法繼續前進。一問之下,知道所經竟是山伯之墳,祝英台頓時慟哭哀嚎……地面忽然裂開陷落,把英台一起埋了進去。東晉丞相謝安,向朝廷奏表,稱其墓為「義婦塚」。後因墳上常有雙蝶飛舞,再附會衍生出「化蝶」之說。

  整體而言,「梁祝故事」源頭的核心有二——

  其一為,祝英台為當世稱道的是其「殉節」的「節義」精神,而非「殉情」。
  更具體地說,中國人並不推崇「殉情」這種事。「孔雀東南飛」裡,焦仲卿、劉蘭芝本來就是夫婦,焦仲卿或許是殉情,但劉蘭芝仍是「殉節」,這是傳統思維中很重要的部分。這一點和「羅蜜歐與茱麗葉」的西方式殉情,意義是很不相同的。
  其二為,梁山伯原本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縣令,與祝英台之間更是名實俱無。照理說,應該無法享有當地民眾蓋廟供奉,香火膜拜的殊榮才對。最後何以能獲得民眾的認同、推崇及喜愛呢?我想,除了他的遭遇令人同情之外,更關鍵的因素是:他「顯靈」了!而且前前後後顯靈了好幾次。
  因為——在漢人的信仰當中,什麼是最重要、最神奇的呢?當然就是「顯靈」嘛!(珍藏自:丁念慈臉書)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