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31)

始建於1979年的海原縣民族文工團,最初以秦腔、眉戶等戲曲演出為主,鼎盛時演職人員達到50多名,現有演職人員32名,致力於發揮“花兒故鄉”優勢,以挖掘回族民間文化資源為主,承擔著文藝創作、藝術培訓、送戲下鄉等任務。自2007年以來,創作編排了大型花兒歌舞劇《大山的女兒》和《海風吹綠黃土地》、花兒風情劇《回鄉婚禮》、回族敘事劇《宛嘎斯》等一批享譽自治區內外的花兒優秀劇目,並培養出馬漢東、妥燕、撒麗娜、李海軍、羅建華、楊德武、黃亞、李嘉欣、金曉慧、楊生財、張正國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花兒歌手。2008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海原籍“花兒王子”馬漢東一首深情的《綠韭菜》,讓全國人民對花兒有了新的認識。如今,花兒皇後妥燕的《尕妹妹就在大門上站》《黑貓兒臥在鍋臺上》《眼淚花花把心淹了》等廣為流行。花兒歌舞《富民政策到山莊》榮獲2010年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展演精粹獎。由馬漢東和妥燕演唱的《心中的花兒火辣辣》、羅建華演唱的《尕相片印到了紙上》等,分別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亮相,馬漢東和撒麗娜先後還走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2008年,海原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花兒藝術之鄉”。2013年,全面反映和展示花兒藝術魅力的音像資料《花兒海原》,由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正式出版,並納人寧夏農家書屋配送工程,面向全區發行。

剪紙刺繡海原縣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源遠流長。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一系列燦爛的文化。這里的民間藝術與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習俗、節慶等活動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浸透著泥土的清香,其中剪紙、刺繡藝術經過長期傳承發揚,已經形成風格獨特的藝術門類,全縣20余萬婦女有近一半會剪紙、刺繡。

這些手工技藝除少數來自祖傳之外,大多數屬於自創,抑或無師自通,作品的構思創意富有情趣、色調調配淳樸自然,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較高藝術品位和商品價值。

剪紙刺繡工藝在海原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並在當地回漢人民手中得到了傳承和保護。逢年過節,漢族有貼窗花的習俗,主人家備好彩紙,莊鄰四舍中剪紙能手應邀而至,既有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也有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屋內頂棚、門窗、箱櫃上到處貼有以紅綠為主體色調的“雙喜”“喜鵲登梅”“雄雞報曉”“梅鹿爭春”等,兼有花鳥、瓜果、蔬菜之類的剪紙飾物,盡顯喜慶氣派。回族人家至今還延續著女兒出嫁的嫁妝必需品——公公婆婆各一雙繡花鞋墊、小姑一雙繡花鞋、洞房置繡花枕頭、飾物等,結婚典禮儀式上還保持著由媒人說“針線”風俗。

 

剪紙與刺繡關系密切,屬孿生藝術。在海原民間,刺繡前多半先以剪紙形式將所繡圖案紋樣敷貼於被繡物上,方可行針刺繡。刺繡的種類很多,諸如桌裙、枕頂、繡鞋、荷包、小兒鞋帽、兜肚、鞋墊等物,大部分以平繡為主,做工精細,形象逼真,配色艷麗和諧。作品大膽運用誇張、變形、借喻、象征等手法,古樸渾厚,浪漫粗獷,寄托著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為了提升民間傳統工藝,走產業化之路,促進農民增加經濟收入,2008年,海原縣委、政府制定出臺關於《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鼓勵剪紙刺繡產業發展。王恒德創辦的海原縣民間剪紙刺繡開發研究協會,本著“引領時尚產業,傳播民間文化”的宗旨,挖掘整理民間文化藝術資源,走規范開發精品之路,吸收民間高端藝人加入,引領廣大婦女在炕頭上實現了穩定收入與自身價值的雙豐收,為農民增收和家庭和諧做出積極貢獻。該協會邀請全國名家加入協會並傳藝帶徒,聘請武宇林、劉偉等8名寧夏民族文化研究專家指導產品開發和包裝,工藝美術師田志梅出任工藝監制,致使刺繡質量和藝術水平得以提升。現已發展會員591人,其中剪紙會員435人、刺繡會員156人,開發刺繡品種70多個、剪紙品種50個,並申請注冊圖案著作權及商標,在銀川、蘭州、福州等地設置了營銷點。2009年2月,該協會被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授予“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海原縣被確定為寧夏民間刺繡剪紙培訓中心。

剪紙藝術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雕塑、繪畫、秦腔、泥塑、皮影等一樣,無不蘊藏著珍貴的文化“基因”。海原剪紙是一種扎根於民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藝術形式。海原剪紙按照工藝可分為折剪、叠剪、襯色、套色、拼色、染色、填色七類,按取材可分為人物類、鳥獸類、文字類、器皿類、山水類,按照作品寓意可分為納吉祝福、祛邪除惡、勸勉警示、風情趣味等類,按照用途又可分為裝飾類、俗信類、稿模類、設計類等。早在蒙元、明清時代,就有剪紙作品出現。在舊時農村,人們常常把剪紙技藝高低作為評價媳婦靈巧或笨拙的尺度,農村婦女自然成了剪紙工藝傳承人。興仁鎮屬於海原縣民間剪紙藝術之中心。截至2013年,海原縣有民間剪紙藝人500余名,興仁鎮郝集村的伏兆娥、伏兆鳳姐妹雖屬普通農家女,卻用一把小小剪刀,在一張張紅紙上剪裁出了自己多彩的人生,先後有100多幅作品參加各種展覽,部分作品在《民族畫報》《寧夏日報》《西安晚報》上發表。伏兆鳳根據民間傳說創作的《十二生肖圖》和《孟姜女》連環畫,堪稱本縣剪紙藝術代表作,具有題材廣泛、剪法細膩、形象生動、喚之欲出的美感。2007年6月,海原剪紙被確定為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伏兆娥、伏兆鳳成為這一剪“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至今,海原縣民間剪紙刺繡開發研究協會共推出剪紙三大系列,近百種藝術圖案,其中《西夏遺海》《環球大震》《回鄉風情》《回瓷賞析》《十二生肖》等剪紙冊,已成為寧夏乃至中國對外饋贈的禮品之一。先後有2名會員在世界剪紙大賽、全國剪紙大賽獲得金獎,有5名會員獲得全區剪紙大賽金獎。他們發揮著剪紙藝術總監與培訓帶動的重要作用。

刺繡是民間藝術的一大瑰寶。2007年6月,海原刺繡被確定為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田志梅、盧惠琴系本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海原刺繡立足地方風情習俗,以傳統國畫為藍本,囊括了中國水墨清新俊逸的優點,作品以紙為媒,以針作畫,形象傳神,巧奪天工,構思精巧而獨特,色澤艷麗而華貴,飽含立體和諧並有層次感的明暗過渡,凝結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與藝術天賦。近年來,海原縣民間刺繡協會發揮當地回族刺繡藝術風格的獨特優勢,著力開發刺繡藝術品市場,通過直接培訓、間接培訓、輻射培訓等形式,開辦刺繡培訓班18期,已對3600名婦女進行免費刺繡工藝培訓,並與之建立“訂單合作”關系,實現了以弘揚民間文化帶動群眾致富的目標。2010年,該縣建立起刺繡剪紙創業街,采取“基地+協會+農戶”發展模式,讓廣大農村婦女把炕頭從事的針線活走向市場,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本縣刺繡作品已形成3個等級80多種圖案,從事刺繡的農村婦女達到8000余人,其中1410人經過培訓成為刺繡初級工,代表性作品有《五福瓶》《紅色六盤》等。每年生產各類刺繡品5800件,繡花鞋墊20萬雙,剪紙18000套,總產值2684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北京、新疆、福建、山東等地,部分產品已成功進入中東國際市場。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