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回想過去,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曾出現過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使日本的聯合艦隊一次性失去了四艘主力航母,並且讓美軍得到了太平洋戰區主動權的中途島海戰。當時的大本營沒能夠冷靜地對戰局做出正確的判斷,到英帕爾作戰時期日本已經陷至毫無獲勝可能的局面。到接受《波茨坦宣言》時為止,日本付出的代價已不可估量。歷史上雖然不存在“如果”這一說法,可是如果當時大本營能夠及時地認清中途島戰役後已經發生大逆轉的日美海軍實力,並周密地管理維持前線運營的補給環節的話,日本應該會立即進入到停戰交涉的階段。可是當時的情況卻是,即便是在《波茨坦宣言》發表後,日本軍方依然在做最後的垂死掙紮,一方面期待著蘇聯出面進行居中調停(還未戰敗),雙方會就此停戰也說不定。另一方面,轉而對著手無寸鐵的國民宣傳“本土決戰”“一億玉碎”。國民雖然都按照軍部的要求做到了,但幾乎沒有人從內心裏相信他們。戰爭結束後,雖說日本人也很快就接受了占領部隊,可在這方面的牢騷卻比其他方面要多得多。
我們心中一定要時刻保持危機感,
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了。如今的日本陷入了如同“中途島之後”一樣的境地。如果能夠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就會知道結局將是必輸無疑的。可日本人卻不願意承認這一事實,始終深信“還不要緊”、“因為有神靈庇佑,最後一定會贏”。現如今如果不能制定出區別於以往的增長戰略的話,日本的國力將會繼續不斷下降,等到人們意識到這一切的時候,怕是已如戰敗後一般,全國上下哀鴻遍野了。現在對日本來說,正是最後一個轉折點,我們心中一定要時刻保持危機感,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了。
柳井正在快速發展的亞洲
“日本已不再被當成對手”
日本人聽不進“不利消息”
由於工作的關系我常來來往往於亞洲各國之間,最近讓我感觸頗深的就是,各地仿佛都在興起一股將日本當成傻瓜的風潮。日本人一直以來對歐美國家采取卑躬屈膝的態度,可當其面對亞洲國家的時候卻換上了一副居高臨下的嘴臉。日本人如此對待亞洲各國,反過來自然也被人家如此對待。
這樣說也許更貼切一點,在世界各國眼中,如今的日本已經墮落成可有可無的“三流角色”了。
舉一個最有力的證據,那就是韓國。韓國一直是一個和日本之間產生了任何摩擦,都會激起過激反應的反日情緒高漲的國家。可是近年來,過去的“反日姿態”卻幾乎消失殆盡了。
這是為什麼呢?恐怕是因為在家電產品、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過去一直引領世界潮流的日本制造商已經被後來居上的韓國軍團擊敗了,如今韓國軍團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日本已經不再是對手”這一內在的自信表現在行動上,自然就是不再“反日”,而變成“侮日”了。
可是這一情況似乎尚未引起日本人的足夠註意。我眼中看到的只有日本人自我催眠的愚蠢模樣,一遇到不利的消息就將耳朵堵起來,不知饜足地回放戰後日本一躍走到世界前列這一曾經的榮耀,並且深信這一切將會永遠持續下去。
一個企業如果初獲成功便有倦怠,就會立即走向衰退。一個企業在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後如果產生倦怠的心理,在那一瞬間就會開始走向衰退。這是因為成功會在公司內部營造出“滿足現狀”的氛圍,帶領人們遠離改革與挑戰,逐漸走向追求安逸穩定的道路。在我看來國家和企業是共通的。日本周圍的環境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味地只知因襲過去的方法和思路已經行不通了。
最可怕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名為“緊急經濟政策”的救命仙丹,可就算這藥能起死回生,在財源枯竭之際也逐漸使不出來了。盡管情況已經危及至此,思考處於停止狀態的國民也沒有絲毫覺醒的跡象。
國民就像在坐過山車,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軌道的盡頭就是斷壁懸崖。有一天,一億二千七百萬人將一同翻落萬丈深淵。“這一天”已經近在眼前,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無動於衷、坐以待斃了。
大前研一“無視日本”已成現實
“貨幣”流向已經改變
2008年秋天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引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也直接導致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再次出現了從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迅速轉移的趨勢。
新興市場冷眼旁觀歐美各國焦頭爛額地忙於善後工作和防止經濟繼續下滑,與之相反,它們自身由於有強大的內需驅動,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水平。特別是由中國、印度、中東、東南亞各國聯合組成的ASEAN(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2009年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整體保持著正增長。此外,全球主要企業股票時價總額排行榜上的前500家企業之中,除日本以外,包括巴西、俄羅斯在內的亞洲新興國家企業在2009年末已經占了107家,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增加了31家之多。
為何歐美依然籠罩在不景氣的陰影之下,而新興市場國家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呢?首先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流通的巨額“閑錢”,由追求更高回報率的全球化金融系統調配,開始流向新興市場國家。也就是說在發達國家的富裕階層手中閑置的資金被包裝成金融商品等,大量地流入成長中的新興市場國家。
二三十年前,我曾經幫助很多日本企業進軍國際市場,那時想要進入新興市場國家進行投資並非易事。為何如此呢?主要是因為在當時“國家風險”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政府拿不出較好的條件來招商的話,誰也不會輕易出手將錢投向那些投資風險較高的國家。也就是說20世紀的投資是根據國家風險大小來選擇投資地點的。國內企業與發展中國家的接觸,主要以與ODA(官方發展援助)的合作為主。
可如今給我的感覺是,國家風險這個詞匯已經成為歷史。全球投資者,將迄今為止用來購買石油、黃金、農作物等的資金轉而投向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新興市場,因此導致全球的資金流向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選擇這種做法的並非只有基金公司,如今已經到了連個人投資者也直接將錢投向新興市場的時代了。投資者本國的金融商品投資回報率過低也是他們做出上述選擇的理由之一。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這些資金與以前往往帶有附加條款的ODA(官方發展援助)的資金比起來不但在自由度方面要高出許多,而且能夠集中性地帶來歐美的優秀管理者和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優秀企業,這將為當地產業註入活力,加快產業的發展速度,並就此形成良性循環。
日本的“獨門絕技”已是明日黃花
新興市場國家如此繁榮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21世紀的“新雁行模式”的誕生。
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間的亞洲,處於領先地位的日本,將競爭能力變弱的產業移交給緊隨其後的NIEs(新興工業經濟體——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管理,而自己則集中精力發展其他高端產業,以此謀求產業的高端化,正是這一“雁行模式”的產生,使得亞洲整體的經濟實力得到迅速提升。
如今,這個舊模式已經落下了帷幕,在經濟領域已經出現了全新的雁行模式——由親密無間的中國大陸加中國臺灣的CHIWAN(CHINA+TAIWAN)組合領頭,其他的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和VISTA(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各個表現出強烈競爭意識的新興市場國家緊隨其後。
全新的雁行模式是在IT革命這一大背景之下誕生的。IT革命之後,新興市場國家迅速發展,並逐漸追趕上了發達國家的腳步。在此之前,無論機械、設備、材料等各方面的條件如何完善,可由於培養熟練的人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趕超發達國家無異於癡人說夢。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人們現在只要懂英語,就可以立即接受世界級水平的教育或掌握最新最好的生產系統。
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使落後國家也可以立即接受
世界級水平的教育或掌握最新最好的生產系統。如此一來,在曾經是日本“獨門絕技”的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等制造業領域,我們的存在感正在迅速地被稀釋。比如說,電視機的市場占有率方面,以三星電子和LG電子兩家公司為首的韓國軍團已經將日本扳倒。我們再看看即便在新興市場國家也非常普及的手機,它的市場占有率又呈現怎樣的態勢呢?芬蘭的諾基亞占了約36%的份額,三星電子和LG電子合占約30%,與之相比,日本所占的份額卻僅有個位數,可謂慘淡至極。
再比如說存儲單元和混合動力汽車中都應用得到的鋰離子電池、液晶屏幕、DVD播放機、汽車導航等等,在這些正在迅速成長的領域中,曾經讓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日系企業在所有領域中均占有80%以上市場份額的光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僅僅在五年之間,曾是日本獨門絕技的基礎零件和原材料方面也是大勢已去,東亞的企業已經具備能夠生產出類似的產品的實力。從日本發明新產品到失去在亞洲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大份額市場占有率,其他國家和我國之間的技術差距,已經縮短到了兩三年之內。
在日本還在為泡沫經濟破滅留下的後遺癥而痛苦呻吟的時候,全球資金已經完成了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這一巨大轉變。一直支撐著日本經濟增長的各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全部衰退了。如今真的到了無人關註日本的“無視日本”時期了。
柳井正“經濟戰敗國”淪為“世界療養院”
不動產、技術被賤價出售之日
大前先生在前文中指出,“全球資金的流向已經發生了改變”。日本股票市場的低迷表現也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我們常說,海外投資者的動向是日本股票市場的晴雨表,北美、歐盟、日本和除日本以外的亞洲這四個地區中,歐美投資者一直以來最不看好的就是日本。雖說至今還未出現大量拋售日本股票的行動,可這也正說明了投資者們對日本股票本身可能毫無興趣。
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呢?一言以蔽之,作為投資地點來講,“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在投資者們眼中顯然更富有吸引力。
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亞洲各國,全都在拼命地加速完善自身的股票市場,並逐年擴大其規模。而如今的日本,能夠吸引外國投資者眼球的籌碼實在是太少了,如上文所述,現在全球投資者甚至已經到了“對日本視而不見”的地步了。
更可怕的是,日本國內的企業也開始逐步脫離本土,有報道稱最近有些企業已經開始準備要在臺灣上市了。比起在日本本土上市,這一做法帶來了至少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是可預期的融資將會更多;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包含了企業瞄準亞洲龐大的消費市場,以此提高自身品牌價值的戰略思想。
日本企業的“脫離日本”的潮流今後恐怕會愈演愈烈,日本股票市場的空洞化可能也終將不可避免。如今在外國投資者之間有種輕視日本的看法非常普遍,他們認為即便是不買入日本的股票,對投資組合的影響也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說這也是“無視日本”的一個表現。曾經被稱頌為經濟大國的日本也終於迎來了“經濟敗戰”的末日危機。
我認為,外國投資者對日本市場敬而遠之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日本的財政惡化。不言而喻,指的就是前文中曾提到過的那筆超過900萬億日元的債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