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忍耐力的話題上。假如宇宙飛船上搭載雄性動物結果會怎樣呢?毫無懸念,雄性猴子一定會難耐孤獨,將身邊的儀表儀器弄得一塌糊塗,然後想方設法從密封艙中逃跑。這樣的話,宇宙實驗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躲在雪坑裏耐心等待,和雄性動物被關在宇宙飛船密封艙裏的處境相同。那兩名女性一定在想,現在惟一要做的就是等待,耐心地等下去,總會天氣晴朗,救援隊員一定會出現。

遺憾的是,男人是不可能這樣思考問題的。男人會認為靜靜地等死是一種恥辱,是男人就一定要勇敢地闖出去。

乍看起來很無畏,但結果卻是大多數男性一定會在半路上凍死。

男人比女人更強的並不是耐力和生命力,而只是一瞬間的爆發力。用體育項目來形容,男人或許是相撲,而女人則是馬拉松。

男人可以用腕力擊倒女人,但這只是瞬間的,女人雖然被擊倒但是不會死,覷準了機會還會站起來的。男人再施毆打,幾次反復之後,消耗力氣的男人反而會先筋疲力竭,而女人則在數次跌倒中得到體力上的休整。

或許男人是本能地知道自己會先筋疲力竭,所以才“先下手為強”,而女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所以並不懼怕毆打。果真這樣的話,則女人是一種多麽可怕的動物啊!

順便說一句,男人其實大多是“好好先生”。明明知道自己其實並不堅強,耐力也差,但是登山的時候,還是搶著為女性背包;進入雪坑裏,也光顧著關心脂肪實際比自己多的女性“冷不冷”,將滑雪衣借給女性,或者脫下防寒外套披在女性身上,結果是自己先女性而死。

表面上裝出了不起的樣子,實際上是又弱又蠢——女人心中一定在偷著笑吧。

生命力的強弱,在男女平均壽命上也得到了清楚的證明。

目前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高出六年有余。兩者的差距在戰前就已存在,戰後更是迅速地拉大開來(戰爭期間死亡的不計入本統計)。即使在人們普遍認為女性遭受非常殘酷壓迫的江戶時代,根據這一時代東北農村地區的一份統計資料,女性的平均壽命也比男性多出兩年。

現今的一切文明和進步,幾乎都是有利於女人而對男人不利。洗衣機、吸塵器、電飯鍋、微波爐、方便面……都使得女性的體力勞動得以減輕,身體得到進一步解放。而相反,男性幾乎沒有享受到文明帶來的恩惠,電腦和各種自動機械只有使男性的工作內容更加復雜化,完全談不上減輕。同時,企業在合理化的名義下不斷增加員工的工作量,過去從東京出差到大阪需要兩天一夜,現在由於新幹線的建成,被壓縮成了當天往返,足以反映個中的現狀。

本來生命力就強於男人,再加上社會文明環境對女人更為有利,男女平均壽命的差距越來越大,也就理所當然了。

今後,這種差距也只會進一步被拉大,而不可能縮小。有朝一日,說不定全日本的養老院裏會擠滿了老婆婆,時尚之地銀座一帶也會被不同年齡層的女人所占領呢。

我對於地球人的滅亡過程有一種預感:首先是男性中感受性較強的那部分人死去,其次是男性中感覺較遲鈍的那部分,隨後是女性中感受性較豐富的那部分人,再後來是普通的女性,最後剩下的則是感覺最遲鈍的那類女性。

隨心所欲的乳房

這不單純是一種胡思亂想,其中的理由已如先前所述的那樣,來自於女人自身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她們對於環境出色的適應能力。

尤其是適應能力,從前面綁石膏的雌性老鼠以及結婚後女人的變化可以略見一斑,而更令人詫異的事實是,女人只要祈願某種結果出現,身體也會依從這一祈願作出相當大的變化,真可謂“心想事成”。

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最近十多年來女性分泌出的母乳越來越少了。

如今,用自己乳汁餵養嬰兒的母親越來越罕見,都市女性每十人中幾乎有十人是用人工營養代乳品餵養嬰兒的。因此,說得誇張些,假如有朝一日奶牛從地球上消失,人類也將隨之滅亡,這個假說絕對可以成立。

母乳為什麽會越來越少?其原因實在難以究明。一般來說,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母乳的分泌量也會減少。江戶大饑荒時期,許多母親分泌不出乳汁,生下孩子卻無法哺乳養大的悲劇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戰後一段時期,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而隨著我們離戰敗越來越遠,衣食住行各方面條件都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惟獨母乳的分泌情況卻一直未見好轉,甚至反而變得更糟。這是為什麽?至少不是因為營養狀況引起的。

左思右想,理由只有一個。十幾年前即開始流行這樣一種說法:“長期哺乳會破壞乳房的形狀,對美容也無益處。”從醫學角度上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實。

但是女人們一旦耳聞,便立即被這種說法征服了,即使乳房是因為上了年紀自然下垂的,也都歸罪於哺乳。一時間,這種說法甚囂塵上,女人們紛紛停止母乳餵養,同時開始停止分泌乳汁。然而,乳汁分泌不分泌照理是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就如同腸胃消化食物,或者皮膚表面出汗一樣,它是人的一種自然生理現象。

可是在女人身上變化卻出現了:她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誌控制乳汁的分泌。本來每晚乳汁滿溢、不得不將乳汁丟棄掉的女人,突然間不再分泌乳汁了,作為母親最最基本的哺乳過程只對付一兩個月便草草結束了。原先因哺乳而會變得松垂的乳房,現在生過孩子之後依舊渾圓堅挺,毫無異樣。為了迎合女性的需求,各種人工營養代乳品也應運而生。

於是,女人們的乳房可以安心地偷懶,不再擔負哺乳嬰兒的使命。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原乳”,並不是用原乳加工成的“原乳”,而只不過是裝滿人工營養代乳品的罐頭;不是為嬰兒而存在的原乳,而只是向男性誇耀的“原乳”。女人的乳房如今成了與耳環、胸針這類飾件具有同等功效的裝飾用品。

這一變革花了大約十年時間便徹底完成了。而這種變化在都市比在農村更加普遍,因為都市女性的欲求比農村女性更加強烈。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身體上如此巨大的變革,並不是經過母親向子女遺傳,而是在一代人的身上就完成,在一個人的體內就完成了。

這是令人恐懼的變革。較之蒼白無力的思想變革,這種變革的現實感更加強烈。

類似的變革還有不少。戰後,一位叫伊東絹子的日本美女參加環球小姐選美比賽,獲得第三名,由此也誕生了“八頭身美女”①這個詞。這已是大約二十年前的事情。這期間,女性體型的改善實在令人瞠目。

這背後固然有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但是僅僅從這一方面還不足以解釋通,因為,同樣是日本民族,女性的體型改善比男性的改善要明顯得多。

“臉孔再小一點,身材再高一點……”

女人們心中大都這樣祈禱。事實上,暗暗祈禱的女人竟真的變成了這般模樣。看來,每個女人都具有成為一個會使魔法的巫婆的潛質呢。

都說戀愛中的女人會變漂亮。這是事實。女人沈浸在愛情中的時候,肌膚水靈靈的,而且透著光澤;品嘗到兩性歡愉的女人尤其表情柔和,肌膚滑潤。而男人就不同,落入愛情陷阱後,會變得心神不寧,而性只會讓他們無精打采,疲憊不堪。

由此可見,女人可以將頭腦中所想的事情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身體上加以實現。當然,像多一只手或是兩腿增長一倍等等天方夜譚的事情毫無可能,但是涉及荷爾蒙系統的變革,卻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只要頭腦中有所設想即可。

這也是有生理機能作基礎的。以上所講的這些變化,都是由位於大腦中央稍下方的腦垂體控制的,腦垂體對人的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都能產生重要影響。而人的意誌能夠調節腦垂體的分泌,從而使得上述變化發生。這方面的機能女人要比男人顯得更加優越。

前些日子,讀《讀賣新聞》晚刊“明星近況”欄目中黑柳徹子寫的一篇文章,其中說道:“自己的身體竟然會因為潛心於其中的角色而發生改變,真令我大吃一驚。當我飾演壞女人的時候,即使離開舞臺,表情、身段也都像個壞女人;飾演胖女人,則臉孔和身體都會變得臃腫起來,一副心寬體胖的樣子。”

這段文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女性身體隨意誌變化的極好例子。

女人的死穴

前面所講的都是女人自身所期望的變化,當周邊環境惡化時,女人所具有的這種能力就愈加發揮出價值。不管有噪音也好粉塵也好,當我們被置於一個極為惡劣的環境中時,女人依然顯示出她們的堅強。在置身於這種環境之前,女人也會抵抗和鬥爭,可一旦置身其中,則更多的是設法去適應,而不會像男人那樣抗議個不停、焦慮個不停。

——該是怎樣的就會是怎樣。

這種理念是女人堅強的根源。

為什麽女人的忍耐力特別強?從往昔以至今日,繅絲工、大型電腦的穿孔紙帶操作員等一直被認為是女性所適合的工種。像這類單調的工作假如讓男人去做,不出一個月,準保逃跑,要不就是瘋掉。事實上,大型企業中許多男性員工,因為整日從事無聊單調的作業而被逼到了發瘋的邊緣,而女性則悠然地每天照樣敲打著鍵盤。

當然,再堅強的女人也有一處死穴,她們的強處正好也是她們的弱處。

女人的強在於能夠誘發身體變化的荷爾蒙系統,因此,一旦荷爾蒙系統發生紊亂,女人就會陷入混亂,她們的行為立時變得顛三倒四,毫無條理。

耽於男女歡愉的女人,令她們遠離性;初涉性歡愉的女人,令她們只能接近卻得不到;未曾嘗過兩性之歡的女人,則給予她們強烈的性刺激……假如遭到如此打擊,女人一定會馬上暴露出其脆弱的一面。到醫院求醫的女性中,大凡自訴有頸肩不適、神經痛、頭暈、耳鳴、煩躁、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即原因不明的不適病癥①的病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都是由於體內失調引起的。
第一章 被掩蓋了的女性真相(8)回頂部章節目錄
知道了原因,治療起來也就非常簡單,只要去除病因就可以了。但是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以目前的醫療水平,尚無公認的對此完全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只能由同該女性有接觸的男性來治療了。就這一點而言,男人總算還有一些生存的價值。

本章小結

本章所闡述的重點是,從生命力這一最基本的方面來講,女人比男人更強。男人的強體現在瞬間的力量上,而這與綿延持續的生命力無任何關系。

女人比男人更強的理由在於,第一,對疼痛的感覺相對比較遲鈍;第二,更能夠經受得住失血的考驗;第三,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筆者準備闡述的內容主要就是以上這些。對於希望進一步深入思考的讀者,謹再贅述幾句,以供參考。

從解剖學上看,男女的神經分布是相同的(生殖系統除外),因此,對疼痛的忍受能力強即意味著神經的感受性遲鈍。而神經是動物界中最高級的器官,神經系統發達與否,決定了動物的進化程度。

說到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出色的是一種能夠形成芽孢的細菌。當外部環境惡劣比如營養缺乏,特別是碳源、氮源等缺乏時,這類細菌便形成具有很強保護能力的芽孢,進入代謝相對靜止的休眠狀態,以維持菌體持久生存。而身體最善於變化的莫過於阿米巴原蟲了。

身體的變化同再生能力也有密切的關系。假設人們討厭海盤車①或蚯蚓,將其一刀兩斷,很快便會發現它們又能長成兩個個體,輕易是無法將其弄死的。阿米巴原蟲、海盤車以及蚯蚓在動物分類上,都處在不怎麽進化的位置,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然而它們的生命力卻出奇的強健。

最後想補充的是,從以上啟示中得出什麽樣的結論,完全是讀者的自由。作為我本人,我對擁有超凡能力的女性是非常尊敬、崇拜和畏懼的。

 

Views: 16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