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揚·育人是一條不歸路 (2)

“政府”永遠是對的

課堂代表“市場”,教練代表“政府”,學員組成“公司”。

這是“百日樹人”最基本的構成元素。

顧問組首先讓所有的學員清晰,“百日樹人”的課程,是體驗式的學習,希望市場的觀念能夠深入到學員的骨髓中,不僅在競賽中,在任何時刻都必須有市場的概念。

當第一期的學員組成了不同的公司,進入到顧問組建立的虛擬市場開始運作時,學員們發現,“政府”的強勢和強硬經常讓人無法接受。不少人還感受到“政府”不講情面,甚至還有些不講道理。

培訓第一天,顧問組公布規則,其中最重要的三條是:

第一,“政府”永遠是對的;

第二,如果你覺得“政府”不對,請參照第一條;

第三,不允許投訴。

看完這個規則,有幾個人會認為是合理的?在很多人看來,這三條規則是絕對的“霸王條款”。

對於那些身在其中的學員來講,不理解也得理解,難接受也必須接受。顧問組對這幾條規定,原則上是不解釋,但必須遵照執行。

每天生活在這個規則中,學員內心的郁悶和煩躁可想而知。

有一個公司的CEO(學員模擬),在感想中這樣敘述:“學員們包括自己都有一種感覺,覺得政府說什麼都是對的,而且從來都是對的,不管學員有任何的意見,政府最後都會堅持自己的觀點。另外,我們不知道前面是什麼,看不到未來會怎樣,於是產生煩躁情緒。”

另一位學員在做助教時,很感慨地寫到:“記得在我被教練們弄得整天碰壁,整天郁悶時,非常需要教練們的關愛,但是卻沒有得到。那時的我們覺得老師們冷漠和無情。”

有學員認為“政府”的制度不透明,導致信息不充分,形成了誤解,造成“政府”與學員之間出現溝通問題。

顧問組強調這不是溝通問題,而是培訓的屬性:“有人提出‘政府’應該有透明度,如果‘政府’透明,這裏就不是培訓,而是辦公室。”

也正是因為這個“不透明”,學員的情緒經常波動很大,困惑和迷茫常常由此而來。

當學員堅持完成了封閉培訓,在畢業總結時才開始明白顧問組這樣做的意圖。而當學員經歷過工廠改革、市場磨煉等洗禮後,終於徹底明白了顧問組的良苦用心。

在“百日樹人”的虛擬市場,我們每天都有競賽,每天都在爭奪市場份額,每天教練和助教們都在給各公司評分。

剛開始,我們看到有些助教難免會偏幫自己喜歡的公司,我們並沒有要求偏幫的助教更改分數——因為市場的選擇是任何人都無法更改的!但我們會要求助教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幫助師弟師妹成長;而胡四江是典型的“幫理不幫親”——越是親,要求越嚴格!——或許,這是不受親人歡迎的特質,但卻是很讓人信任的特質。——2006年5月18日梁芷媚給教練團、全體學員留言

為什麼提出“‘政府’永遠是對的”這一條?顧問組認為,這就相當於市場和企業的關系。企業經營不好,你能責怪市場錯了才導致自己經營不好嗎?你能讓市場時刻聽你的嗎?沒有任何一個企業經營者會傻到用這種思路做企業,否則是自取滅亡。

顧問組想通過這條鐵律,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市場是沒有道理的,市場是多變的,市場更是無情的。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和方法,而不是從外界找借口和理由。

那些中途離開的學員,基本上是沒有看到這一點,或者說不願意接受這個模擬但是真實的挑戰。他們只關註真實的眼前利益,忘記了培訓開始時教練的定位,忘記了培訓要訓練他們什麼。

那麼,“不允許投訴”這個規定的意義何在呢?顧問組想表達這樣一個事實:世界不是圍著我們轉的,不會一切都如我們的意,也不會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我們的意誌發生。我們是圍著世界轉的,不能要求世界改變來適應我們,而是我們要改變自己來適應世界。

顧問組的目的是:學員從中學會妥協,學會理解,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不受自己控制的市場和世界。

一個有作為的人,一定是能夠承受的人。顧問組期望以不講情面的這幾條規定,來訓練學員的承受能力。在模擬但是真實的培訓中,顧問組設計了大量的環節,挑戰學員的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

梁芷媚在總結時說,我們的設計已經比真正的市場仁慈了很多倍,而且從心底裏是關心學員的,有時候看著學員的迷茫和無助,感到於心不忍而網開一面。顧問組經常在一起檢討,這麼心軟是不是對學員不負責任?盡管如此,很多學員對“政府”還是很難適應。

顧問組的核心成員都是培訓專家。梁芷媚從1996年就開始做管理培訓,葉振邦很早就在香港推行性格學、領導力、六頂思考帽等專業培訓,其他的教練經驗也很豐富。這樣的一個強強組合,加上數個月的貼身指導,按照顧問組對學員的說法:你們所得到的培訓,在市場上花幾萬元都買不來。

“百日樹人”價值連城,有的學員得到了,終身都將受用;有的學員卻在半路上給丟掉了。

PK啟發創業意識

學員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強硬的“政府”,而且還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政府”。
“政府”讓學員組成公司,每一個學員就是所在公司的股東。那麼,公司的基本運作資金從何而來?公司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第一期學員,富康集團提供每一家公司的運作本金,公司采取虛擬貨幣來運營。公司之間進行各種競賽,勝出者將得到積分,輸的一方將失去積分,積分在財務報表上體現為貨幣的變化。

虛擬貨幣可以兌現成現金,但是需要“政府”的同意。“政府”會考察資金的用途,決定是否給予兌換。

這是一場真實的運營。公司盈利了,最終兌換的資金將超過本金;公司虧損了,能夠兌換的資金就是減去虧損以後的本金,而且,虧損企業的兌換難度非常大。
學員們的實際收入,就來源於公司盈利後兌換的現金。

在“政府”的積分計劃中,明確規定,培訓期間公司不提供現金工資,所有金額以積分來代替。培訓過程中個人或公司的表現會影響到積分的變化,也就影響到個人或公司所能得到的金額和獎勵。

到第二期“百日樹人”的時候,顧問組要求每一個學員準備2000元的競賽金。這些競賽金構成了每一家公司的運作本金,而且取消虛擬貨幣,直接用真實的資金來進行運營。

公司或者股東可以向“政府”申請貸款,但是必須支付“政府”規定的利息,還存在貸不到款的風險。

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法規和扶持政策

1政府將為公司每一位股東提供一次免息無抵押貸款,金額為1000元;如需追加貸款,需支付利息,每100元利息為1元/周。

2課室等辦公場地由政府免費提供,講師、各公司顧問、工作人員等工資由政府支付。

3政府贊助食宿費用,但收取少量管理費用,原則上每月住宿費為20元/人,水電雜費10元/人,早、午、晚餐費為10元/人。

4公司營運中如需使用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或筆、紙等辦公用品,以及其他資源均需支付費用,並需向政府提交申請及付費分配原則,請參看《市場價格一覽表》(政府提醒:市場價格是波動的)。

5各公司需在指定時間內向政府上報《財務報表》、公司管理制度、KPI指標等。逾期不交,則需繳納罰款。

6公司如變更CEO,需向政府申請,且該公司每一位股東需向政府繳納5元變更費。

……

——摘自《百日樹人》筆記

PK是“百日樹人”最主要的競爭方式。

顧問組確定PK項目,公司之間互相PK,然後進行積分。周累計得分最低的公司,每個股東都要支付費用,CEO要多繳納50%,主要責任人多繳納100%。得分最高的公司,每位股東得到一筆獎金,CEO多獎勵150%。

很多PK項目都是應景和應急設計。學員發現了工廠的需求後,“政府”很快就制定出相應的競賽項目。所有的公司參與競賽,在PK中決出贏家,問題也因此得到解決。

比如“搬倉庫競賽”、“普工招聘競賽”、“裝配競賽”等,都是工廠的真實環境,競賽的內容全部是解決工廠的現實需求。

看一看“倉庫盤點大賽”的具體細則,就會更加明白PK的實際作用。

比賽目的是:盤出實際的倉存數;盤出賬實不符的物料;盤點即日更新電子賬,做到兩賬一致;重新整理物料的存放標簽和擺放位置。決勝條件包括:找貨的速度、盤點的準確性以及5S標準。(倉庫管理5S: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和Shitsuke—素養)

競賽頻頻舉行,以至於形成了一句流行語:工廠有什麼問題?來一個比賽!

PK由“政府”主導和組織,“政府”會收取一定的稅收。市場只容納一個贏家,贏家將獲得本金的4倍收益,其余的就是“政府”的稅收。

“政府”稅收拿來幹什麼呢?用來獎勵月累計贏家。獲得月累計贏家的公司,每個股東都會從“政府”稅收中獲得獎勵,CEO獲得雙倍獎勵。

另外,“政府”采取末位淘汰制。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個人,連續3周排列最後一名,且出現虧損的公司,政府給予警告。情節嚴重者,該公司破產,各成員需到其他公司求職,並繳納費用。

在解讀上面這些內容的時候,筆者非常感慨。如此專業的設計,如此嚴格的規定,哪裏是在做培訓,不就是在系統性地運營企業嗎?

給強人公司的一封信——善待挫折


今天在培訓室,強人公司,我看到了你們失敗時落寞與無奈的眼神,心頭忽然一震,一種熟悉的酸澀感立刻占據了我的情緒。我覺得我有必要說些什麼,為那段難受、難忘的日子……

首先,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在第一期師兄中,有幾個人,從培訓開始到結束,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競賽不下五十場,他們總共只贏過三次:兩次贊美高手,一次周測驗;他們的黃色旗幟上,自始至終只有可憐的三枚標簽;更甚者,他們所在的公司先後被兩家公司吞並,他們的地盤上先後飄揚三家公司的彩旗……

或許最初他們根本不該來這個地方,從1089個人中脫穎而出只是老天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因為這樣的一輸再輸,不再是運氣或失誤使然,而是能力的最終體現……

贏的感覺只有一種,而失敗的滋味卻有百般千種。

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對隊友能力的懷疑,對政府公正的懷疑,對自己前途的懷疑,對自己日後地位的懷疑——是作惹人憐愛的鮮花,還是作無人理睬的綠葉?不甘、自責、恥辱、失望、奮起、挫敗、麻木、放棄,矛盾,讓人心力交瘁。

從來體力上的勞累是壓不倒人的,而心智上的勞累卻足以讓人崩潰。

像每個剛出校門的學生一樣,他們都懷揣夢想,仗劍天涯,都希望自己意氣風發,所向披靡。但無奈的是,這個世界有時太大,有時又太小。狹路相逢,弱者斃,勇者勝。在這裏,他們確確實實地做了回弱者,弱不禁風,一觸即潰。

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他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固執地相信,長跑比賽的終點,有為他們準備的鮮花和掌聲。為自己,他們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潛能;為別人,他們要向自己證明選拔者的眼光,證明他們曾力排眾議地相信自己……

期間的日子是艱澀難熬的,而回頭再看時,似乎那點挫折也沒什麼,“一切如小橋下的流水”,他們自己對自己說。

強人公司,你們是優秀的,你們的獎項雖然不多,但你們獲獎的潛力與空間很大;你們的團隊很好,兄弟之間能用心交流彼此對彼此的感受。要相信自己,失敗只是暫時的,競賽的目標是要收獲過程,收獲那種“寵辱不驚,閑庭信步”的闊達與沈穩。

還記得梁老師給我們的信嗎?記得受到挫折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也許,你會所向披靡,贏家通吃,成為市場的寵兒。你會深愛‘贏’的感覺,並讓自己擁有不斷贏的習慣。當你輸的時候,你收獲的是教訓,還有磨煉,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你要打造自己永不放棄的性格……”

另外,忘了告訴你,我是那幾個師兄中的一個。現在公司交給我很多重要的任務,目前我和其他幾個師兄負責新品牌的宣傳策劃,其中的另一位師兄更是厲害,市場調查、流程改造、文化宣傳,無所不能。

其實,這得感謝挫折,感謝一輸再輸,感謝一班患難與共的兄弟。

——二期某助教的第十四天留言,摘自《二期培訓助教感想、留言》

第一期“百日樹人”進行到30天,5家公司的CEO聯名寫信申請發放費用。此前幾天,學員中開始有人在猜測什麼時候發錢,發多少錢。

顧問組讓各公司上報每位成員的資金需求和使用計劃,結果有4家公司要求兌換90%的虛擬貨幣,而資金使用計劃是平均分配。

當時考慮到一些學員有生活困難,顧問組和富康集團高管商量並同意,兌現部分現金給確實需要的學員,解決燃眉之急。而這些錢作為貸款先墊支給學員,待日後他們從市場中贏利了再還。

但是,這種大規模的兌換,而且是平均分配,反映了什麼?

梁芷媚當時毫不客氣地指出了這種做法背後的真實想法,在此節摘錄其中的核心觀點:

“完全沒有經營公司的概念,把自己當成了打工仔,只想著分工資,而不是創造更大的局面。”

“政府的兌換原則並不復雜——你是當自己在經營一家公司,還是把錢全部兌完用來發工資?”

“有些公司兌換了大部分的錢,接下來如何經營?要向政府貸款,是有成本的。大家還記得貸款的原則嗎?每100元有1元的利息;除了這些外,有沒有想過,你們也有貸不到錢的風險?”

“在我們的培訓設計中,第一個月是創業期,政府投放到市場上的費用是非常有限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贏利,希望讓學員體會創業期的艱辛——只有付出,沒有回報,學會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政府後面投放到市場的資金會逐步遞增。”

“很多人申請買電話卡的錢,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在創業初期,一切節省,一切從簡。這是封閉培訓,如果從嚴格的意義上,你們打電話的時間與次數都是受控的,有沒有考慮多寫信,節省費用?”

“有人申請費用來買衣服和鞋子,這是目前必需的嗎?原來有嗎?為什麼不帶來?能否讓別人給你寄過來?你知道我們是3個月的封閉培訓,來之前為什麼沒考慮過?今天你開公司,你考慮不周詳,準備不周密,你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就是市場!”

“富康投入了很多錢在你們身上,每個月每人的費用比很多在工廠工作的主管要多得多。富康很仁慈,但無功不受祿。我們這樣發放資金會害了你們,會讓你們沒有市場意識,沒有投入、產出的概念。”

梁芷媚發完言後,各公司重新進行商量。1個小時後,各公司交來申請,最高的一家公司申請700元/人,最少的公司申請100元/人。只有一家公司是內部分配不一樣的,因為有成員不要錢,把自己申請的份額給更需要的成員。

顧問組決定,第二天引導其余四家公司內部相互幫忙,大團隊應該“拼死相救”;另外,告知各公司必須保留的用於運營的虛擬貨幣數量。如果個別人有困難,顧問組可以私人借錢給學員;市場規則歸規則,人情歸人情。

第二天,引導無效,還是有公司堅持要兌換大量現金。梁芷媚最終做出了那個無比痛苦的決定——堅持兌換現金來發工資的學員,全部走人!

有了這個教訓後,梁芷媚狠下心來:第二期學員自己準備2000元錢來參加競賽。你有本事就可以贏,沒有能力、不夠用心就可能輸。如果你主動選擇放棄,你就要付出損失成本的代價。

顧問組將真實的市場規則搬到課堂中,最終目的就一個:讓學員體驗白手興家的艱辛,體驗絕非先天而來的創業意識。

“株連九族”的樂捐制度

“百日樹人”的相關原始記錄有近200百萬字,這還不包括梁芷媚本人的150萬字的工作日誌。

這些記錄包括教練日誌、學員感想、培訓記載、會議記錄、談話記錄、工作報告、實習總結、方案計劃等。記錄非常詳細,細到每一個人幾點幾分做了什麼,感想是什麼;每一次開會,誰都說了什麼等,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文檔規範化”是“百日樹人”訓練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梁芷媚倡導的“四流四化”中的一個“現代化”。關於“四流四化”,筆者會在第5章具體介紹。

每一個教練、每一個學員、每一天都需要完成“文檔化”:完整地記錄每一天的工作,包括時間、項目、經過及感想;忠實地記錄每一次會議,包括會議的主題、每個人的發言、達成的結論等;客觀地記錄每一個事件,包括事件的緣由和經過、解決方法以及解決結果等;系統地記錄每一個方案,包括方案的構想、方案制定過程、方案細則和實施計劃等。

在這近200萬字的原始記錄中,“團隊精神”這幾個字出現的次數不超過20次。

這20次都是在學員的感想中提到的。在顧問組的發言、總結以及點評等文字記錄中,無處可見這四個字的蹤跡。

幾個月的團隊訓練,教練居然不提“團隊精神”!這似乎不符合組織建設的常理。

聽了筆者的統計結果和困惑,梁芷媚哈哈大笑:“百日樹人”的學員最不缺的就是團隊精神——團隊就像一個人一樣,不缺的我們從來就不會去強調。比如一個人的性格很好,就不會有人去提醒和要求他“你要養成好的性格”。

2005年11月13日,我在課程後的感受中這樣寫道:

“……不管是在培訓室戴著眼罩等待未知的命運,還是走在路上去往未知的目的地,我都有很強烈的感受:一種對未來不可控的感受。這種感受讓自己非常不舒服。但團隊的巨大向心力不斷給我灌輸正面的力量,去削弱所有負面的感覺,感謝團隊所有的兄弟!”

現在我遠在深圳,再次看到半年前寫的這一段話,心潮澎湃!

四個星期前,我們一行六人踏上了來深圳的漫漫征途。沒有人知道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我們沒有向導,沒有方向,只有目標。

外人看來,我們是那麼的悲壯。但是我們自己一點也不這麼認為,因為我們有親密的戰友和無堅不摧的團隊,團隊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讓我們敢於在陌生的環境中乘風破浪,披荊斬棘!

那種對未來不可控的擔心在強大的團隊精神面前,縹緲得如遮住太陽的層層烏雲,它最終會消散得無影無蹤。

有整個團隊在身後,才會有支點去讓自己頂天立地地放手去拼搏!沒有團隊,就沒有自己!

各位師弟師妹,現在你們可以看看身邊的戰友,想想你們的團隊。好好地珍惜她!還記得我在歡迎辭中所說的嗎:團隊永遠是我們成功的源泉!

——2006年3月16日一期某學員給第二期師弟師妹的一封信

這就奇怪了,所有團隊都渴求的團隊精神,難道在“百日樹人”的學員中會自動生成?難道在跨進封閉培訓的那一天,他們心中的團隊精神就已經集體長成?

真實情況沒有那麼玄乎。

在“政府”發布的規定中,還有一條重要規定:樂捐制度。

讓我們看一看樂捐制度中的詳細內容:

1不許投訴,否則該公司全體成員樂捐10元/人;
2遲到、早退、缺勤、手機鈴響、課程期間瞌睡、培訓室內吃東西或嚼口香糖、培訓桌不整潔等,該公司全體成員樂捐10元/人;
3沒有在政府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該公司全體成員樂捐(費用視具體情況在任務前宣布);
4不執行政府任何法規制度(包括臨時制度),該公司全體成員樂捐(費用視具體情況事前告知);
5樂捐的款項用作競賽基金。

粗略一看,這是一些很平常的規定,違規者以捐款的方式來接受懲罰。類似的規定在每一個公司或者工廠的考勤制度中都能見到。

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這個樂捐制度和常見的遲到罰款之間存在著巨大差別。一個是“株連九族”,一個是“責任自負”。
形成差異的關鍵之處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全體成員”。
在我們常見的考勤制度中,好漢做事好漢當——誰遲到就罰誰的錢,因為被罰者是主要的責任人,也是唯一的責任人,罰得天經地義。
樂捐制度將公司當成一個大的責任人,公司中的任何一個人違規,所有成員都必須樂捐。樂捐的份額相同,因為大家都是同等重要的公司成員。
一個人的違規,所有成員都要承擔責任;一個人的錯誤,整個團隊跟著一起受累;一個人觸碰了高壓線,全部成員都要遭受電擊。這就是樂捐制度的“株連九族”。

什麼是團隊?

這就是團隊!——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患難與共,榮辱相依。

一群人是純粹的兄弟,另一群人是規範的團隊,兩者之間的主要差別是什麼?首先是目標的差異,兄弟沒有共同實現的目標而團隊有;其次是規則的差異,團隊有共同遵守的規則而兄弟沒有。

有一個學員的總結,說明了規則的力量:“每天清早七點準時軍訓,以往睡懶覺的戰友也都積極地起床。這也是‘樂捐’制度的一個重大貢獻,讓每個人都充滿了鬥誌。”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規則不好,好人變壞”。現實中,往往不是沒有“規則”,而是“規則”被破壞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規則”常常是由好人破壞的,而且是基於好心——對別人好,對公司好,希望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富康現在面臨的二次創業,會遇到很多從未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隨著事業的擴大,人員的正常流動在所難免。靠什麼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作?不靠人的記憶,不靠管理者的苦口婆心,要靠完善的制度,以及對制度的不折不扣的執行。

一個智慧的人、一個高效的組織,具備這樣一種能力:把壞事變成好事,把好事變成更好的事;而一個愚蠢的人、一群烏合之眾,具備相反的能力:把好事變成壞事,把壞事變成更壞的事。

打造一個高效的團隊,我們必須打造“把壞事變成好事,把好事變成更好的事”的能力,我們必須提升“厘清目標,優化流程,固化制度,堅決執行”的能力。——摘自梁芷媚關於《2006經典錯誤》前言

以制度來約束行為,以制度來改變習慣,以制度來規範團隊。“株連九族”的樂捐制度,成為了“百日樹人”學員的行為邊界線,公司成員之間互相提醒,互相幫助,盡量避免觸碰高壓線,每個人都想著維護公司的整體利益,想著如何去贏。因為,公司不贏,個人完全沒有可能贏;而個人的輸,卻會帶來公司的輸。

顧問組不是用口號,而是用制度來喚醒學員內心的團隊意識。

當一個人的過錯與團隊的利益和榮譽緊密掛鉤,那麼,這個人就會被團隊的力量所包圍,這個人的不良行為就會被團隊成員監督和批評。顧問組以不留情面的各種規則,讓學員看到和體驗到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帶著學員去理解競爭和理解團隊。

把利益和每一個人相關,把輸贏和每一個人掛鉤,讓團隊成員在評價得失的時候,先看“我們”再看“我”。筆者想,“樂捐制度”的成功之處,就是讓學員主動地進行了評估順序的排列,讓“我們”始終大於“我”。

人就是這樣,你看中什麼,就會去追求什麼;你擔心什麼,就會去避開什麼。這一切都與結果有關。

口號會影響人的思維,結果卻會改變人的行為。

也許,這就是那些口號式的“團隊精神”,和“百日樹人”的樂捐制度之間的最大不同點吧。

從“天堂”到“地獄”

知識和技能,都可以通過向別人學習而獲得。從書本上學習也是在向別人學習,因為別人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了書本。

唯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很難通過向外學習來獲得真正的成長。

內心的成長之路,必定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感受,通過自己的內在體驗來感悟,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

顧問組認為,每一個學員都讀了很多年的書,學習了很多知識和技能。他們所缺乏的,是心智的磨煉,比如好的心態、責任心、自我調整的能力、抗壓能力等。

“百日樹人”成為了學員的內在訓練營。學員們的體驗和感受,就像坐過山車,時而巔峰,時而低谷。

2005年11月6日,星期日。一期學員的培訓進行到第13天。

“政府”在周六傍晚宣布,星期日的訓練項目是“水果推銷”大賽。

比賽規則是:每個公司有500元的生意本金,用來購買水果。公司全體人員要想辦法把這些水果推銷出去,每個公司的銷售凈利潤將作為決勝的數據。至於買什麼水果、怎麼買,賣給誰、怎麼賣,各公司自己決定。各公司可以提前做準備工作,但是進貨和銷售一定是在星期日當天進行。

這是一場智力、體力和臉皮的競賽。

有的小組事前做了準備,當晚到各宿舍推銷,爭取主管和工人的訂單,並與廚師溝通,爭取到了廚房的水果訂單。

有的小組提前規劃,連夜打電話給廚房主管借秤。那些沒有借到秤的小組,在批發價和水果數量之間進行換算,確定了每一個水果的大致成本後,再按個數進行銷售。

有的小組早上5點就起床,跟著食堂的采購車,去批發市場進貨。而沒有搭上順風車的小組,有的為了節約成本,跑步到水果批發市場。

為了賣出水果,很多學員在街上大聲吆喝——而這幾乎是每一個吆喝者人生中的“第一喝”,以前從來沒有想到會在街上扯開嗓門賣東西。吆喝聲喚來了城管,學員和小商小販一起逃跑,目的是保存水果,這可是公司的生意本金。

有的小組到其他工廠附近推銷。為了吸引工人購買,學員彈起了吉他,跳起了街舞,能用上的招數都悉數用上。

有學員找到賣衣服的攤檔,說服攤主提供一半的位置來擺賣水果,報酬就是贈送水果一袋。還真有攤主答應了學員的要求。

有的小組還引來了警察,學員出示學生證,告訴警察是在做比賽,得到了警察的默許。

……

大賽當前,學員們八仙過海,各出奇招。

學員體驗了小商小販的真實生活,體會到銷售的苦樂和不易。這一天的收獲,對很多人的突破是史無前例的。

有些學員為了節約成本,從早到晚一粒米都沒進肚子,餓了一整天。到頭來還是把水果扛回來分給大家吃。

有學員總結說:“我們剛開始賣水果的時候,人們像避瘟神一樣敬而遠之,那個場面非常尷尬,當時我們恨不得找個洞鉆進去!當成功地賣出一串香蕉後,我們很高興地圍在一起歡呼雀躍。”

面對行人的冷眼,學員從最初的尷尬,變成後來的坦蕩自如。很多人的面子在這個過程中徹底放下,發現原來所有的“瞧不起”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五味俱全,有喜有悲。在海逸百貨,我放不開,不敢說話,開始生意很好,中午生意不好,很低谷。

我這輩子沒想過,我能大喊。不知道從什麼開始我開始喊了:美女,這麼便宜的梨子怎麼不買?

下午特別興奮,完全放開。不管任何人走過,都敢很直白、坦率地說任何話,我已經不是在賣東西了,而是想說話,沒有害羞。

大媽一下子買了10斤。如果一個顧客幫你,要馬上把顧客群擴大,派2個人拉人。旁邊招工的女孩子在一旁笑,我和她交流了很多,不停地說話,突然把顧客群擴大了。

回來的路上很興奮,收獲了很多很多,我不怕直銷了。以前找工作就怕直銷,現在敢了。我可以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大聲地喊了;把1平方米的地方當做我的舞臺,現在很興奮;下午特興奮!

——水果推銷大賽學員分享

下午5點左右,所有學員返回課堂總結和分享。盡管過程中有酸、甜、苦辣,學員的最大體驗還是“興奮”。

顧問組肯定了學員的出色表現,從經營角度對競賽進行點評:

采購沒有進行質量檢查。有一個組把兩箱雪梨賣到了寫字樓,速度很快。但是,1/3的雪梨是壞的,都藏在箱子的下部。

商機延誤。預定8:30到批發市場,但有2家公司坐錯車,8:30後才陸續趕到,延誤了商機。

缺乏市場調查。哪種水果在短時間內最暢銷?進貨多少比較合適?沒有做市場需求調查,進貨完全靠感覺。

沒有進行聯合。5家公司的本金是2050元,如果提前確定品種和數量,5個公司聯合批發,成本就能夠降低。永康公司向寶康提出聯合采購,以降低采購成本,但被寶康拒絕。

……

分享完後是晚餐時間。學員們依然沈醉在激情飛揚中,顧問組罕有的大力肯定,自己的個人突破,白天經歷中的精彩片段,隨時都會點燃大家的興奮點,現場氣氛熱烈而歡樂。

晚餐過後,學員帶著亢奮的心情回到培訓室,期待另一個精彩訓練。

一踏入培訓室,學員立即感受到培訓室的氣氛不對——“政府”官員們個個神色嚴肅,和下午時的熱情、贊許判若兩人。

培訓開始。“政府”公布晚上的項目——裁員!

“政府”繼續面無表情地公布:每個公司今天要裁掉一名成員,這名成員影響到了公司的發展,拖了公司的後腿。按照末位淘汰原則,這名成員必須離開公司,離開課堂。至於這個成員是誰,各個公司自己決定。

聽完這個消息,全體成員目瞪口呆,剛才沸騰的心情一下就跌到了冰點。

有學員不相信這是真的,還打趣地說,是“政府”和我們開的玩笑吧。

當大家再看看所有教練的表情,終於確認:這不是玩笑,是真的要裁員!

“政府”要求,每個公司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報上被裁人員的名單。顧問組確認後,將上報富康集團管理層,為被裁員的學員辦理離開手續。

剛才還是一起拼殺的兄弟,現在就要生離死別!培訓室裏的空氣沈悶而壓抑。

各個公司的CEO必須做出決定,公司裏誰將成為被淘汰的人。而且CEO還必須對被裁掉的人鄭重宣布:經過公司全體人員決定,你被公司裁員,因為……

對“政府”無情的不理解,對裁掉誰的兩難選擇,對戰友離棄的無奈和傷悲,取代了白天的快樂和興奮。

培訓室裏哭成一團。

最終,我們還是作出了選擇,作出了一個可怕的選擇,把昔日一起笑、一起鬧、一起哭、一起睡、一起吃的,最親密的夥伴給丟棄了。

這一刻,時間凝固了,我們的感情是靜止的,我們不再相信任何人;這一刻,我們為自己個人而生存,不再將感情外露,而是把自己深鎖在那個痛苦的選擇中,深鎖住自己的感情,像冰山一樣封存自我情感。

從此以後,我們就是一個獨行者,一個心靈的獨行者,一個沒感情的機器人。

——學員感想

這是學員們最刻骨銘心的一個晚上。

裁員真實的發生,無情地撞擊學員的心智。很多學員在悲傷中重新認識自己,在痛苦中審視自己和別人的關系。

有學員在總結中寫到:“昨晚,回去以後,我就做了一件事,把自己讓別人覺得不好的缺點及行為寫了下來,壓在枕頭下,每天晚上拿出來,看一遍,看看自己今天改了沒有,給自己定個目標,要在多長時間把它改掉……”

還有學員整晚失眠:“昨晚,我失眠了。為了以後的日子,我一直盤算,我對自己說,要脫胎換骨,使自己成長。”

裁員讓很多學員改變了心智模式,有學員這樣反思:“感覺自己在有生以來都是個‘看客’,像一個觀眾一樣,看著自己的人生,不知道下一幕會發生什麼。只想知道下一幕會怎麼樣,卻沒有想過,自己並不是觀眾,下一幕自己是可以掌握的。我不能再做一個‘看客’,我要導演我的故事……”

市場就是這麼殘酷,總會有出局者。當你跟不上步伐,你縱使有千萬個不願意,也阻擋不了出局的命運。

1天等於1個月。這是顧問組對“百日樹人”培訓的總體概括。裁員的時候,學員們感受到的是一個晚上比一年還要漫長。

增值是一種生活態度

在工業產業鏈中,工廠是生產中心,一邊是原材料的輸入,另一邊是產品的輸出。無論多好的原材料,如果產品不合格,那麼這個工廠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工廠。

顧問組把輸入輸出的原理應用在了學員的身上。

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團隊也是一個產業鏈,每一個人都是產業鏈中的“工廠”。一方面,從別人那裏輸入需求、資源或者要求,另一方面,給他人輸出對方需要的資源或者成果。

團隊產業鏈最終的產品是成果——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成果。

衡量“工廠”是否有價值的標準是:你今天增值了嗎?

你今天增值了嗎?這是“百日樹人”訓練中每天都會問的一句話。

從輸入輸出的角度考慮,顧問組要求學員每天都要思考五個問題:

1誰是我的客戶?
2客戶對我的期望是什麼?
3滿足客戶期望的條件是什麼?
4我是誰的客戶?
5我希望別人為我這個客戶做什麼?

顧問組指出“團隊工廠”最常見的運作模式: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能夠向自己提供最好的,卻很少去要求自己每次都給別人提供最好的。

很多人都會苛求別人的輸出,而很少以較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輸出。這是導致一個人平庸的重要原因,但是很少有人會去進行自我檢視。

只要有團隊合作,只要有客戶,產業鏈的這個流程是千古不變的:自己的輸出就是別人的輸入。

如果“團隊產業鏈”中的“工廠”出現怠工,或者輸出的是不合格的產品,那麼,這個團隊的效率肯定會降低。每一個低效、低品質的輸出,都會影響到團隊的整體效率。

顧問組經常在課堂上強調:與其把註意力放在別人的施予是否公平上,還不如放在自身的能力是否增值上。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的“工廠”做好,讓自己的輸出價值最大化,讓增值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在學員的記錄中,頻繁出現的一個詞就是“增值”,每個學員都會用是否增值來判斷事情和判斷自己的行為。

現在每當做什麼事情,我都會去想什麼是增值的?

這次和姐姐聊天,讓我覺得是最值得的,她對我的一些建議和看法也很喜歡,雙方都有增值。談話過程很開心,使我學習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信息。讓我在春節裏沒有感到空虛和無聊。期待下次和姐姐的談話,想了解更多關於她們公司進展的情況和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後期的管理模式。有時間的話可以研究下整套模式的運作。——一期某學員關於春節假期的感想

由於父母是在河源做生意,所以今年回河源主要的任務,是回去幫忙,為家裏分擔一些事情。在幫忙的過程中,這次感受和之前有所不同,之前去做生意感覺有點不好意思,不願意去做。但這次回家,主動幫忙也不會有不好意思或者不願意做的感覺,更不會出現偷懶的情況。父母說我長大了,懂事了,這是我今年回去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現在不知道怎麼搞的,有一種習慣就是,喜歡去了解一些身邊的企業,它內部的系統問題,系統是否完善、是否有漏洞。比如在當地比較有實力的商場叫“中慶”商場,我發現這家商場的系統出現了問題,因為保安拿公司的商品,像香煙、電飯鍋等值點錢的產品,出來賣給其他的人。通過這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家商場系統一定出現了問題。

今年回家最大的感受是,不像以前那麼的不聽話,現在不用人在身邊盯著也會主動地找一些增值的事情來做。——一期某學員關於春節假期的感想

(《世界工廠的品牌突圍: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經濟出版社作者:金伯揚)

Views: 6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