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從選題上看,這些故事都還較為新穎,但是最重要的是,它們擺脫了早期獨立紀錄片趨向悲觀和低沈的風格。雖然同樣是描述普通人或邊緣人物的故事,但改變了講述故事的基調,以樂觀、明朗的風格為主,講求故事的娛樂性。客觀地說,這種創作方式並沒有超出中央電視台《生活空間》的思路,事實上,國內大多數電視台都能夠制作出同樣選題的作品。
上海紀實頻道的編導王小龍和北京實踐社的負責人羊子都表示,Discovery的這種商業化、娛樂化的紀錄片觀念,與他們心目中擔負著社會責任和藝術理想的紀錄片是有區別的。因此他們認為,Discovery為中國的紀錄片作者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活兒”,但是很難說對中國的紀錄片發展會有多少作用。這種觀念上的沖突表明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新紀錄片傳統仍然保留著強大的影響力。盡管如此,BBC與DISCOVERY對於紀錄片娛樂性的強調的確引起了越來越多紀錄片創作者的重視,這或許向中國獨立制作人指出了一條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傳播渠道方面,對於新獨立影像作品來說,海外電影節過去是,將來仍然是它們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在這一點上不會有什麽變化。當然,之前的獨立影像在海外的傳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中或多或少可能包含著一些意識形態因素,但這並不絕對。近兩年來的許多體制內作品比如《孔雀》、《青紅》、《紅顏》等等,其中相當部分都是過去的“地下導演”的作品,在內容和風格上與之前的獨立影像相比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這些作品參加國際電影節,並沒有因其成了“體制內”作品而被另眼相看,仍然能夠獲獎甚至大獎,可見電影節在總體上對於作品的評價依據主要還是行業標準和慣例。當然,一般來說,電影節普遍容易傾向獎勵那些表現社會和人性黑暗,具有所謂批判“勇氣”的作品,而對中國這樣的具有特殊意識形態特征的國家,這種傾向性可能更加明顯。
近年來海外電視機構對於中國紀錄片的需求似乎有所增長,這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漸上升直接相關,西方人對中國的興趣近年來也在逐漸增強,許多國外片商和制作人越來越關注中國紀錄片,2005年廣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一次就有近300名外國代表參加(基於這些原因,國內有人甚至樂觀地認為,未來5年將是“中國紀錄片年”)。
他們都想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都發生了些什麽,中國人是如何面對這樣一個巨大的轉變的。而且,參加廣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電視台和制片人都表示,他們更喜歡看現代中國變化和發展過程的紀錄片。
這一點可以由DISCOVERY的“新銳導演計劃”得以證實。2004年計劃的主題是“在迅速全球化的時代,富有中國特色的感人的生活故事”,2005年的主題是“在全球化、急速現代化的浪潮下,中國人無論是作為個人或是群體,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所做出的積極回應”。可以發現,兩個主題基本上是一樣的,其核心都在於中國人在面臨全球化、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反應的真實故事,尤其是那些在傳統與現代發生沖突時的故事。有國外制片人表示,中國有很多種文化,山區的、平原的、傳統的、現代的,有豐富的紀錄片資源,當傳統和現代的文化發生“拉鋸戰”時,故事就會很精彩。
當然,也需要看到的是,盡管境外媒體對於中國紀錄片的需求似乎在增長,但是這種需求並不可能是持續性的。另外還應指出的是,外國買家感興趣的並不是中國的紀錄片成片,而更多是對“中國題材”感興趣,因為中國紀錄片在審美趣味、影片長度、敘事方法和技巧等方面都不太符合外國觀眾的欣賞習慣。因此,國外買家往往不願購買成品,更願意“預購”制作方案,利用中國本土的制作人員來完成前期拍攝及初剪,最終剪輯權以及版權都仍然保留在外方手中。從廣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就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中國的紀錄片制作方案大多受到熱捧,而成品則有些受冷落。這種“外包”的方式一方面的確為中國培養了新的紀錄片人才,但另一方面對於中國紀錄片市場的發展卻並沒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由民間社團組織的各種影像觀摩及展映活動在一定時間內還會持續,因為盜版涉及的大多是已經公開發行並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品,隨著DV時代的來臨,每年都會湧現出大量的新人新作,這些作品在進入市場化軌道之前需要有自己的展示和流通渠道。
紀錄片的國內電視播映方面,目前來看前景並不樂觀。正如前面提到的,國內電視台外購紀錄片(不論是否獨立制作,對其它台制作的節目一樣)的價格低得驚人。據稱目前在中國能接受每分鐘100元價格的電視台不超過5個。國內電視台所攝紀錄片平均制作成本約為每集(30分鐘)五六萬元,而這五六萬元成本的片子若提供給其它電視台播出,每次每集售價僅有兩三千元。更離奇的是,有的代理公司甚至以100元的價格出售30分鐘的獨立紀錄片,其解釋是有得賣總比一點沒有強。這種嚴重背離市場規律的現象有復雜的原因。一方面是紀錄片的播映平台基本被各級各地電視台壟斷,制作方基本沒有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大多數獨立制作紀錄片的質量的確不高,而且其類型(寫實紀錄片)也在“先天”上缺乏收視潛力。此外,目前中國紀錄片也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和流通系統。如果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不解決,中國獨立紀錄片難有發展。
隨著DV的普及,現在中國的獨立影像制作人群已經非常多元化了。越來越多行業外的人員進入到了影像制作當中,特別是大量的青年學生成為制作主體,而國際交流的渠道也越來越豐富,新舊媒體的展示空間越來越多樣。一方面,社會應該從投資、生產、發行、播映、政策和輿論各個方面,積極引導民間影像保持民間的多樣性、生動性、豐富性;另一方面也逐漸形成相對主流的價值觀念、文化觀念和藝術觀念,既通過獨立影像培養更多的影視創作專業人員,也通過民間影像,記錄當代中國豐富復雜的社會變化,用影像見證我們所經歷的歷史和現實。(愛思想網站 2015-12-2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