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世聯:全球文化管理—概念選擇與權力競爭(19)

所以,“全球現代化”理論需要兩個層次的概念運作:首先是用“多重現代性”來克服經典現代化理論的西化主張,其次是不能把“多重現代性”激進化為非西方化。推演到文化上,就是既不能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文化帝國主義,也不能把文化全球化看僅僅是平等的文化交流。

首先,文化的重要性是有限的,而且有關文化的討論必須根據世界經濟和政治關係來情境化。比如文化霸權的概念對多重現代性的討論是重要,“然而,甚至這種文化霸權也遠非完全的,不僅因為它受到替代性的文化價值、信息和觀點的挑戰,而且因為它受到來自內部的批評;現代性的矛盾特征、它的批評性自我意識和民主的公共討論的性質與最強大的國家的意識形態灌輸相反。全球化有利於全球控制,但與此同時助長了全球反抗,以及在西方國家自身內部的自我批評和抗議運動。”[69]

其次,必須把趨同與差異之間不可避免的辯證關係問題化。一般地說,趨同論的主要根據是現代化的制度安排,而差異論的理由更多是鮮活的經驗和現代性的文化表達。趨同與差異之間的辯證關係,也就是制度與文化的辯證關係。現代化的結構方面的特點是,它與西方文化的深刻變遷(即西方現代文化)而不是與西方文化的傳統緊密聯系,因此,它可能被有明確界限的非西方文化通過創造性的過程發生或被采納,非西方的現代化不可能與其文化前提相分離。“現代化有著不可避免、不可抵制的後果,但另一方面,存在領導者、精英和集體運動對所輸入的源自西方的現代文明的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持續選擇、再解釋和重新表述,這樣會帶來創新,並對西方現代性方案表現出矛盾的態度:既要模仿它,也要反駁它。對於同樣的問題給出不同的反應,並且設計出不同的策略來處理現代化的結構性問題,……從前現代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成功變遷包含著一國人民從他們特定的文化(既傳統又現代的文化)中發現資源,以采取新的做法。”[70]

第三,在趨同論與差異論之間,應當有一種“轉型論”(transformationalist)的視角,這種視角把全球化構思為一個擁有多重原因的多面向的過程,強調個體、群體、社區、國家、國際組織和跨國行動者之間的關係網絡的出現,強調不同文化變化的自主性、本土性,而不只是全球社會的“麥當勞化”、“可口可樂化”。馬蒂內利的觀點是:“我持有大部分轉型論者的觀點。我傾向於遠離極端,但是同它與過去的連續性相比,我更重視現象的新穎性。我認為全球化是一個多面向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過程,並且我強調文化的異質性和混雜性。我將全球化視為一個開放的過程,和任何重大的社會轉型一樣,它約束著行動,重新分配成本和收益,並且重塑不平等和機會的模式,但是根據結構約束、個體決定和集體行動,它對於人們的凈結果是不同的。”“全球化並不是以線性和統一的方式進行,而是伴有加速和減速,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以不同的進行,特定方面比其他方面更為迅速;它引起了機構以及個體和集體的極為不同的反應;它激發了相反的反應,例如,地方根源的重新發現以及種族和宗教認同的加強。”[71]

以“轉型論”來克服“趨同論”與“差異論”兩個極端,與上文所介紹的約翰·湯林森的思路相似:必須將文化帝國主義問題做一個概念化的位移,即將之由“空間”論述轉為“時間”論述,也就是從地理范疇(外來與本土)轉入歷史范疇(傳統與現代)。但也正如上述,“轉型論”蘊涵著西方是非西方文化轉型的目標或理想的“西方中心論”,因此在承認它具有克服“趨同論”與“差異論”僵硬對立的同時,我們更應當強調非西方文化“轉型”的歷史脈落和自主創造,而把西方文化視為“轉型”的外在影響因素和干預壓力。這就是非西方文化的自主性問題。重要的是,這種具有自主性的“轉型”總貫穿著趨同與差異兩種趨勢或力量的衝突和鬥爭。印度人類學家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指出:“文化的全球化並不等於文化的同質化,但是全球化使用了不少同質化手段(武器、廣告技術、語言霸權和服裝款式),它們深深地介入到區域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經濟之中,只是在國家主權、企業的自由經營和原教旨主義之間的異質對話中它們才會遭到遣返。國家在這種對話中發揮著微妙的作用:過分向全球流動開放,民族國家就會受到內部反抗的威脅——中國綜合癥;但如果過分封閉,像緬甸、阿爾巴尼亞和北朝鮮這樣的國家,就會這樣那樣的方式從國際舞臺上消失。”[72]轉型和自主性絕不意味著拒絕開放,而且也要承認轉型具有趨同的一面。進而,對於這種轉型中的趨同,我們也要注意整體與個體的差異。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干(Emile Durkheim,一譯迪爾凱姆)早就指出:“盡管不同社會在不斷趨於相似,但這不等於說個人也是如此。一般來說,盡管今天法國人和英國人之間的距離縮小了,但法國人本身的差別卻比以前大了許多。

[69][意]艾伯特·馬蒂內利:《全球現代化——重思現代性事業》(2005),李國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191—192頁。

 [70]同上書中譯本前言,第3—4頁。

 [71]同上書,第169、170頁。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