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靈《中衛文化縱橫》文化概論(14)

大年初七當地稱作“人七日”。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以歲後第七日為人日。漢東方朔《占書》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漢、魏以後,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蔔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到了唐代,民間仍相當重視人日節。高適的《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感懷之句,證明唐代的人日節,已不僅僅專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層思親念友的氣氛。時至今日,也有在外的遊子在年前回家,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按當地民俗,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下午一般吃長面,也叫拉魂面,意即過年時人都走東串西,心都野了,通過吃拉魂面把心收回來,準備春耕生產;晚上到城隍廟叫魂,說是人的魂被城隍傳去,初七才放回來。人們手點香表到城隍廟拜過城隍爺,然後往回走,邊走邊喊自己或是家里人的名字“XXX——回來了嗎?”同時回應“回來了——”一直叫到家為止。不少寺廟還舉辦順星活動,善男信女將自己的生辰八字用紙寫好,貼在面做的小燈盞上,供在神靈牌位前,跪經祈禱。僧道手執寶劍,誦經念咒。這一遺風,據說是來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禳星踏斗”,祈禱少災無難。

正月十五處於過年娛樂的高潮。從正月十四日起,連續三天立燈架,耍社火。燈架為牌坊式,市區槐樹巷還立塔燈。燈面繪制神佛及《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故事。燃燈使用香油或蠟燭,全由各商號攤派。槐樹巷口還有地藏寺僧人制作的冰雕觀音和獅子,里面點燈,外面用彩紙貼面,十分好看,不少人還敲鐘化布施。在一些街口巷道還立有泥塑判官、秦檜夫婦下跪像。泥像腹空,點燃煙煤,七竅相通,冒火出煙。這一形式既表現了陰曹地府的判官公正無私,也表明人們愛憎分明、痛恨奸臣。社火隊多以行業、幫會、宗族組織,各廟會有自己的龍燈、獅子。舞龍講究花樣,耍獅得論上了多少張桌子,踩高蹺非得有撲魚跌叉等高難度動作。正月十五晚夕在社火場上打鐵花,即用火爐將鐵塊化成鐵水,用板子向空中打開,金花銀星頓時飛舞,舞龍的人脫光膀子,連跑帶跳,人們盡興而樂。當時,鄉下人進城看社火,大姑娘小媳婦上街觀花燈,青年男女燈下相人,平時極少出門的年輕女人,難得元宵節這兩天方可在眾人之前露面。時下,由政府組織舉辦大型民俗社火展演比賽、花燈展覽、風味美食節、焰火晚會等活動。

正月二十三民諺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疳”。這天黃昏,家家門前堆放柴火,加放麩子、顆子鹽、五谷雜糧,點燃後劈劈啪啪,火苗旺盛,大人小孩從火堆上反復跳過,嬉笑耍鬧。火熄後,灰燼用鍬撒向空中,火星飛舞,近似禮花。同時,撒灰的人叫道“今年的麥子好嗎?”眾人附和:“好一”撒灰的人叫道“今年的豌豆飽嗎?”眾人附和:“飽一”撒灰的人叫道:“今年的稻子收了嗎?”眾人答:“收了。”火星揚得越花,大家興致越高,祈盼新的一年財源茂盛,五谷豐登。民間相傳,每到過年,各種神明來人間享受煙火,妖魔鬼怪就不敢來行惡。據說,玉皇大帝聽信了“中衛人好告狀、愛逛街”的讒言後,索性命令火神爺於正月二十三日這天下凡火燒這塊蠻荒之地。火神爺善良,面對如此人命關天的大事絲毫不敢馬虎,便化作一乞丐下凡暗訪,竟然被淳樸敦厚善良的中衛民風所感動,於是就給人們支了招,說是在正月二十三日的晚上,家家戶戶在門外放火,並佐以麩子、鹽巴,使之劈啪作響,然後從火堆上跳來跳去。此法很靈,終於瞞過了玉皇大帝,從而保住了一方百姓的性命,自此留下了“燎疳”習俗。中衛人講究燎疳,本意在於驅晦氣、圖吉利。正月二十三日一過,年事才算忙完,人們便又忙於春耕生產。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此外,還有法圖麥節、登霄夜、阿舒拉日等。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以伊斯蘭教的教歷來計算,並富有文化內涵。中衛地區的回族亦不例外,也都要過這些節日。除過自己的節日外,中衛回民還與本地漢民一道過元旦、春節、中秋節,但不貼對聯,不叩頭拜年,不講究給小孩“壓歲錢”。

開齋節波斯語稱“肉孜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時間在伊斯蘭歷10月1日。每年的伊斯蘭歷9月,是回族的齋月。相傳,在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9月,真主開始把《古蘭經》的內容降示給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按伊斯蘭教法規定,成年男女穆斯林在9月封齋1個月。然而,長途旅行者、孕婦、產婦及哺乳期、月經期的婦女和老弱病殘等可以不必齋戒。

穆斯林不論貴賤貧富都要齋戒。在東方發白之前要吃飽喝足,如果有人起得晚了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在齋月里不議論他人,不干損人利己的事。通過齋戒,一來體驗饑餓和干渴的痛苦,使意志得到鍛煉,以便在遇到艱難困苦環境時可以忍受和堅持;二來在於規引人們多做好事善事,廣為施舍,接濟窮人,養成堅韌、剛強、廉潔的美德。

齋月的第27天是“蓋德爾夜”,俗稱“坐夜”,整夜不眠,通宵達旦。“蓋德爾”是阿拉伯語音譯,即“前定”“高貴”之意。正是此夜,安拉開始向先知穆罕默德頒降示《古蘭經》,若在這一夜做一件好事勝過平時一千個月所做的好事。因此,有人會做些可口開齋飯,特意送到清真寺讓大夥兒吃,有的還請一些人到家里吃開齋飯。飯後,有的到清真寺贊聖誦經,直至第二天封齋。


齋戒期滿,就是開齋節。早晨起來,要打掃院落、廁所巷道,使之保持清潔。成年人洗大凈,換上新衣服,婦女於八點鐘以後在家準備節日食品,男人則會集到清真寺。在未舉行節日會禮前,舍散“菲圖爾”錢,也稱“開齋捐”。當阿訇宣布會禮開始,眾人便進行叩拜。會禮結束後,眾人先向阿訇致“色倆目”,再互致“色倆目”,意味齋月里齋封得好,節日愉快。然後,由阿訇帶領遊墳、誦《古蘭經》部分章節。之後,恭賀節日,訪親探友,相互饋贈節日食品。節日之中,家家戶戶炸油香、做涼粉等,感謝真主百恩,鄰居、親朋好友互相拜訪,女婿還要帶上禮品給嶽父嶽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趕早,否則被認為不誠心。回族有俗語初一初二拜節,初三初四拜鱉。”
 

古爾邦節俗稱宰牲節,亦叫獻牲節、忠孝節,在開齋節過後70天舉行。

回族為什麽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相傳,伊斯蘭教先知易蔔拉欣,一天夜里夢見安拉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對安拉的虔誠。於是,易蔔拉欣便把刀磨得特別鋒利。當伊斯瑪儀側臥後,易蔔拉欣準備宰殺。這時,真主派天使背來一只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易蔔拉欣一刀下去將羊宰倒了。後來,穆罕默德就把伊斯蘭歷12月10日定為宰牲節。這便是古爾邦節的來歷。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