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016年9月23日, 證監會核準了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 成為第二支上市的重量級新聞生產的” 國家隊” 。在新華網的贏利結構中, 網絡廣告業務、信息服務業務收入曾占70%以上。但至2014年度, 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增速卻在下滑, 從58.67%的增長率下降至20.06%—這一年正是微信崛起之時。與此同時, 則是其信息服務業務營業收入大幅上升為81.49%, 其中, 大數據智能分析服務收入在2014年增幅較大, 其目標客戶主要集中在中央國家機關, 新聞主管部門, 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地市級以上黨政部門等, 因此其扮演的主要角色仍然是國家體製內部的信息服務。
從2016年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年度報告看, 其營業收入達13.6億, 比上市前的2015年增加36%。其中網絡廣告業務同比增加32%, 信息服務業務同比增加39%, 增加最快的是移動互聯網業務, 同比增長60%。互聯網業務主要體現在:” 以創客孵化教育系統為核心, 為地方政府提供創業孵化與創新人才整體解決方案的業務發展迅速, 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以‘溯源中國’為核心的移動信息化業務步入快速發展, 充分發揮公司總部與分公司’前店後廠’作用, 與地方區域特色有機結合, 建立了面向政府部門的區域農業信息化監管平臺。” 2016年4月14日, 新華網創客孵化教育系統啟動儀式暨創客大學項目開學典禮在京舉行, “ 該項目推出至今, 已獲得相關部委的好評, 並受到各地方政府、職業院校、產業園區以及眾多企業的大力支持” 。” 溯源中國” 則是新華網與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聯合主辦的食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
從業績的角度看,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的表現是比較好的。但是, 從新聞生產的角度看, 上市及其贏利模式並沒有直接而顯著地對” 國際影響的一流新聞網站” 做出貢獻。但是新華網在新聞生產製度的改革中, 對市場設置了防火墻。根據調研, 2016年7月起, 新華通訊社實現國內分社采編、經營兩分開的垂直管理模式。各個分社的主要采編任務依然歸屬各分社, 網站建設的投入與管理歸屬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 市場經營的任務也不再交付各分社自營。這一方面從內容生產層面上杜絕屢禁不止的尋租現象, 杜絕新聞腐敗;但另一方面, 公司的營運壓力也相對升高, 其贏利模式需要更多依靠為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平臺而獲得。
政府通過購買服務而形成公共服務民營化, 這正在成為改革趨勢, 也構成一個巨大的內部市場。” 智慧城市” 項目正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展開, 它既是BAT的主攻目標, 也是上市後主流媒體公司希望分肥的領域。在廣電改革中被寄予厚望的” 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 也把” 智慧城市” 服務作為贏利的希望, 尤其在2016年廣電行業面臨” 斷崖式下跌” 的危機情形下更是如此。我們在調研中發現, 無論是廣電還是電信, 在今天的市場格局下都淪為替BAT打工的” 管道工” 。這里只希望指出, 即便是在爭取” 智慧城市” 的市場份額中, 國字號的主流媒體公司並不具有優勢市場地位。那麽, 希望以市場來反饋主流媒體新聞生產的可能性何在?通過市場逼迫主流媒體公司在技術層面上與BAT比拼, 難道不是一場舍本逐末注定要失敗的陣地戰嗎?
上述表明, 主流媒體” 國家隊” 在資本市場上市後, 與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之間的關係並不自明。作為政治基礎的新聞業, 與作為市場和信息服務的傳播業, 兩者之間存在強大的張力和錯位。以傳統廣告市場來” 養” 新聞的這一做法因為新媒體平臺的霸權而無以為繼, 而那些通過轉型成為新媒體技術服務的公司同樣存在著抽空新聞業之政治性基礎的危險。
五、新媒體時代的” 未來考古”
21世紀, 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世界。但是, 從另一個角度看, 也正是世界的改變本身,呼喚了社交媒體的出現。作為對全球化導致的“去地域化” 過程的反向潮流, 社交媒體所建構的虛擬社區體現的,其實是人類社會對社群的需求。今天, 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移民和流動人口的” 去地域化” , 以及與此相伴隨的城市化過程, 鄉村社區的消失, 城鄉關係的重構, 難民潮和恐怖主義的興起, 都在導致世界範圍內大規模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產生, 這些都是新媒體環境下社交網絡興起的動因和沃土。
但是, 當網絡社交媒體構建的是單一認同的” 社群” 時, 往往又正是現實危機的新起點。對於這一相輔相成、互相轉化的過程, 需要新的思考。汪暉指出:
不是族群或宗教差異, 而是促成認同的多面性或多元認同,向單一認同轉變的力量 (例如將宗教信仰和族群認同視為唯一的身份標記, 進而在不同的方向上產生出人為界定的” 我們” 與” 你們” ) , 即讓差異向沖突性方向轉化的要素, 才是沖突的催化劑和社會基礎。(原题《新媒体时代的“未来考古” —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传媒变革》,原刊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见:2021-07-26爱思想 )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