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震 鍾芝紅《無器官身體:論德勒茲身體美學的生成》(13)

第四,這里可以附帶說明的是,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並非等同於莫里斯·梅洛 - 龐蒂身體現象學意義上的“肉”。

按照梅洛 - 龐蒂的看法,世間萬物都與身體同質,表明一切都源於“世界之肉”的綻裂。我們在感受身體與世界交織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超越身體的問題:“在全部哲學之前,知覺信念被證實與一種混亂的整體打交道,在此全部事物是一個整體:身體和精神,還有知覺信念所呼喚的世界。”(25)

既然把一切納入整體思考,而非單純從唯我的身體出發,就應該有一種更基本更原始的力量,於是梅洛 - 龐蒂提出了“肉”。這是某種最核心最基礎的元素,因而也是某種具有普遍性的東西。

他堅持這一概念的原創性質:“我們所謂的肉,這一內在地精心制作成的團塊,在任何哲學中都沒有其名。作為客體與主體的中間,它並不是存在的原
子,不是處在某一獨特地方和時刻的堅硬自在……必須把它看作是元素,在某種方式上是一般存在的具體像征。(26)


他力圖表明,肉不是兩個實體的聯合或複合,而是一種可以通過自身獲得思考的元素。他界定“肉”就像界定金木水火土一樣,不表現為某種一成不變的實體,而是一種元素,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這種肉質元素也正是世界多樣性生成的原因。

他認為在自身、他人、語言乃至世界中,它們都擁有同質化的“肉”。借助於“肉”這一隱喻性的概念,感性獲得了存在論性質的地位。在梅洛 - 龐蒂那里,肉是感覺的代名詞,但這里的肉或感覺並非是指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感官感覺,而是身體與世界相互交織當中,被設定進而被體現出來的感性的存在。

也就是說,感覺在身體與世界中同時誕生,身體與世界相互關聯中的肉體本質就是感覺,因而
是一種超越人類意義上、普遍存在的感覺。繪畫藝術就是能夠體現這種意義上的感覺的可見者,就像梅洛 -龐蒂自己所說的:“出現了一種派生力量的可見者,它是原初力量的可見者的肉體本質或畫像。”(27) 簡言之,繪畫的對象是超越人類層面上的普遍存在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肉。


相比之下,德勒茲在評析培根畫作時雖然也曾提到“肉”,例如說肉是培根憐憫的最高的和唯一的對象,但德勒茲並不認為肉就是感覺。在德勒茲看來,肉體能否承載感知與感受,能否構成感覺的存在,本身是一個疑問。他認為,肉是感覺的存在的揭示者,而且,作為揭示者的肉會消失在被揭示物當中,也就是消失在感覺組合體之中。

(25)(26)[ 法] 莫裏斯·梅洛- 龐蒂:《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羅國祥譯,商務印書館,2008 年版,第92 頁,第193 頁。
(27)[ 法] 莫裏斯·梅洛- 龐蒂:《眼與心》,楊大春譯,商務印書館,2007 年版,第121 頁。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