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從柏格森論「不可共量」的觀念談人論》(13)

本文藉由 呈現 和 探討柏格森 論述 內在與外在不可 共量的 觀點 反 思 人 論 。科學實證主義 的規則 長期 以來 主掌 著 知識界 人 普遍 以柏格森所稱的「量性」的外在世界以及智性所建構出來的準則來衡量自己、衡量 他 人。 人類的知識大廈已經習於從觀察量性的世界 尋求建造 規則,如今 腦 科學在高度精密的儀器 之發展和 協助下信誓旦旦地 描繪 人類圖像 、定義人的本質, 使 「人是什麼?」 成為全然攤在手術台上 以 及 置 於 磁核 共振成像( MRI)或神經顯影 MEG)等儀器 中 可 以 回答 的 問題 。 人 並且使用各種方式製造自己,如同製造充斥於市場的各種 產品 。柏格森的意識和延持(時間)理論 所 描繪 的是 另一種人觀和世界觀的典範,這個 典範告訴我們,意識中的延持是 人 之所是的重要依據以及重要線索 。那 是 內在的 質的範疇,與 外在 可以量度、複製的量的世界不可 共量 。 因此 不應該也無法 使 用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 以及種種政治制度和法律規範來定義人的本質以及人的價值。要回答「 人是什麼 ?」必須同時注重 對人所具的 量與質的 範疇之 認識, 論及 人的價值則更是在於 看重內在的質之優,而不是外在的量 之 表現 。 柏格森的觀點提供 我們 可以論述及追尋存在意義的人論 ,在認知 神經 科學掛帥的時代更顯為重要 。

7 見Henri Bergson,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trans. by R. Ashley Audar/Cloudesley Brereton, London: Macmillan, 1935. 亦參 ‘6. The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in: Leonard Lawlor and Valentine Moulard Leonard, "Henri Bergs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3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URL = a href="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3/entries/bergson/">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3/entries/bergson/

 

然而我們也當重視,柏格森之所以大費周章寫 下 許多本 的 論述,對西方哲學傳統的各種典範予以批判,是因為他已經站在接受 、 以及了解他當代的科學研究之立場,重新反思形上學的論題,以及對於人是甚麼,追根究柢地認識。

因此,柏格森所提供給我們的是跨學科研究以及對話的典範, 他 面對的是理性思潮主宰的現代,因此他 從對各方理論深入了解,提出 力抗 以 量性以及與之相關的智性 為至高 準則 之觀點 。我們所面對的是多元對話的後現代,因此,讓理性、智性、信仰各方有更多互相對話、了解的機會, 以更為整全地描繪人論,這 是我們如今當致力從事的。柏格森的理論更多的是提醒從事神學研究的學者,需要注重跨學科的研究與對話,並 在多元對話之時, 神學者 可以持有的理論立場。 

3 柏格森用音樂做比喻,每一個延持是許多異質的圖像之互滲或融合,如同音樂的合音是由幾個單音符所構成。我們所聽到的那一個合音,若停止其中一個單音,就會有不同的音響產生。但是,雖然呈現的是一個合音,單音符彼此之間卻是異質的,也是保持獨立的,同時在那裏,於不同的意識當下,其中幾個圖像產生互滲、互融。

 

參考

文獻

林宏濤(譯)(2007)。《 上帝的語言》。 台北:啟示。( Francis S. Collins 2006

魏育青等譯 2014)。《 哲學人類學》。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 Max Scheler1928 。

Augustinus, 2000)). Bekenntnisse. Stuttgart: Reclam.

Bergson, 1910)).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n LTD.

Bergson, 1911a)). Creative Evolution.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Bergson, 1911b)). Matter and Memory. London: Swan Sonnenschein.

Bergson, 1912)).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York London: G. P. Putnam’s Sons.

Bergson, 1919)). Materie und Gedächtnis. Jena, Germany: Eugen Diederichs. Retrieved from: http://gutenberg.spiegel.de/buch/materie-und-gedachtnis-7631/5

Bergson, 1935)).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London: Macmillan.

Kierkeggard, 2003)). Abschließende Unwissenschaftliche Nachschrift zu den philosophischen Brocken Bd 1. Simmerath, Germany: Grevenberg.

Lawlor, L., Leonard,V. M. 2013)). “ ‘Henri Bergson, 6. The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6.5.1. http://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3/entries/Bergson/

Likkonen, P. 2015)). “Henri-Louis Bergson”. 2016.5.1. 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biography/Bergson.html

Frenz, 1969)). Nobel Lectures, Literature 1901-1967. Amsterdam: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Retrieved from: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27/be...

Pogson, F. 1910)). Translator’s Preface. In Bergson, H.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n LTD.

Scheler, 1947)). Die Stellung des Menschen im Kosmos. München, Germany: Nymphenburger Verlagshandlung.

Schwab, P.((2012)). Der Rückstoß der Methode: Kierkegaard und die indirekte Mitteilung, Berlin: de Gruyter.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