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瑜:祖先記憶、家園像徵與族群歷史(13)

類似的表述如賀椿壽《古碑保障說》曰:“余竊嘆槐樹之古跡,其關乎民族紀念,以保障我邑人者,甚重且巨。”柳容《增廣山右洪洞大槐樹誌序》感嘆:“於戲!現值大同世界,一本散為萬殊,四海皆是同胞。民族合群,共同奮鬥,異族罔敢侵略,同種日躋富強。遐邇交稱曰:古大槐樹關係種族,楊國爭光,晉乘生色。”大槐樹已經不再只是山西移民的家園象征,而成為在現代化進程中凝聚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它的意義被提升到團結民族、抵禦外侮的高度,成為現代民族主義話語(nationalist discourse)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此,當時已有人指出:

 

何今之族姓,其上世可考者,尚有千百戶之裔;其不可考者,每日遷自洪洞,絕少稱舊日土著及明初軍士。蓋自魏晉以來,取士競尚門戶,譜牒繁興,不惜互相攀附,故雖徙居南方,其風未泯。而中原大地,則以異類逼處,華族衰微,中更元明末世,播竄流離,族譜俱附兵燹。直至清代中葉,戶口漸繁,人始講敬宗收族之誼,而傳世已遠,祖宗淵源名字多已湮沒,獨有洪洞遷民之說,尚熟於人口,遂至上世莫考者,無論為土著,為軍籍,概曰遷自洪洞焉。(46)

 

盡管曹樹基已對這種比附是否可以存在於土著多或土客參半的地方提出有力的質疑,但是這里還是可能有比較複雜的因素,比如“上世莫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即使在土著或從他地來的移民之中,經歷時間等等變化,本來可考的家世也可能變得不可考了,這就有了一個選擇祖先故鄉的問題,所以我們見到說自己祖先來自洪洞的家譜、碑記等等並非同一個時期的。再如,即使以縣為單位,土著或從他地來的移民占到一半或以上,但如果來自洪洞或自認為來自洪洞的移民在一個村、社、屯、里之中占了絕大多數,其影響是會很大的,是會超過他們所居住的那個空間界線的。還有的假設就是我們所論及的洪洞大槐樹等傳說的力量,這個家園象征可以使人數不占優勢的族群具有極大的精神優勢。 

另外有個說法也引起筆者的極大興趣。在今天東北的許多地方,凡晚清、民國時自山東遷來的移民,即“闖關東”的山東人,都自稱祖籍“小雲南”或“山東小雲南”,甚至在某些族譜中記為“山東小雲南大榆樹”,小腳趾也是復形。據學者考證,明初傅友德、沐英率軍征雲南,後其中本來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軍戶轉駐山東各衛所,主要是駐雲南烏撒衛屯田的軍戶,隨徐輝祖遷至山東鰲山衛,一次即達7萬人。這些人往往在雲南娶妻生子,故以雲南為祖籍。在今山東即墨的多數家譜中,多提祖籍為“雲南烏沙衛大槐樹”或“槐樹溝”、“大槐樹里頭”等。(47) 顯然,山東、小雲南、大槐樹等地名是在移民的不同時期疊加進來的,是民眾歷史記憶的典型表現。因此,大槐樹已經成為許多祖籍不同的移民的共同象征,而不為山西洪洞移民所特有;同時,這個象征可能的確與前面所說的衛所軍戶移民有很大關係。對於闖關東的山東人來說,不存在特別嚴重的移民與土著的緊張關係,因此並不需要強調來自山西洪洞,只用大槐樹作為祖籍象征就夠了。

(46) 鄒古愚修,鄒鵠纂:民國(1934)《獲嘉縣誌》卷8《氏族》。

(47) 參見譚雨明:《小雲南與明清移民》,《尋根》2003年第5期。

 

Views: 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