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具有使我成為我的經驗?作者認為,在意識性狀態下,這種經驗經常發生。例如我從朋友的家回到自己的家,我會強烈地感到,這是我的家,我是這個家的主人,這時我就會產生使我成為我的經驗。領到我的薪水,開著我的汽車,帶著我的妻子和孩子,回到我的故鄉,去看望我的父親、母親,這些都會產生使我成為我的經驗。 

7 動物是否具有心智。如果所有的心智都是一個精神的或心智的實體, 如果心智是不可毀滅的,那麽動物也應該擁有心智,每一個動物也都會擁有一個不朽的靈魂。笛卡爾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物似乎沒有心智。他指出人類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語言的使用。因此,能夠用語言表達思想和感受的人類擁有心智;對於動物來說,語言的缺失使他們無法提供擁有思想和感受的證據。但是我們有時會明顯發現某些動物因受傷而發出疼痛的吼叫,這似乎表明動物是有思想和感受的。但笛卡爾認為這只是幻覺。按照笛卡爾的理解,可以做如下解釋:對於人類來說,身體不具意識。不朽的靈魂只是附著在身體之上,那就是意識。但是對於動物來說,它只有身體,身體上沒有附著靈魂。因此動物沒有靈魂。這種解釋是否正確?動物到底有沒有心智?仍然是當代心智哲學探討的一個問題。 

 

為了對該問題做出更好的解釋,我們首先必須搞清心智的本質。精神分子論認為,心智的本質並不是傳統觀念所認為的非物質實體例如靈魂,而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實體——精神分子。由於心智的本質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實體,所以它是有生命的,它既可以被大腦產生,也可以衰老、解體和消亡。傳統觀念認為靈魂不可毀滅、永恒不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 

按照笛卡爾的解釋,人類的身體不具有意識,只是因為不朽的靈魂附著在身體之上,才產生了意識。動物的身體上沒有附著靈魂,所以動物沒有意識。作者認為,笛卡爾的解釋是不正確的,因為靈魂或者更確切地說意識,並不是一個與身體無關的獨立存在物,它就產生於高級動物的身體如大腦,它是腦的功能,並非來自於外部。人類之所以具有意識,並不是因為“不朽的靈魂附著在身體之上”,而是因為人體中的高級物質結構——大腦產生了意識這種高級功能。也就是說,意識產生於人體自身,意識是大腦的功能或屬性,並非是來自外部的靈魂。 


經過哲學家、心理學家,特別是科學家們的長期探索終於發現:意識的出現與進化中的哺乳動物的大腦新皮層(即大腦皮層)相關。[19]這就是說,意識產生於大腦皮層,它是大腦皮層的一種功能。科學已經證明,意識產生於哺乳動物的大腦皮層,這樣動物是否具有意識的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了。人類的大腦皮層進化得最成熟、最發達,結構也最複雜、最高級,所以人類具有意識。一些比較高級的哺乳動物如黑猩猩,它們的腦中也進化出了比較發達的大腦皮層,所以這些動物的腦也有可能產生出意識,也就是說它們也有可能具有意識。雖然這些動物有可能具有意識,但由於它們的大腦皮層遠不如人類的大腦皮層發達、成熟,所以它們的意識還比較簡單、稚嫩。低級動物或者沒有腦,或者只有比較簡單的腦,由於它們還沒有進化出大腦皮層,或者大腦皮層尚不夠發達,所以它們很難具有意識。
 

上面我們探討了動物的意識問題,下面我們再來探討動物的心智問題。在本文的第一節,我們對心智和意識分別進行了定義,我們認為心智是大腦認知的產物,而意識則是大腦認知活動中的一種“高級境界”。由於意識是大腦認知活動的一種“高級境界”,所以有意識的動物一定具有心智,例如人類與黑猩猩。低級動物雖然沒有意識,但由於它們的腦或神經結構也能夠接受外部事物的信息,並通過一定的方式記憶、存儲信息,所以它們也應該具有簡單、低級的“心智”,當然這種“心智”與人類的心智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例如渦蟲是一種低級動物,美國密執安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麥克內爾通過渦蟲避光實驗發現,渦蟲經過避光學習後能夠產生一種化學物質記憶學習的結果,而這些化學物質就存儲在渦蟲的腦和全身細胞中。[20 ] 渦蟲避光實驗說明,即使是低級動物也有可能產生“心智”,只不過這種“心智”極其簡單、低級。  

我們可以把上面的答案作一個簡單的梳理:人類擁有複雜而又高級的大腦和大腦皮層,能夠對客體和主體進行認知,所以人類不僅具有心智,而且還具有意識;比較高級的動物擁有比較高級、比較複雜的大腦和大腦皮層,它們也能夠對客體和主體進行認知,所以它們也具有比人類低級的心智和意識;低級動物或者腦結構比較簡單,或者只有簡單的神經結構,它們能夠接受、存儲客體的信息,所以它們也可以具有簡單、低級的“心智”,但不具有意識。 


8 睡眠問題。
這一問題是指,如果心智是有意識的,如果意識是心智的本質,那麽可以推出,如果沒有意識就沒有心智。笛卡爾的理論認為,如果我停止了意識,那麽我就停止了存在。我們該如何解釋人類通常在無意識情況下依然存在著這一事實?例如,人處於睡眠狀態。
 

我們首先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心智是有意識的,如果意識是心智的本質,那麽可以推出,如果沒有意識就沒有心智。” 長期以來,由於對心智、意識這兩個概念缺乏準確的認識,所以人們很容易對二者的關係產生誤解。我們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經對心智和意識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定義,心智或精神的定義是:精神是大腦思維的產物,是大腦對客體與主體進行感知、認識以及反應的結果。而意識的定義則是:意識是腦在認識過程中所達到的一種高級境界,意識是主體對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與覺悟。根據二者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心智或精神是大腦的產物,它是客觀實在的實體,它產生之後就存在於大腦之中;而意識則是大腦的一種高級功能或屬性,它雖然能夠對心智或精神產生重要影響,但心智或精神一旦產生之後,即使沒有意識,它們依然能夠存在,所以很難得出意識是心智的本質的結論,也無法得出沒有意識就沒有心智的結論。 

下面我們再討論意識與存在的關係。笛卡爾的理論認為,“如果我停止了意識,那麽我就停止了存在。” 作者認為,笛卡爾的這個理論也是不正確的,因為在人腦中不僅存在著意識,而且還存在著潛意識和無意識。在潛意識和無意識狀態下,人仍然是存在的,所以意識並不能完全決定人的存在與否。例如人處於睡眠狀態的時候,雖然主體的我“休眠”了,意識也停止了,但大腦的活動並沒有完全停止,大腦由意識狀態轉化為潛意識狀態。在潛意識狀態中,人腦中的那個精神的“我”即“自我”仍然存在,仍然在主宰著大腦和我們的身體,所以即使在意識停止的時候人依然存在。例如人在睡眠時會做夢,人在夢中還會進行“潛思維”,並產生“潛精神”、“潛記憶”、“潛感情”和“潛行為”等。這些都說明,即使意識停止了,但人並沒有停止存在。

Views: 8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