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消費、娛樂、擺設 (二)

【用餐

因此,當我們看到電視廣告在吹噓一種叫“一滴蜜”的餅幹時,我們知道,它的觀眾無疑或是下層社會的人們或是所有階層的孩子。我們知道,關於吃喝與社會等級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做得還很不夠。其中戴安·約翰遜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專家,她最近在《紐約書評》上評論了二十四本菜譜和一些關於食品的書。這些書是專門給中上層階級看的,戴安·約翰遜發現,書中都強調了“高雅”的格調。當你為朋友舉辦晚宴時,從他們坐在桌旁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再是朋友或一些與你地位相同的人。他們變成了觀眾,這時,你的職責就是要用富麗堂皇的餐台布置和豐盛的菜肴給大家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從而體現出你的等級優越感。從大量對“高雅”追求上,戴安·約翰遜得出結論說:“美國人生活中的社會等級差別……似乎正在加深。”不僅如此,由於等級產生的焦慮也在急劇上升。“吃喝本身在這裏並非是問題,”戴安·約翰遜在書中寫道,“而是這些光彩奪目又過分昂貴的東西表明了焦慮,”擔心主人的地位會因為粗心大意的餐桌擺放和食品安排而受到輕視。因此,餐桌上會出現大量的蠟燭,鮮花、高貴的餐巾和桌布、銀制的燭台和椒鹽瓶、甚至盛鹽的小銀碟,碟於邊上放著小銀匙。當然也會有愈來愈繁瑣奢華的餐酒用具,如盛放餐酒瓶的籃子,即使裏面是一瓶本地酒店買來的過上一百年也不會讓人產生一絲懷舊情緒的酒;還有套在瓶頸上的銀制酒嘴,保證一滴寶貴的液體也不會流失;還有鍍銀的開軟木塞器;還有銀制的酒瓶底托;甚至還有銀制的餐酒杯托墊,不一而足。

像這樣一些東西一般會在晚上八點鐘左右安排就緒。在這一時間開始吃飯是一個明確無誤的可信賴的高等級的標志。再者,桌上有沒有諸如番前醬瓶和煙灰缸一類的東西,尤其是形狀像馬桶的煙缸,似乎在邀請進餐者“把你的屁股(煙蒂)放在這兒。”(英語中煙蒂一詞“butts”也有屁股的意思,這裏作者取雙關語。-譯者註)住在收容所裏的赤貧者和看不見的底層一般在晚上五點半吃晚飯,因為照顧他們的貧民階層職工要早點收拾完畢,好趕在傍晚時分去滑滾軸溜冰或去玩保齡球。這樣,貧民階層多半在晚上六點或六點半吃晚飯。電視劇“傑克和索菲亞”這樣的家庭盡管算得上是中產階級,因為傑克是保險推銷員,但因為他們在六點鐘吃晚飯,因而只能算是上層貧民了。再則,貧民階層吃晚飯不能單看在什麽時間吃,還要看他吃飯花了多長時間。他們很可能在八分鐘之內就吃完了一頓飯,從罐頭裝的西袖開始,到放了許多糖的速溶咖啡結束。因為貧民家庭吃飯的時候從來不進行交談,也不評論、欣賞和讚美食物,所以速度快得出奇。對他們來說,吃飯只是為了補充營養,雖然在聖誕節,覆活節或猶太新年這樣的重大節日裏,把“上好的平時不用的紙餐巾”拿出來時,他們的晚餐會稍微延長一點。你的社會階層越低,一年裏你經常和親戚一起吃飯的時候越多。常常不是因為貧困才這麽做,而是出於擔憂:擔心自己教養低而失禮。除非一個人社會地位穩固,否則他寧願和社會學家所說的“親族網絡”呆在一起。

“燭光”相伴的晚餐以及其他一些為了在餐桌旁消磨時間的懷舊的設計,屬於中產階級或者更高的階層,無論如何,如果你在大白天迸餐,燭光就顯得絲毫無用了,中產階級一般在七點甚至晚到七點半吃晚餐,中上層人士在八點或八點半吃晚餐,而有些中上層人士以及上層和看不見的頂層,會在九點甚至更晚的時間進晚餐,光是雞尾酒會就會持續至少兩個小時,有時他們甚至完全忘了吃晚飯。不過比較體面和為人著想的上層人士通常在八點左右進晚餐,因為他們不忍心讓傭人們下班太晚,如果某個人家先是餐前酒喝到夜裏十點,然後吃飯吃到淩晨一點半,清晨3點才打發清潔工回家,那你可以肯定他們家是個暴發戶。

【食品

通常位於社會頂層的人們的飯食並不怎麽樣,他們吃的東西就像他們的談話內容一樣單調、乏味和豪無新意,科尼裏斯·文德比爾特·惠特尼在他的《與百萬富翁共同生活的一年》這本書中紀錄了那些讓他難忘的飯食,聽起來大體如下:蟹肉角,雞肉火腿餅,萵苣葉沙拉,最後是一個巨大的冰淇淩蛋糕。而這個有錢人,幾乎可以吃世界上任何可以想得出的東西,從大象肉排到澆玫瑰汁和撒了小金片的菜,但卻小心翼翼地紀錄下了這樣的晚餐:“真是一餐好吃的晚飯,有炸雞配青豌豆,沙拉和新烤的蛋糕。”而他的早餐是:“桔子汁,半個西袖,麥片粥,雞蛋,鹹肉和咖啡。”(這些是西方最為普通的早餐食品。一譯者註)

異國情調,顧名思義就是源於域外的風格,在我們考察中上階層的時候開始頻繁地出現。這種生活情調可以由初來乍到大城市的中產階級外州女孩體現,她們的生活手冊就是《紐約人》雜志。作家羅傑·普萊斯這樣描述她們在烹好方面的冒險:

在這個城市(指紐約。-譯者註)住了幾個月之後,一方面為了節省開支,一方面感到煩悶,她開始研究吃的學問,想搞個異國情調的特色菜式,以至她那不大的廚房都快承受不住了,如:paella,一種地道的咖喱飯,還有勞雷恩烤餅,約克郡布丁烤牛肉。當有男人光臨時,她就會為他們露一手特色菜,伴著燭光和情人帶來的葡萄酒。在幾次不願承認的失敗之後,她終於放棄了“特色菜”,又做起了意大利面條,上面澆滿了她用漢堡牛肉未和罐裝西紅柿做的醬汁,再撒上過量的奧利加諾奶酪粉。

在中上階層中有一個共同的觀念,覺得切片包裝的面包是不受歡迎的東西,雖然有些起了古樸動人的名字可能得到寬恕,如“阿諾德的磚烤爐”或“胡椒嶺農場”等牌子的面包。“泊來”在這兒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字眼(阿諾德和胡椒嶺均為英國地名。-譯者註),有時候很多東西只要是泊來品而不是國產貨就會倍受青睞。於是鵝肝醬、不脫脂奶酪、葡萄酒、羊肚菌、意大利面大為時興。但不是所有的外來食物都吃香,比如墨西哥taco和意大利匹薩餅,以及做得很平庸的中國菜。眼下日本菜進來了,而中國菜除了川菜以外部開始走下坡,更不用說墨西哥菜了——被認為無可救藥地低俗,而度數過低的葡萄酒和啤酒也屬於此列。

另一方面,當我們進入中產階級和貧民的世界裏時,吃飯時喝的東西就變成了汽水一類的飲料,比如可:1可樂或幹姜水、黑山莓汁或者香甜汁,再不就是貧民們的鐘愛:啤酒,當然都是罐裝的。

我們前面在討論居室裝演時提到的中產階級懼怕意識形態,他們在飲食方面也有相應的懼怕:味道強烈辛辣的食品,這個階層喜愛的東西平淡無味,而且必須做得很軟很爛。在中產階級的餐桌上如果誰提到大蒜,肯定會讓主人不知所措。即使連洋蔥也用得很少。不過罐頭裝的水果比新鮮的水果更受歡迎,究其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罐頭水果更甜,二是更平淡元味。食品供應商並非通過想象而是通過經驗得知了,只要把任何口味的食物做得溫和一些就能增加銷售量,而用“辛辣”、“強烈”等字眼就會有風險。

再往下走一兩個等級,“辛辣”又回來了,帶有民族風格的食品也開始大行其道,比如波蘭臘腸和辣泡菜一類的東西。這恰好是中產階級回避這類口味的原因,他們堅信這些口味和下層社會、非昂格魯一薩克遜的外來人,新移民等階層連在一起,這些人大多可以從他們那毫不含糊的非上流社會的飲食口味辨認出來。不久就會產生整整一代人,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基本上被冰箱食物養大,會認為“魚”是一種白色的軟乎乎的東西(在美國超級市場裏,魚通常被整理成一塊一塊沒刺沒皮的白肉出售。一譯者註),就像面包一樣。

Views: 10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