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對泰德·庫瑟(Ted Kooser) ,我的認識和感念,最初不是來自這個美國詩人自己的詩,而是來自他在專欄引介別人的詩。專欄名稱《詩歌中的美國生活》(American Life in Poetry),每週分享某個當代美國詩人一首短詩。分享但不分析,寥寥幾句點到即止,語調懇摯親切,仿佛在跟朋友閒聊,令人錯覺認識了他很久。庫瑟在2005年發起這個專欄, 免費提供世界各地報紙雜誌轉載,是他擔任美國桂冠詩人期間推廣詩歌方式之一。這個專欄維系了15 年, 吸引了數百萬讀者, 直到2020年底, 才由同行美國牙買加裔詩人誇米·朵斯 ( Kwame Dawes ) 接手, 不出兩年就完結了。
《生日快樂》
傍晚時分,我坐在敞開的窗前
閱讀,直到光線消失, 以至於書
只不過是黑暗的一部分。
我本可以輕易捻亮燈光,
但我想乘著這一天進入黑夜,
我想獨自坐著,
撫平難以辨識的那一頁,
用我的手淺灰色的鬼魂。
庫瑟1939年4月25日生於愛荷華州,1963年跟太太落腳內布拉斯加州, 一待就是61年。大學畢業之後誤打誤撞踏入保險行業長達33年。30歲才出版第一本詩集,但他為自己的少作感到羞赧,每次在舊貨攤發現這本詩集,都會偷偷回收藏匿起來。1998年確診皮膚癌之後,庫瑟趁機退休,專心接受治療。2004年到2006年間連任兩屆美國桂冠詩人,2005年憑第十本詩集《歡欣與陰影》(Delights & Shadows)獲得普利策詩歌獎。 在這之前,庫瑟只是美國中西部大平原某個詩人,小眾,內向,忽然成為全國公眾人物,對他而言恐怖多於歡欣。但他認為,既然人家願意冒險給他這樣一個機會,那麼最好盡他所能投入其中,接受訪問,巡回演講,整整20個月,忙得不可開交,過了兩年才寫得出新作。在這之後,庫瑟又出版了六本詩集,連同今年9月出版的《筏》(Raft)。
《冬日早晨》
遠離高速公路,
某戶農舍的窗口以微弱,
堅定的聲音向黑暗訴說。
對抗著這一片沉寂,只有水壺私語,對抗著繁星點點的寒冷,
小小一圈藍色火焰。
這首短詩寫的,或許是庫瑟在現實中親眼所見,譯成文字之後,卻又可以作為他寫詩方式的隱喻。他寫詩的方式,是把整個宇宙收縮成為具體細節,然而另一方面,又可以從具體細節窺見整個宇宙。
《世界地圖》
最古老的世界地圖之一
是心形的,精心繪制,
以鮮亮的顏色處理,
盡管顏色早已消褪,
正如你所預見,情感也會消散,
當心衰老、脆弱, 那張
生命地圖泛黃。然而情感不會磨滅,向往無盡,星光四射的指南針
指向兩個戀人可能去的
所有方向,一陣清新微風
揚起他們的帆,未來尚未制圖,
仍然遠離天際,
那裡,海洋注入群星。
1986年2月14日那天,庫瑟開始每一年的情人節寫一首短詩,印在明信片上,寄給女性友人,大多數是他朋友的太太。收件人一開始只有 50個,21年後增至2500人。一直到2007年成本不勝負荷,才不得不終止這項行為藝術。就是這樣一個浪漫的傻老頭,他說: 「 情人節就是詩人節。」 其中這首《世界地圖》一度獲選紐約地鐵 「流動的詩」。次年庫瑟把這些詩編成一本詩集,書名就是簡簡單單磊磊落落的《情人節》(Valentines)。
退休以前,庫瑟天天跟不讀詩的人一起工作,所以他想為這些人寫詩,寫一些連他的秘書都讀得懂的詩。「 詩歌不可以只留給自己。」 他說:「 詩就是要寫來與人分享。」 庫瑟是在寫了好幾年詩之後,才恍然自己寫詩為務意味著什麼。有一次庫瑟發表了一首題為《春耕》的詩,他在這首詩裡想像田鼠們將巢穴遷移到安全的所在,遠離拖拉機和耕地。在這之前,庫瑟幾乎不曾收過任何讀者來信,但這一次他收到了。這位讀者告訴他,自從讀了這首詩之後,每次看見人們墾耕田地,就再也無法不想起田鼠。這時庫瑟才意識到,這就是他生來要做的事。他想通過寫詩告訴別人,只要多留點心,再平常的世界也自有其獨特一面。甚至希望通過寫詩鼓勵別人寫詩,認為多一個人寫詩,就少一個人做壞事。他說: 「通過寫詩,就算那些詩是失敗甚至慘敗之作,我們也是在榮耀和肯定生命。」
從前我讀庫瑟的詩覺得它們平淡自然無奇,後來發覺它們恰恰就是好在平淡自然無奇。我們活著是什麼樣的狀態就寫什麼樣的詩。世上不是只有震撼魂魄的戲劇性事件,夾雜其間的日常平淡才是生命的常態。不是在庸碌日常的夾縫裡發現野趣茂生的雜草碎花,而是在平平無奇的人事物身上看到它們的奇異獨特,就像如果我們長久專注盯著某個字眼,越看就越陌生,直到它還原為一個我們不認識的生字。我讀庫瑟的詩就是這種感覺。或許不會有評論家認為庫瑟是偉大的詩人,他自己也必定沒有想過要寫什麼偉大的詩。庫瑟只是在自己微小安靜的天地裡寫微小安靜的詩。然而這些微小安靜的詩那麼清澈,我們讀了不會只停留在它的字句,我們會透過它看到自己、他人、世界。(早起,寫詩——美國詩人泰德·庫瑟12首詩讀後,作者:林和人;2025年1月1日新加坡聯合早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