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瑜:祖先記憶、家園像徵與族群歷史(11)

也有一些傳說並不把陜西大槐樹移民與明初史事聯系起來。有一則《南召人老家在大槐樹下》的故事:“據老年人說,李闖王造反時大本營就駐紮在洛南山區。經過連年戰亂,八百里伏牛山被糟蹋得路斷人稀,路上扔錢也沒人拾。 

到了清朝初期,官府就決定從山西洪洞線一帶往伏牛山區移民,均一均人口。”(38) 另一則《大槐樹底下的人》也說:“闖王打不勝,又走了。滿清兵在這一帶見人就殺,弄得路斷人稀。後來滿清人坐了朝,天下太平了。聽說南陽的地恁好沒人種,怪可惜,朝廷就下了道聖旨,叫山西洪洞縣的人往河南遷,推的推,躲的躲,官家幹氣沒有門兒。”(39) 這表明不同地區的人民結合本地印象最為深刻的歷史記憶,為同一傳說創造歷史背景。河北、晉北、豫北受明初戰亂影響大,就把這個背景落在“燕王掃北”上,豫南受明末清初戰亂影響大,就把背景放在這個時期。同時,這也與歷史上並非一次從山西移民有關。

族譜是另一種歷史記憶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部家族史。我們注意到,在許多族譜之類記載中,其祖先往往有明代衛所的背景。

 

1994年河南濮陽西李莊《王氏祖碑》序:“始祖諱義,王氏本籍系江南鳳陽府,鼻祖從明太祖北定中原時,以功封山東兗州府東平州,世襲錦衣千戶,指揮使,家住岔道口。永樂初,苦軍徭大馬之役,始祖遂遷於開州。” 

河南浚縣善堂鄉徐家村《徐氏墓碑》:“余家始祖原居上海縣,明朝洪武時北定中原時隨軍人在此落戶,繁衍後代。”

 

康熙河南洛陽西山嶺頭《李氏家譜》:“我始祖出於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世以武功顯。自明初洪武二載始遷洛陽,迄今十有四世,已幾百餘年。” 

2000年濮陽縣城禦井街《平氏創修家譜》序:“考我平氏之本原,始祖平安公系大明天啟年間北平都指揮使。因明末戰亂頻頻,災疫連綿,始祖棄官歸田,遷居開州井店鎮。”

 

康熙三十年河南鞏義芝田鎮益家窩村《趙氏家譜》:“惟吾始祖諱信忠,蔔居鞏縣,從征有功,授總旗職,誥封指揮錦衣指揮將軍。二世仁祖,指揮將軍;義祖襲總旗職,屢有奇功。明末子孫在京,尚有千戶,趙永康也,今不可考矣。” 

乾隆三十一年河南鞏義回郭鎮《趙氏家譜》:“始祖趙成,授階明威將軍,於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縣(下缺字——引者)遷鞏縣,二世祖福、真、英、忠,福任南京孝陵衛千戶,已傳二十三世。”

 

乾隆元年山西平定縣上莊《陸氏家譜》:“吾陸氏,原系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明代時陸荀隨父陸震赴四川瀘州牧……荀立有軍功,授為千戶所總旗,又贈修職郎,由蜀至蒲,由蒲至洪洞,由洪洞(下缺字——引者)又遷居平定。” 

內蒙古興和縣高廟《高氏口碑》:“始祖原籍山西洪洞縣(下缺字——引者),於洪武年間遷山東,後又由山東隨官兵來此屯居。”

 

湖北隨縣汪店村《汪氏族譜》:“吾祖汪世華,字霖雨,明朝洪武二年,軍職到汪店後死去,子女在此落戶。”

(37) 梁鴻義講述,許世禮搜集整理。應縣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應縣民間故事、諺語、歌謠集成》,應縣印刷廠,1990年。

(38) 高天順講述,洪金璞采錄整理。南召縣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南召縣卷》,南召縣印刷廠,1987年,第195—196頁。

(39) 周同議講述,周同禮記錄。社旗縣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社旗縣卷》,社旗縣印刷廠,1987年,第346—347頁。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