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新雨:新媒體時代的“未來考古” (9)

四、主流媒體的平臺悖論:” 群眾路線” 與輿情市場化  

我們或許應該從上述視角來理解當下某些政府機構的悖論式角色。因為單一性平臺市場的倒逼, 政府機構一方面站在新媒體的立場上鼓勵新舊融合, 上市、改製和混合所有製等資本運作行為成為首選, 這也為BAT進入傳統媒體打開方便之門;另一方面, 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在此市場潮流中遭遇沖擊, 為此, 政府相關部門不惜投入更多資金去打造平臺, 鼓勵傳統主流媒體打造屬於自己的平臺。從市場屬性而言, 平臺是以資本聚合為依托的, 而當傳統媒體將資本匯聚到新平臺打造之時, 卻是以己之短去搏新媒體之長, 消耗的是傳統媒體長期以來積累的資本實力, 這反過來勢必造成對新聞生產投入的縮減。傳統媒體通過再造平臺進行突圍的困境不斷顯現。傳統媒體被平臺崇拜的市場邏輯所挾裹, 此間失去的關鍵環節正是:具有公共性和社會責任感的新聞生產成本已經無人買單。在此過程中, 新聞生產成本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記者自身的勞動價值;二是采製新聞本身的成本。記者的勞動報酬下降, 優秀記者大批流失;新聞采訪不去現場, 記者下基層成為表演, 鍵盤黨橫行, 其後果就是新聞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以訛傳訛, 導致今天傳媒生態的惡質化。

2009年9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下發《關於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製試點工作方案》, 10月, 開始對包括人民網、新華網等在內10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轉企改製試點進行部署, “ 以體製機製創新為重點, 建立現代企業製度, 實行股份製改造, 運用上市融資等經濟手段, 增強重點新聞網站綜合實力” , 並提出爭取在2010年內實現一家至兩家試點網站在國內成功上市。作為主流媒體突圍之舉, 2012年” 人民網” 作為” 官網第一股” 上市。如果結合2009年作為微博元年的背景考慮, 可以發現主管部門未雨綢繆不可謂不及時。但是在人民網” 十家重點新聞網站試點轉企改製” 的新聞專題中, 最新動態僅僅停留在2011年5月, 這也表明主流新聞媒體轉企改製的困難與挫折。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的情況不容樂觀。轉企上市並未有效改變中國主流傳媒生態的跌勢, 尤其是其上市時間正值微博如日中天之際。筆者在調研中發現, 人民網上市後籌集的大量資金, 非但沒有反饋主流新聞生產, 反而需要各省、直轄市地方頻道上繳高額經營利潤, 交納的費用從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 各地方頻道壓力巨大, 許多頻道完不成任務。而各分社對地方頻道的前期資金、設備投入及房租等費用均未得到清算。目前, 各分社負責地方頻道內容把關與日常管理, 卻沒有相應的財權和人事權, 網站記者、編輯的編製則需要分社以每年30萬的費用來購買。人民網上市後, 設備與後臺操作系統均未見改善, 與商業門戶網站相比, 技術水平差距明顯。

在這個意義上, 上市後的人民網對於新聞生產來說, 沒有減負, 反而增負;不僅沒有提升中國主流媒體新聞生產能力, 反而加重了對其市場化的壓力。如此打造出的平臺, 不僅在平臺技術上無任何競爭力優勢, 更加深了新聞生產既有的困境, 進一步壓縮了新聞生產的投入。” 官網第一股” 並沒有在中國傳媒生態中產生滌汙蕩濁的影響。

根據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的年度報告, 在三大主營業務中, 廣告及宣傳服務、移動增值服務都是下降的, 只有信息服務收入” 穩中有升” 。其子公司” 人民在線” 就是在” 輿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的情況下, 向”互聯網新媒體智庫方向轉型, 輿情監測、雜誌等傳統業務穩中有升” 。根據” 人民在線” 官方網站材料顯示:

2009年, 依托人民日報社、人民網資源優勢, 人民網與《證券時報》社合資成立了專業的網絡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處置、修復及信息增值服務機構———北京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與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一班人馬, 兩塊牌子” 。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