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玉《馬來西亞·馬來人·華人》 (1)

第一章 背景:馬來西亞簡況

 

第一節 地理

 

馬來西亞在行政上由13個州和兩個聯邦直轄區組成,共有國土面積約329,758平方公里,分為西(馬來半島)、東(砂拉越和沙巴)兩部分。其中,西馬約占國土總面積的38.6%,東馬約占61.4%,中間是南中國海,兩部分相隔為540公里。馬來西亞總的地理特征是海岸線長,山地多,平原少;熱帶雨林覆蓋面廣;受熱帶和海洋環境影響,高溫多雨,河流密布,沼澤多,紅樹林景觀獨特;動植物、礦產和海洋資源豐富,尤其是新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大。

 

一、西馬(馬來半島)

 

西馬由馬來半島及其周圍的許多大小島嶼構成,較大的島嶼,如Pulau Langkawi、Pulau Penang(檳榔嶼島,均與玻璃市相鄰)、Pulau Pangkor(與霹靂相鄰)、Pulau Angsa(位於巴生港口附近)、Pulau Tioman(在東海岸外)等。馬來半島呈狹長形狀,位於北緯1°20’至6°40’與東經99°35’至104°20’之間,地近赤道。北端與泰國接壤,南端隔柔佛海峽(the Strait of Johor)與新加坡為鄰,面積約131,598平方公里。 

根據有關地質演變理論,今天的亞洲和澳洲本來是連在一起的,而連接它們的是一個被稱做“印度尼西亞遠古大陸”(the Indonesian Primeval continent)的地塊。早在古生代時期,該地塊開始下降,形成地槽,淹沒於海水之下。

 

馬來半島的形成與這一遠古大陸的變遷有密切關係,是該大陸漫長的下降、沈積及其伴隨的造山運動,最終造就了馬來半島的基本地貌。時間大概是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即約1.27億至1.52億年以前。 

從地理結構上看,馬來半島原屬於古老的大陸板塊——巽他地臺的一部分,該地臺也在更新世結束時隨著兩極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部分已被淹沒於淺海之下。

 

馬來半島的地貌特征是多山,縱向平行排列著一系列山脈,從西到東,有Banjaran Bintang(濱登山脈)、Banjaran Titiwangsa(主幹山脈)、Banjaran Gunung Tahan(大漢山脈)和Banjaran Timur(東岸山脈)。主幹山脈及其以西諸附屬山脈,均源於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山系;大漢及東岸山脈則更為古老,乃生成於古生代結束之際。由於地處熱帶,歷經上億年的風剝雨蝕,除大漢山脈外,其餘山脈頂部原有的極厚的沈積岩早已不見,致使花崗岩岩體外裸。主幹山,顧名思義,是馬來半島的一座最主要的山脈,被稱做半島脊背,北起泰國,南至森美蘭,長約483公里(300英里),寬約48公里至64公里(30至40英里),有數座高峰,其中最高者為Gunung Chamah(哥布山),海拔2171米,是半島東、西兩部的分水嶺。馬來半島最高的山峰是Gunung Tahan(大漢山),海拔2,187米。

 

馬來半島的山脈集中在中部和北部,構成同一塊山核(the mountainous core),就在其所在的高地上,有金馬侖(彭亨境內)、丁加奴等高原。位於半島中東部的丁加奴高原,包括本農(Benum)、大漢、東岸等山脈的北部山脈,呈極度切割狀態,海拔平均為2500英尺。半島的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還有許多石灰岩孤山,突兀孑立,邊緣陡峭,鮮有植被,高度幾百到幾千英尺不等,並有大量石灰岩洞。在玻璃市與泰國邊境一帶,與石灰岩山脈並存的,是許多大的盆地和地坑,底部平展,四周為石灰岩懸崖峭壁,在當地被稱做wangs,較大者被馬來人辟為居住地。吉蘭丹、丁加奴、彭亨以及柔佛東部一帶,為一系列低矮山脈,與海岸線呈大體平行走向,時而向內陸延伸達數英里。這些海灘山脈在當地被稱做Permatang。

Views: 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