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jang 左岸's Blog (461)

克里斯托佛·馬洛:牧羊人戀歌

作者簡介: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英國16世紀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大學才子派”中年紀最小、貢獻最大的一個。主要戲劇作品有《帖木兒大帝》《馬耳他的猶太人》等。他的作品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不僅有輝煌壯麗、剛勁有力的一面,也有對柔美愛情的描寫和對旖旎田園風光的抒懷。馬洛是英國文藝覆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他較為松散的戲劇結構打破了傳統的悲喜劇界限,而他較為自由的無韻體則使戲劇的表現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他的戲劇為莎士比亞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基礎。



來同我一起生活,來做我的愛人,

我們將擁有所有的歡樂,

峽谷、樹林、山丘的歡樂,…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ne 14, 2017 at 6:30am — No Comments

[黎巴嫩]卡里·紀伯倫:愛

On Love

作者簡介: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也是阿拉伯文學和東方文學的一位傑出代表。他出生於黎巴嫩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15歲時就用阿拉伯文寫下《先知》初稿,16歲時發表第一篇散文詩,並開始熱衷於繪畫,大學畢業後遊歷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隨後,紀伯倫進行了大量創作。1923年,英文版《先知》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不朽地位。他將詩才與藝才集於一身,其作品堪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西方,他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



於是,艾爾梅特拉說:請告訴我們有關愛的事情吧!

他擡頭望著眾人,四周一片寂靜。…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une 12, 2017 at 7:40pm — No Comments

葉芝:當妳老了

作者簡介: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愛爾蘭傑出的詩人與劇作家。他深受斯賓塞、雪萊的影響,後來又接受了布萊克以幻景表達詩意的藝術手法。他詩風獨特,“汲取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而不流於鋪張,融合現代派的新穎和奇幻而不艱深晦澀”。

葉芝一生創作了大量與愛爾蘭傳統文化相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旨在捍衛和弘揚愛爾蘭民族文化。他的抒情詩以洗練的口語和含義豐富的象征手法,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突出的詩作有《當你老了》《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等。葉芝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當你老了,兩鬢斑白,睡意沈沈,

倦坐在爐邊,取下這本書來,…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April 19, 2017 at 2:37pm — No Comments

[英國]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愛在海上

Love at Sea

作者簡介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恩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1837-1909),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後一位重要的詩人。他崇尚希臘文化,又深受法國雨果和波特萊爾等人作品的影響,和英國“先拉斐爾派”的羅賽蒂等藝術家也志趣相投。在藝術手法上,他追求形象的鮮明華麗與大膽新奇,聲調的和諧優美與宛轉輕柔。斯溫伯恩詩歌藝術上的特色,對20世紀以後的外國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日我們踏上愛的陸地,

我們將去往何方?

親愛的,我們是停留,還是啟程,…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美國]愛德加·愛倫·坡:致海倫

To Helen

作者簡介:愛德加·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家、批評家,美國文學史上的“鬼才”。他一生貧病交加,患有神經衰弱癥,命運十分坎坷。他有名的詩集作品有《帖木兒》《艾爾?阿拉夫》《詩集》,詩中大多是古怪、病態的形象,氣氛詭譎而神秘,處處表現出對世俗的反抗。他認為詩應該以美為目標,寫詩應該嚴格遵守格律。文藝既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是作家內心世界的抒發,而是一種“純藝術”,為了創造某種“預定的氣氛”而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詩對象征派詩人產生了重大影響,他也因此被尊為唯美主義和現代派詩歌的開山鼻祖。



海倫,對於我,你那美艷

像往昔的尼斯之船,…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印度]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單純如歌的愛

Love Is Simple AsA Song

作者簡介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享譽世界的印度詩人、小說家、思想家。1878年赴英留學,1880年回國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12年,自譯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轟動全世界。1913年因該詩集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世界文壇,其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泰戈爾一生共出版50余部詩集,其中著名的有《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等。另外他還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以及大量的文學、哲學、政治論著等,其作品博大精深,充滿了慈善仁愛的胸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人的景仰。…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3,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茵尼斯弗利島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作者簡介: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愛爾蘭傑出的詩人與劇作家。他深受斯賓塞、雪萊的影響,後來又接受了布萊克以幻景表達詩意的藝術手法。他詩風獨特,“汲取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而不流於鋪張,融合現代派的新穎和奇幻而不艱深晦澀”。葉芝一生創作了大量與愛爾蘭傳統文化相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旨在捍衛和弘揚愛爾蘭民族文化。他的抒情詩以洗練的口語和含義豐富的象征手法,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突出的詩作有《當你老了》《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等。葉芝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我將離去,去茵尼斯弗利島,…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1,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英國]泰德·休斯·收獲的月亮

The Harvest Moon

作者簡介:泰德·休斯 Ted Hughes(1930-1998),英國詩人。他的詩集有《雨中鷹》《會見我家裏人》《烏鴉之歌》《詩選集》等。休斯的詩風格嚴謹,感情強烈,富於形象,寓意深刻。大部分詩歌反映出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痛苦感受。《烏鴉之歌》中的“烏鴉”象征未被世界大戰毀滅而幸存下來的人。

光輝燦爛的月亮,豐收的月亮,

在山中滾動,輕輕地跳躍,

一個龐大的氣球,

起飛,落下…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11, 2017 at 10:44am — No Comments

[印度]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離愁

Sorrow of Separation

作者簡介:羅賓德拉納德·泰戈爾 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享譽世界的印度詩人、小說家、思想家。1878年赴英留學,1880年回國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12年,自譯英文版《吉檀迦利》出版,轟動全世界。1913年因該詩集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躋身世界文壇,其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泰戈爾一生共出版50余部詩集,其中著名的有《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等。另外他還創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以及大量的文學、哲學、政治論著等,其作品博大精深,充滿了慈善仁愛的胸懷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無數人的景仰。



離別的創痛籠罩了整個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8, 2017 at 8:28am — No Comments

[德國]約翰·沃爾夫岡·歌德:詩神之子

The Muses’ Son

作者簡介: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德國偉大的詩人、作家和思想家,德國古典文學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1749年,歌德出生於法蘭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大學期間受到了“狂飆突進”運動的深刻影響。歌德的寫作生涯是從10歲開始的。1774年秋,《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在好友席勒的促進下,歌德創作了他的畢生巨著《浮士德》。他花了58年時間完成的這部巨著是他一生豐富思想的總結和藝術探索的結晶,是堪與荷馬的史詩、莎士比亞的戲劇媲美的偉大詩篇。

漫步在田野林間,…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February 6, 2017 at 10:17am — No Comments

[愛爾蘭]卡羅琳·伊麗莎白·薩拉·諾頓:我不愛你

I Do Not Love Thee

作者簡介:卡羅琳·伊麗莎白·薩拉·諾頓CarolineElizabethSarahNorton(1808-1877),愛爾蘭19世紀著名女權主義者、社會改革者及詩人。

我不愛你!——不!我並不愛你!

但你離去,我仍會傷心,

你頭上的晴空,我也心生嫉妒,

寧靜的星辰看到你,也那麼開心。

我不愛你!——原因不得而知,…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28pm — No Comments

[愛爾蘭]威廉·巴勒特·葉芝:情人谷

作者簡介: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愛爾蘭傑出的詩人與劇作家。他深受斯賓塞、雪萊的影響,後來又接受了布萊克以幻景表達詩意的藝術手法。他詩風獨特,“汲取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抒情而不流於鋪張,融合現代派的新穎和奇幻而不艱深晦澀”。

葉芝一生創作了大量與愛爾蘭傳統文化相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旨在捍衛和弘揚愛爾蘭民族文化。他的抒情詩以洗練的口語和含義豐富的象征手法,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具有深刻的感染力。突出的詩作有《當你老了》《駛向拜占庭》《麗達與天鵝》等。葉芝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我夢見我站在山谷之中,周圍是一片嘆息,

幸福的戀人成雙成對地走過我的身旁;…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20, 2016 at 9:40am — No Comments

[英國]喬治·戈登·拜倫:當我倆分手時

When We Two Parted

作者簡介:喬治·戈登·拜倫GeeGordonByron(1788-1824),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出身貴族。劍橋大學畢業。曾任上議院議員。學生時代即深受啟蒙思想影響。1809-1811年遊歷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等國,受各國人民反侵略、反壓迫鬥爭鼓舞,創作《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其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唐璜》等。他的詩**澎湃,氣勢磅礴,意境開闊,感染力強,但也帶有極強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他塑造的“拜倫式英雄”曾風靡一時。他們孤傲、狂熱、浪漫,卻充滿了反抗精神。他們內心充滿了孤獨與苦悶,卻又蔑視群小。恰爾德?哈羅爾德是拜倫詩歌中第一個“拜倫式英雄”。拜倫詩中最具有代表性、戰鬥性,也是最輝煌的作品是他的長詩《唐璜》。…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5, 2016 at 2:05pm — No Comments

[英國]波西·比希·雪萊PercyByssheShelley:當溫柔的聲音消失時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作者簡介:波西?比希?雪萊PercyByssheShelley(1792-1822),19世紀前期與拜倫齊名的傑出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抒情詩《西風頌》《致雲雀》,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以及論著《詩辯》均是他為世人歷代傳誦的佳作。雪萊為支持英國人民抗議運動而寫的某些詩歌中的名句,成為後來勞工運動和憲章運動中傳頌的歌詞。

雪萊一生追求真理,他的詩歌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充滿戰鬥的**和辛辣的諷刺,譴責統治階級的罪惡和社會的不平等,號召人民為爭取自由解放而鬥爭。他崇尚深層博大、至真至純的愛,他的愛情詩別具一格,蘊含著濃厚的感情和人生哲理,被譽為“哲學家式的戀人”。…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4, 2016 at 6:59pm — No Comments

[英國]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致我妻子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作者簡介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國詩人、評論家、劇作家。他出生於美國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家境十分優越。16歲之前,艾略特在聖路易斯的史密斯學院學習。1905年秋天,艾略特進入哈佛大學。1917年他的第一本書《普魯弗洛克及其他》的出版給了他很大動力,這本書為艾略特奠定了作為一名詩人的地位。接著,1922年《荒原》出版,這部作品被評論界看作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氣也高漲得近似神話,至今,這部作品仍被認為是英美現代詩歌的裏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籍。1948年,60歲的艾略特迎來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榮譽——諾貝爾文學獎。1930年以後的30年裏,艾略特成為了英國文壇上最卓越的詩人及評論家。…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December 1, 2016 at 7:02am — No Comments

[英國]托馬斯·拉夫·皮科克:愛的墳墓

The Grave of Love



作者簡介:托馬斯·拉夫·皮科克ThomasLovePeacock(1785-1866),英國小說家、詩人。皮科克出生於威茅斯,是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朋友。1816年《海德龍大廳》的出版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噩夢教堂》幽默詼諧,諷刺批評英國浪漫主義運動,是皮科克最著名的作品。皮科克還創作了其他一些文學作品。



我,在松柏樹下挖掘,

這洞穴好像精靈的墳墓;

所有的誓言都被我埋進土裏,

那是以往你給我的虛幻愛情。…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52pm — No Comments

[智利]巴勃羅·聶魯達PabloNeruda:因此你將聽到我

So That You Will Hear Me

作者簡介:巴勃羅·聶魯達PabloNeruda(1904-1973),20世紀最偉大的拉丁美洲詩人,智利外交官。1945年獲智利國家文學獎。1950年獲加強國際和平列寧獎。197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第一部詩集《霞光》和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聶魯達最重要的詩作是1950年完成的《詩歌總集》,此後陸續發表詩集《要素之歌》《葡萄和風》《一百首愛情十四行詩》等。在拉丁美洲文學史上,聶魯達是現代主義思潮興盛之後崛起的詩人,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力量,對拉丁美洲的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你將聽到我…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51pm — No Comments

[美國]艾米莉·狄更生: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If Recollecting Were Feting



作者簡介:艾米莉·狄更生EmilyDickinson(1830-1886),美國女詩人。出生於律師家庭。青少年時代生活單調而平靜,受正規宗教教育。從25歲起棄絕社交,女尼似的閉門不出,在孤獨中埋頭寫詩30年,留下詩稿1700余首;生前只發表過7首,其余的都是在她死後才出版,並被世人所知,名氣極大。狄更生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詩風凝練婉約、意向清新,描繪真切、精微,思想深沈、凝聚力強,極富獨創性。她被視為20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



如果記住就是忘卻,

那我不願記住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November 8, 2016 at 5:13pm — No Comments

[美國]愛德加·愛倫·坡:安娜貝爾·利

Annabel Lee



作者簡介:愛德加·愛倫·坡EdgarAllanPoe(1809-1849),美國詩人、小說家、批評家,美國文學史上的“鬼才”。他命運十分坎坷,貧病交加,患有神經衰弱癥。他的著作有詩集《帖木兒》《艾爾?阿拉夫》《詩集》,詩中大多是古怪、病態的形象,氣氛詭譎而神秘,處處表現出對世俗的反抗。他認為詩應該以美為目標,寫詩應該嚴格遵守格律。文藝既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也不是作家內心世界的抒發,而是一種所謂“純藝術”,為了創造某種“預定的氣氛”而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詩對象征派詩人產生了重大影響,被尊為唯美主義和現代派詩歌的開山鼻祖。



很久很久以前,

在海邊的一個國度裏…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30, 2016 at 12:10pm — No Comments

丁尼生:磨坊主的女兒

作者簡介:阿爾弗萊德·丁尼生AlfredTennyson(1809-1892),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走紅的大詩人。丁尼生繼承了浪漫派詩人華茲華斯、拜倫和濟慈的傳統,同時受到古希臘、羅馬文學的影響。他早期的詩作清新、生動,富於想象力,著名詩篇《尤利西斯》描述了年老的尤利西斯追求新境界永不止息的精神。1833年他的摯友早逝,他經過17年的構思,寫成組詩《悼念》表示紀念。這部組詩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最優秀的哀歌之一,給作者帶來極大的聲譽。維多利亞女王因而與他結交,並封他為“宮廷桂冠詩人”。



那是磨坊主的女兒,

她是如此的美麗。

我願是她耳墜上

搖曳的珠寶,…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8, 2016 at 5:3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