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7 Blog Posts (880)

林燕妮·高級故衣店

我不知道香港的太太小姐們,那些八千塊錢一件的晚禮服,在穿過一次之後如何處置。衣服不太搶眼,還可以多穿一兩次,太搶眼的,一次便報銷,因為參加舞會的,大同小異都是那些人,同級的人,當然不要你的舊衣服,沒有大舞會去,或者不喜歡去舞會的人,一樣不會要你的舊晚禮服。所以,處置一件名貴而又美麗的舊晚禮服,有如謀殺了一個人後,如何處置那個屍體一樣麻煩。我提議電視台收購這些優雅的衣服,省得演員們扮富家女闊太太時穿得不倫不類。雖說時裝劇有店鋪肯讚助衣服,但是比較名貴的,不會有人肯借出來,因為除了化妝品會弄汙衣服之外,有些不守規矩的藝員,演完戲後會拿去穿上街,這麼一來,那件衣服“讚助”完之後已經變了殘貨,怎麼賣得出去?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收購名媛只穿過幾次的衣服。…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6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投入

寫小說,像在腦袋中演戲,能夠投入的角色,便寫得好,不能夠投入的角色,便寫得不好。

有些角色越寫越喜歡,有些角色越寫越不想提,要是選錯了主角,把大事都交在他身上,但是卻越寫越對他沒興趣,便一切都糟糕了,想跟他離婚也離不掉,除非把故事丟了,重新安排過。

徐克看劇本,最是憐香惜玉,“別讓她做壞事吧,我舍不得。”簡直當那個是活人。

許鞍華拿著喜愛的劇本,未拍也早已投奔怒海了。“這個角色就是要這個人做嘛,她就是這個人嘛。”劇中人似乎已經跟她活在一起了。

劉兆銘演朱溫,英雄末路時想起逝去的夫人,呼她的名字呼得淒絕,嚇死了導演。…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6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怎樣得到你所想要的

美國有位很著名的女心理學醫生,叫做哉絲·白德JOYCE BROTHERS。她經常在電視上和電台上為廣大觀眾及聽眾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年前寫了本暢銷書:“HOWTO GET WHAT YOU WANT OUT OF LIFE”(怎樣得到你所想要的),我也買了一本,每在覺得自己窩囊時翻一翻,從中總找到點勉勵和指引。

假使你對自己很滿意,你不必看那本書,假使你是我這類一星期有六天覺得自己工作不出色,又遙遙未達到心目中的成就的人的話,那本書應該對你有點幫助。…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5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合作

事情要辦得成功,最好整體中能有以下四種人:

第一種是策略專家,分析形勢,找出幾條可走之路,同時又預測對手會作什麼攻勢或抵禦,這種人,每每長於準備各種策略而不善於作取舍,所以便需要第二種人。

第二種人是善於選擇應走策略的,叫他詳訂策略,他未必周全,不過在選擇上有眼光有膽色,每每可以從幾個不同的策略中選出最好那一個。當然,他也有選錯的時候,不過凡事總得有個決策人,師爺雖是多計,可是叫他想出一百個計容易,叫他選一個去實行他可舉棋不定,所以需要個選策兼作總領導的人。

第三種是火車頭式肯沖刺的人,這種人去打頭陣最好,因為勇不可當,勁道十足,而且膽大肯幹,刀山火海都不怕去。…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3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沒有

沒有讓人或者事令自己思念,

不再有夢想卻間中有狂想,

不介意得到什麼和失去什麼,

也不可能激動或者發怒……

這樣的日子有如一條被洗擦了所有聲音卻不錄上新的聲音的錄音帶,你習慣性地把錄音機繼續開著,眼看聲帶轉著,可是卻沒有聲音。這是啞的日子。也許快樂不能算是人生目標,說自己只追求快樂的人也許比說自己在飄蕩的人更加沒有依歸。

眼淚只是眼睛被風吹進沙子時才下的,

親熱是明知道自己不會愛那個人的時候才表現的,…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1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清晨、下午、還是夜

問我喜歡清晨、下午、還是夜?

如果早上不用起床,我會喜歡夜,整個夜。

如果下午可以睡覺,我會喜歡清晨,從淩晨直落到天明的清晨。

如果要強逼自己早上起床,和強逼自己晚上睡覺,那我只好喜歡下午。…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睡

夜深,人都睡了,悄悄走出客廳,攤開稿紙,灑上一些香水,沒有墨香卻有紙香。那是一天裏最安寧的時刻,我可以靜靜地寫槁、翻書、甚至翻箱翻筐,找幾封舊信看,找幾張舊照片看,又或者,把件久已不穿的衣服披上身看,熨一件恤衫,或者用膠水黏好開了口的鞋。

夜裏,我就是喜歡在屋子裏遊遊蕩蕩,東摸西摸,做沒有人叫我做的事。這是我心愛的遊蕩,因為白天,做的都是別人要求我做的事。

我是極度需要以孤獨去調劑繁忙的人,再好的朋友、情人、丈夫,也不能二十四小時相對。根本上,二十四小時都要與人溝通,實在太累了,總得有段時間,四周無人,讓我獨個兒半夢遊地做瑣碎事。和坐著發呆。…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1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知道了

星期一是假期,星期日晚上便全無睡意了,淩晨三時多還在看明珠台的陳年西片。

……大學書館?大近視小夥子追穿迷你裙女生……

陳年舊片?那我也是陳年畢業生了。踏出社會做事十年有多啦,看見圖書館和迷你裙,居然恍然如昨日,不數數手指,便不曉得昨日原來已經是陳年。

那時的日子怎麼過?那時我大概有十多張唱片,閑時、悶時,不想做功課時,便抱著膝頭,懶在沙發上聽完又聽,一個又一個昏昏然的下午,一個又一個心裏有詩篇的晚上,少年的眼淚,也是一顆又一顆的,像夭際星星那般美麗,未來的日子,根本沒有想過,沒有數過。…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誰是夢

上幾個月隨時有想睡的感覺,晚上出外,朋友還未盡興我已無精打采。於是,這星期決定不夜出了,就這麽的坐在家裏,多多休息,料不到,突地龍精虎猛起來,現在半夜三更了,還毫無睡意。

試過有一年,每晚只睡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下來,沒什麽不妥。亦試過有多年,不到早上十一時爬不起床,每天睡十小時才夠。

自小至大,我的睡眠習慣都是一時一個花樣的,無緣無故,更非故意安排,總之就是一年不大睡,一年睡多多的,我自己也不明所以。

很少理會睡得夠還是不夠,我只要求每晚做夢,做夢很有趣,有如夢中看電影,專家說人做夢即是睡得不好,我卻沒這個感覺,做了夢醒來,通常都很滿足,沒有白睡嘛。…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8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過去式

在眾人都無精打采地去睡覺,我在無精打采地醒著的夜裏,突地覺得,一切都變成過去式——包括未來在內,我變了個過去式的人。

既然推想中的未來,和以往及目前沒有什麼大分別,那豈不是跟過去式一樣?仍是永不實現的理想,還是毫無果實的追尋。人免不了是永遠在重覆過去的失望,所謂生活上的改變,只不過是個變奏,始終逃不了老早定好的主題,左拐右拐,樂章的結句,總是格式應有那模樣。逃不了。

人可以走在一起,但結果總是孤獨的。不是有外來原因形成,而是人總會變得越來越不關心對方,越來越沈溺在自己的苦惱中,越來越自憐,而自憐,便形成自私,因為當人認為,自己是最值得可憐那個人時,他便不會肯把好言好語給別人,更不肯把助力給別人。這種自私,不是天生的自私,而是自衛式兼自我安慰式的自私。…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8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貴族

封建時代,貴族生活優裕,平民生活艱苦,在那個時代,做貴族是好的。

現在,富豪多半是平民,貴族之中反而有窮得要命的,倒沒什麽值得羨慕之處了。商業社會不講族譜血統,有錢便有權勢。

在今世做末代王孫是悲慘的,在歐洲,有封號而無封地無財產的王子公主、爵爺貴女多的是,他們的出路之一,便是被新興富戶看中,與他們通婚,把那封號嫁娶過來,風光一陣。暴發戶某甲之女嫁了個不名一文的伯爵,馬上變為伯爵夫人,財富和封號合並,又好看起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6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影星姿容

久已不看電影雜志,有天到朋友家,看見疊了一大堆,便翻了十本八本,感覺是:原來有這麽多漂亮的大妞兒進了影圈!我不記得她們的名字,也忘了哪些是台灣的哪些是香港的,只記得很多個秀麗漂亮的十來歲臉孔。

青春,畢竟是美麗的。

十幾歲少女的含羞,令人不敢驚動,惟恐嚇著了她。

幾十歲女人的含羞,卻只能給人個未見過世面的不大方感覺。

十幾歲少女的清秀,有不能沾塵的味道,幽幽然、怡怡然,沒有半點刀斧痕跡。…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5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刻骨銘心

蘇菲亞羅蘭寫過本自傳,不甚好看,看後令人覺得她是個相當乏味的女人。不過,也許是代筆者水準差的緣故,明星之中,能寫的自然不多,到底寫作不是他們的職業。明星執筆而有作家水準的,只有大衛尼雲:寫他的從影趣史,令人捧腹叫絕,寫他第一任妻子意外死亡的一段,著墨不多,但是令人黯然,顯示他是個很“懂”的作者。…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5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想起丹露

翻到本舊雜志,向有“世界第一美人”之稱的嘉芙蓮丹露為什麽有了孩子也不嫁給羅渣華汀?

她說華汀是她的初戀情人。

她說她想嫁給他時他不肯娶她。

她說後來她懷了他的孩子,他也不想要那孩子。

她說她決定自己養下那孩子。

結果,

孩子養下了,華汀終於向她求婚。

她卻不答應嫁給他。

因為,…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4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兩個人

前些時幾個人跟陳秋霞吃飯,奇怪這個女孩子至今仍這麽自然可愛。我們都知道,她在二十歲前已經贏了“流行曲邀請賽”首獎,又當了“金馬影後”和“巴拿馬影後”,換了另一個女孩子,可能已經變成了虛偽的怪物,或者囂張得生人勿近了。難得的是,五年前跟在“溫拿樂隊”後面的小妹妹,和今天名利雙收的年輕成功人物,始終是不折不扣的陳秋霞,仍然坦純,仍然無拘無束,提起影後,頂多是咧起她那快樂的嘴巴嘻嘻地笑。能夠這樣安然地處理名氣,我想她是會一生快樂下去的。

她的自然和安詳,令我想起一個很不快樂的巨星——李小龍。小龍在紅極一時那幾年,是個極難相處的人。他不同秋霞,平步青雲地名利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在未成名前的歷史,是個不成功的學生,不成功的演員,總括一句來說,他做了二十幾年不成功的人,才有主演《唐山大兄》的機會。…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4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名人之女

八月份的美國VOGUE,選出了十位二十至四十歲的“十大美人”,其中最美麗的,也許是已故影後英格烈褒曼的小女兒伊莎貝娜·羅西里尼了。

芳齡二十九歲的伊莎貝娜那張令人一見難忘的臉孔,在《時裝》雜志封面出現過無數次,我一直覺得,這模特兒容色出眾,卻不曉得她是英格烈褒曼的女兒,八月份VOGUE的封面正好是她,這個女兒,比大名鼎鼎的母親還要好看,她還有一位孿生姐妹,應該也一樣動人吧?

英格烈褒曼是瑞典人,羅西裏尼是意大利人,伊莎貝娜的樣子,倒是像拉丁人多點,沒什麽北歐影子。她那種現代城市女性的SOPHISTICATION(對不起,這是我一直找不到適當譯詞的英文字之一,字典譯為“老於世故”,十分不妥。這字應含有見過世面、時髦、好品味、好風度等意思),十分有魅力,蕓蕓名人之後,伊莎貝娜應算是第一號美女了。…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3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由舞而影

名芭蕾舞蹈家劉兆銘改行演戲,料不到那麽出色,在“千王群英會”中他演千王之王仇大千,有型有款,舉手投足,都有千王的氣派和威勢,令到觀眾對這位老辣陰險的千王印象甚深。

也許是芭蕾舞訓練的關系,劉兆銘很夠台型,雖然他平日隨隨便便,說話有時亂作一團,詞不達意,不過,身體是舞蹈演員的最佳工具,跳芭蕾舞時是不可以說話的,一切全靠臉部和身體各部分來傳意,所以,只要有了劇本,有了台辭(當然不是劉兆銘那些有理說不清的日常對白),出色的芭蕾舞演員通常會把角色演得很好。

雷裏耶夫和巴裏殊哥夫都拍過電影,而且都演得很好,巴裏殊哥夫頭一部戲是“THE TURNING POINT”,看上去他倒像個演過百幾部戲的老手,這是平素芭蕾舞劇訓練有功之故。…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2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黃韻詩

黃韻詩在銀幕上,是個自有獨特風格的優秀演員,“山水有相逢”她由少演到老,令人看得十分痛快。其實,她本人比銀幕上更有趣,興到時正如廣東人所說“癲到無修”。

話說在“佳視”工作時,眾職員一本正經地見總經理林秀榮,當提及要介紹林秀榮太太與眾人認識時,黃韻詩款款而出,作林太狀,把老老實實的林秀榮嚇個手足無措。

她的驚人“癲行”甚多,有回見到蕭芳芳,她跑過去問好:

“呀,寶琳姐,包咁耐無見呀。”

幸好蕭芳芳自幼入行,見怪不怪,換了個新入行的藝員,不氣死才怪。

有回忘了她跟誰打招呼說:…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1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我”得太多

現代人的一般毛病,便是“我”得太多:我的名、我的利、我的前途、我的目標……回想,從學生時代的勉強服從,掙紮到把自由握在手上,再演變成為爭取到個鬥大的“我”字,這十幾年的自我,也實在夠了,午夜醒來,覺得我來我去十分無聊。出神間,失手潑了一身冰冷的“可口可樂”,眼前浮起每日在街上船上車子上一張張“我”!“我”!“我”!的臉孔,心裏一陣厭煩。我們這輩人,我得無忠無孝,無道無義,這樣“我”下去,簡直等於孤立自己。所以,現代人大嚷孤獨苦悶,其實是“我”得太多的緣故,沒有分享,便等於寂寞,到底,天下間沒有人會有趣得令自己百看不厭。



                                           …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林燕妮·馬斯晨

馬斯晨也許想不到我會寫她,因為她不是能說:

“我年紀還小呀。”

或者:

“請多多指教。”那種女孩子。

偏巧,我是最怕聽到這兩句話那種人,她沒說這兩句話,我對她的好感便增了幾分。

當然,主要的好感是她在《投奔怒海》裏把琴娘演得很有深度,令人感動不已。

十九歲不算大,不過也不算小,有些什一二歲的四處嚷“我年紀小不懂事”,簡直肉麻。要是甘一二歲還不懂事,便等於白癡,應該人弱智人士教導所了。…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March 14,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