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百年之后,历史还你公道?
马来西亚首相访华去了,有人在社媒上为东铁邀功,
有人说他们无耻,拿人pg做脸皮。
这么近期的东西,都被一般人遗忘了;
有议程者歪曲了;“客观者”“见仁见智”了,
就不用谈历史,“百年之后,历史还我一个公道”。
沉联涛说:马来西亚要振兴靠KE(Knowledge Economy);
我说,没KM(Knowledge Management), 就无法谈KE了。
历史,是我们民族核心文化部分的知识/智慧
自己都没历史观,历史就只好由别人随心所欲了。
大家继续伴人起舞、继续谈政治、谈希望吧。(29.3.2023)
與其一起死,不如懸崖勒馬
(古晉22日訊)砂拉越旅遊、創意產業及表演藝術部長拿督斯里阿都卡林表示,若砂拉越什麼都遵循聯邦監管令的指示,讓他們對砂拉越指手畫腳,那就「死定了」!
他今日為《Dayak Daily》遠征活動主持揮旗禮活動,受詢及西馬發出更嚴格的外國藝人演唱會指南,如服裝規定等一事時說,砂政府不會放任聯邦機構對砂指手畫腳,因為砂擁有一定自主權。
舞臺表演須有靈活性
「我們從來沒有約束自己,雖然我們也可以製定相關指南。當然,這不是說我們要看表演者在舞臺上裸露,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阿都卡林舉例,去年婆羅洲音樂節在砂拉越文化村舉辦,邀請挪威電音鬼才Alan Walker和韓國電音女神DJ Soda來表演。一說到電子舞曲,或許有很多人會聯想到與吸毒有關,當時為期2天的活動中,執法組與緝毒犬也執勤,並對入場者進行搜查等舉措。
「如果交給吉隆坡,啤酒節都辦不了,甚至連祝賀一聲『聖誕節快樂』也不可以。如果讓他們對我們指手畫腳,就『死』了,連說恭喜發財也不能。」
他認為,他們(聯邦)可以製定一些條規或指南,但是砂政府在決策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砂不會盲目或完全遵循有關監管令或做法。
指楊巧雙被傳召荒謬
阿都卡林也指出,參觀教堂不會那麼容易改變穆斯林的信仰,並認為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因為「Jom Ziarah」活動而被警方傳召是一件很荒謬的事。
他說,在他看來,「Jom Ziarah」活動是很普遍的,而且此活動還可以讓任何不同信仰的人們了解其他信仰,其用意是好的。
「砂拉越並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很多人都去教會學校求學,我自己也是來自教會學校的『產品』,我們因而能夠了解彼此。當我中五時還需讀《聖經知識》呢!因為它是其中一門學科,但這也不會讓我脫離我本身的宗教信仰。」
參觀教堂就會改教?
他表示理解楊巧雙此活動的用意,主要是為了讓馬來西亞人民在了解彼此不同後,能相處得更加和諧融洽與包容。
「如果你覺得到訪教堂就是意圖轉變穆斯林,這難道是在告訴我穆斯林在理解力或信仰方面的信念是如此低嗎?你帶他(穆斯林)去教堂就可以直接讓穆斯林改變信仰,這言論實在讓我感到羞愧。」
他說,身為穆斯林,他實在感到羞愧,因為有人竟然認為一名穆斯林參觀教堂後就會「著迷」而脫離自己的宗教,這不是那麼容易的。
土團黨員曲解「Jom Ziarah」
因此,阿都卡林認為,這是土團黨黨員「Chegubard」曲解了活動的原意,讓他不得不懷疑是不是為了政治意圖而將此事政治化,產生出一種「基督徒部長試圖要基督化穆斯林」的想法。
阿都卡林也舉例,在美裏羅東有清真寺與教堂毗鄰而立,每當星期五,教堂就會開放停車場讓穆斯林使用。當到了星期日,就輪到清真寺開放停車場讓基督徒使用,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包容精神。
「我們要告訴那些西馬的強硬派或思想膚淺者敞開思維,畢竟,馬來西亞不只是屬於穆斯林或基督徒,而是一個多元宗教和多元種族的國家。如果想要馬來西亞走得更遠,我國所有領袖應確保大家都能和諧共處生活。」(原題:阿都卡林:不盲從宗教亂象,若全跟聯邦,砂死定了 23.3.2023 星洲日報頭版)
十個鍋頭九個蓋,民情沸騰何来第十個蓋?
一個政敵涉嫌貪汙被控,另一個包頭的受調查搞密謀。每天的大新聞能少嗎?一轉眼,大家把百日政績不及格的羞辱忘得一乾二凈;辦政績民調捅了蜂窩而被約見問話的媒體,也樂得炒熱「最新新聞」,免得大家關心他們為何熱面孔貼到人家冷屁股,「最尊重新聞自由、開放的政權」,居然要調查這些媒體有何政治目的而有豹子膽搞民調的尷尬。(9.3.23)
對古禮之取向
墨家對古禮之取向,類如基督教對猶太教律法的取向。在基督教言說傳統中,耶穌固然批評文士和律法師,然亦強調須謹守摩西律法。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五章十七節中,耶穌曾有講論,「莫想我來是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二至三節中,他又教導眾人和門徒,「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古禮和律法,並沒有問題,不需要改易。問題出在後人對古禮和律法的理解出現問題。故而墨家和基督教主張回歸到正確的古禮和正確的律法,則往往容易被後人或反對派別、論敵目為「創新」或者「創教」。 (黃蕉風:墨家到底是學派還是宗教?學界於今未有定論,2019-03-18 愛思想)
漂白
火賤:國陣+PH,馬來西亞華人國會議員就差不多100%大團結了。講完又講,馬華其實也挺可愛的,不用「咸家鏟」。
馬華:如果我們跟著查希參與PH,不是証明了火賤一直說的:唯利是圖,連漢奸都做得出。
火賤:別怕,你們現在是我們的Brother了,我們會負責幫你漂白的。過去的伊斯蘭黨、馬哈迪大家有目共睹,人口皆碑,就不提了,現在連巫統、查希,我們都凖備漂得空前白、絶後偉大;馬華還有問題嗎?
陳明發·人有權利說話,我沒義務被誤導
“找到了嗎?”
近日朋友見面,開口不是“最近怎麼樣?”而是“找到了嗎?”
大家也很有默契,暫時都是那句“還沒有!”
不用開場白、暖身操破冰,大家都明白彼此說的是:馬航MH370班機在飛行中迷離失踪,機上239人至今生死不明的謎團。
大家都關切啊,萬分關切。
本來就熱血的馬來西亞人,激情這回更沸騰;看媒體上的若干評論人,正義感、慷慨激昂指數又飆新高。
作者血壓高,無膽湊熱鬧;只有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網友創作的歌曲,默默給MH370乘客和機組人員祈福。
可是,當“機師是某政黨黨員”、“機師是某領導親戚”的新聞報導一出街,我在一些面子書社團所分享的祈福歌曲,居然被人標籤為“不良內容”,連我發其他無關MH370的貼文資格也禁止了。
禁就禁吧,我去咖啡店喝杯咖啡烏好了。反正祈福是個人心頭事,哪兒不能燃燭?
咖啡店一坐才發現,熱血的馬來西亞人還博聞多才呢,前面後面左邊右邊忽地冒出許多飛機專家、航行專家、軍事專家、雷達專家、衛星專家、反恐專家、國安專家、國際關係專家、列強博弈專家……………
不過,聽下去,他們言之鑿鑿、信心滿滿的談話有個共同點: 這個你也不懂嗎,你沒上那什麼網嗎?你沒看那什麼什麼電視欄目嗎?你沒讀那什麼什麼什麼人的分析嗎?…………
難怪,有些頭頭連地方垃圾、非法燒芭等問題都摸不著頭尾,也好意思評議、嘲諷二十幾個國家參與的大海撈針式尋索行動。
連平時標榜自己火眼金睛、明辨真偽的律師議員,也有膽量拿著偽照片當鐵證在網上推得特別起勁。
做生意的朋友遇上這等事,總是百般圓融來一句:“這是民主國家,大家有說話的權利。”
大家當然有說話的權利;但是我們可沒有義務照單全收、被誤導。
大家還記得這個故事吧,夫妻騎驢?
兩公婆趕路,牽著一頭驢。路人見之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於是騎上了驢子,路人這下不笑了,開始罵人:殘忍啊你們殘忍,你們有人性沒有,兩人騎一驢,不是虐待動物是什麼?
老公聞聲,趕快下來,讓老婆騎在驢子上,自己拉繩子。
有的路人開始批評做老婆的:你這女人真不要的;人家的老婆都疼老公,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公走路?妳怎麼那麼不懂道德倫理?
做老婆的趕緊下來讓老公騎驢子,自己拉繩子。
又有些人馬上盯上做老公的:你這還算男人嗎?人家的老公都疼老婆,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婆走路?你信不信女權分子揍你?
老公也只好下來,兩人牽著驢子走,路人又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最後怎麼了?說故事的人沒交代,我想很可能是發瘋了。
這世界上不管發生任何事,每個人總有想法、看法;而行動網際網路更方便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最廣的幅度,將個人的想法、看法傳播開去。常常,加了醬油添了醋、變了味道換了形又傳回來。
MH370在飛行中迷離失去踪影,這等怪事史無前例。正當有關各方都在努力,連無關各方如宗教團體等都出來協助輔導搭客家屬,大家已經飽受各種身心煎熬。
在這樣不尋常的時刻,各路傳言氾濫網路可想而知;把網路傳言當著新聞搬上電視,並繪聲繪影、表情兒戲做渲染,卻耐人尋味。
傳言真假,我們無法一一去對證;公器是否私用?我們也無法掌握其動機;但有一點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刪掉、不傳播任何不必要甚至不負責任的猜測,以免加重人心的壓力。
這不是偉大的事,但至少不會發瘋。(15 March 2014 [馬航370神秘失踪悲劇發生于8.3.2014])
陳明發《什麽叫尊嚴》
這是給2018年杪時任“領導”“上課”的筆記,談《什麼叫著“尊嚴”》——
1 尊嚴不是靠說謊騙回來的。
2 尊嚴不是靠扮弱者掰回來的。
3 尊嚴不是把自己的失敗,歸罪於其他族群的成功。
4 將一個族群最富有的人的財富,對比另一個族群最窮者的困境,這門子的統計學,叫操弄、忽悠。真正有尊嚴的人不屑為之。
5 是領導本身失去了尊嚴呢?還是他們蒙羞的族群真的沒尊嚴?
6 把個人本身的無能,詮釋為一個民族喪失尊嚴,這種行為本身就不是有擔當人所做的事;沒擔當就少來談尊嚴。
7 “沒尊嚴”不是某個族群的“特權”;講話不算數,不實現諾言,不敢面對事實,還繼續撒謊;選前一張臉,選後另一張臉的角色,才會起哄討尊嚴。
8 尊嚴不是所得稅,人民沒義務給你上繳。(2018年12月24日 臉書)
留言欄處理手段
報館可以在他們的紙媒上,把大篇幅、重要版位保留給予有利於他們「政治投資」的「概念股」(如:「大格局」、「情勢所然」等)集團。近年來他們也展開在線多媒體(包括視頻)平臺,為最終放棄紙媒做準備。此外,他們在網絡媒體一樣可以操縱他們的「理念市場」。例如,其選擇的支持對象就某個議題抨擊對手時,他們讓有關(修辭與角度高度傾斜)報導的留言欄開放,讓那些「概念股」火粉為所欲為大放矢詞沖擊對手,即使有粗暴語言也不刪除。若另一方有所反駁或澄清,即使在所謂「言論自由」精神下「有所處理」地發表,留言欄功能卻關閉,不讓他們的支持者或中間派表達不同的意見意見。也許,這也是「情勢所然」的一種吧?(《飼獸風情畫》15.8.2022)
這回出師有名了:是誰吃餌上釣了?
中國之前把話說狠了,有人就不能不顯示其大氣,然後在全球的直播鏡頭裏看見,是誰在違反國際規矩?是誰在破壞邦交協議?
連中國他們都不放在眼裏了,其他小國人民在網上看不見自己的命運嗎?
國內人都看見了,心裏就做好了準備。
人家已經踩到家門口了,還不出去看看自家四周?
有必要就出手。
這被畫成坐掃帚的老巫婆,應該還有機會親自常常為她的國家帶來的惡果。
飛機降落了,通稿也發了,大部分人是窩火的,但是如果關註一下新華社的新聞,你能發現點啥?
2012年釣魚島購島事件,中國除了譴責,把海警巡邏日常化,日本有苦難言。
2016年南海仲裁案,中美對峙,照例譴責,然後開始修島,菲律賓乾著急。
過去二十年,大陸無數次針對臺灣軍演,但是從未涉及臺灣以東海面,如果這次的軍演真的在東南西北舉行,實際上已經對臺灣實施了軍事上的威懾和包圍。
如果每次的對抗,丟了面子,得了果子,那面子不要也罷,相對面子,果子更實惠,能屈能伸民族精神更可貴。北京時間從8月4日12時至8月7日12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從臺灣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實行實戰軍事演習行動,這就是中國人民的智慧,從此以後可以常態化演習,美國也無話可說了。通過此次老婆婆來臺之後,臺灣就永遠屬於中國軍隊控製範圍之內。這就是最大的收獲!一個老妖婆竄臺,我們沒有擊落她給了美國的面子,換來的是真正的從這時起臺灣島永遠是中國軍隊的包圍控製之中,美國再也沒有機會控製臺灣了。誰是勝者?誰是獲利者,大家該清楚了吧!
暫時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不打下來老妖婆?如果打下她就肯定引起中美一戰,中國經濟會損失慘重。中美之戰目的還是收復臺灣控製臺灣水域,此次不開打中美之戰,也同樣控製了臺灣島所屬的一切水域。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要有戰略高度才能看清楚這一點。
今晚,這步棋走的很漂亮。
利用美國不得不走的一步,一晚上我們走了三步。
第一步就是推進演習範圍,明後天就可以看到,整個臺灣島東南西北都被我們圈起來做軍事演習了,這在97年,16年都是沒有過的,想都不敢想,22年這一步這個軍事包圍圈正式圍全了。
推進過程(97年從福建沿海——16年推進到到臺灣海峽中線——19年再到臺灣東北角釣魚島——再到20年西北角——22年8月4日完成全島軍事封鎖)這步步蠶食,穩紮穩打的戰略部署目標,已經完成。
第二步就是國際輿論,是美國干涉中國在先,中國演習在後,而且既沒殺美國人,擊落飛機,也沒正面和美軍交火,這就避開了美國可以站在輿論製高點經濟製裁中國的口實。因為我們的核心目的是臺灣島,並不是美國,要主動對美國開火,(起碼現在還不是時候)達到最終統一的戰略目的才是關鍵,把美國拖進來是下下策!這樣借著一個美國人的舉動,我們既在國際輿論上不落把柄,又完成了軍事合圍的動作,順理成章把美國軍隊趕出了演習範圍之內,美國日本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我們把臺灣包起來軍事演習,而無法阻撓。
這第三步,最厲害的就是這步,就是民意!今晚算得上恥辱了,所有平臺全程直播,又最終看著讓美國人進入臺灣干涉中國統一,這種義憤填膺憤怒會開始在民間積累,武統也就順理成章,因為普通人更希望我們把導彈打過去,這就是這第三步漂亮的地方,現在人民有多憤怒,未來武統就有多正義!正確!(2.8.202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2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