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波德萊爾的詩《感應》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裏有活的柱子①
不時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語音;
行人經過該處,穿過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親切的眼光對人注視。
仿佛遠遠傳來一些悠長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統一體,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樣茫無邊際,
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互相感應。
有些芳香新鮮得像兒童肌膚一樣,②
柔和得像雙簧管,③綠油油像牧場,④
——另外一些,腐朽、豐富、得意揚揚,
具有一種無限物的擴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著精神和感官的熱狂。
錢春綺譯
* 本詩直接發表於初版《惡之花》,約作於一八四五年左右,亦說作於一八五五年左右。“感應”的概念表達了波德萊爾的美學思想,是象征主義的重要理論基礎。
波氏常重復論述這一主題,參看《浪漫派藝術:瓦格納和湯豪塞》、《一八五五年博覽會》。在《一八四六年的沙龍》中波氏曾引用 E.T.A.霍夫曼《克萊斯列里阿那》中的一節:“我發現色、聲、香之間有某種類似性的和某種秘密的結合……”
有些評論家從第一節中找到跟愛倫·坡的幾行詩有共鳴之處,如坡的《Al Aaraaf》中有這兩行:
All nature speaks,ande'en ideal things
Flap shadowy sounds from visionary Wings.
①將自然比作神殿,是法國文學中常見的比喻。
②嗅覺與觸覺通感。
③嗅覺與聽覺遁感。
④嗅覺與視覺通感。
胡超球《金馬侖紀遊》
瘴鄉東去隔關河,形勢迴環險峻多。
野色望窮青不斷,花期無準候都訛。
當中特地昂頭立,四起群山仰面過。
結個茅廬高處住,此生清福未修何。
《南洋商報》1948年10月19日第9版
(金馬倫市區,Agnes Chong攝)
奧諾德·耐心細致,質量高於數量
(編註:自然、自由的休閒,與慢遊、慢食與深度的、沉浸的體驗有關。就像慢讀/慢閱讀的文學與哲學品嚐一樣。)
快意味著忙碌、加強控制、匆忙、分析、壓力、膚淺、不耐煩、狂熱冒進、數量高於質量;慢則相反,它意味著平靜、小心處置、接受、靜止、本能、不慌不忙、耐心細致、冷靜反應、質量高於數量。也使一切發生真實而有意義的聯系,包括人、文化、工作、飲食等。具有反諷意義的是,緩慢並不總意味著緩慢。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以緩慢的方式執行任務往往能帶來更快的結果。以緩慢的心態快速做事也是可能的。(奧諾德《放慢腳步》)
(Bike tour along Mosel River in Germany)
生態絲路:吐魯番旅遊
(編註:絲路沿途不同的景觀,提供了旅遊體驗的互補、生態治理經驗的交流。)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葡萄溝和坎兒井,是到吐魯番旅遊不能不看的風景。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水貴如油。北部天山的雪水融化,滲入山前的戈壁灘。到處都有以坎兒井命名的村莊。
由於有了坎兒井,村民們依水而居,出門即見淙淙流水,用井水洗菜做飯、洗衣裳、灌溉農田。引以自豪的坎兒井總長度曾達5000餘公里,因此又被稱為“地下長城”。
葡萄綠蔭下姑娘們在歡快的樂聲中起舞。如織的遊人下到坎兒井口,探訪暗渠,清冽的雪水在地下汩汩奔流,捧一掬水,有沁人的清涼,使人忘記了大漠與鐵色戈壁的焦渴與嚴酷。
遊人也許不會想到,今天,吐魯番的坎兒井正以每年23條的速度消亡,坎兒井正在消失。十年、二十年後再到吐魯番來尋訪,還能看到“活著”的坎兒井嗎?
上個世紀五十代,吐魯番地區有坎兒井有1273條,承擔了當時吐魯番耕地一半的灌溉。2003年,剩下了404條,而現在僅有300多條了,仍承擔著吐魯番六分之一土地的灌溉。半個世紀中消失了八百多條!(朱幼棣《後望書》坎兒井)
陳明發《長尾·尾跟·跟丟了》
《長尾理論》風靡三年後,跟在這理論尾巴者,慢慢發現自己跟丟了。中文的“長尾理論”一詞,現在想起來有些誤事,因為它的英文原來是Long Tail Effect,照理說應該譯成“長尾效應”。讀了此書後觀察三年,發現它的效應其實在退燒中。
我特別要提“文章千古事”這件事;把文學推進社會,無紙張的互聯網,並不見得紙本印刷讀物來得強。一個人的創作,就因為其中某個關鍵詞進入了搜索引擎,就進入歷史了嗎?被“有心者”(這是個有問題的身份,如果他不是個偽身份)忽視或根本沒發現的幾率,其實就像冷門書被書店下架或根本不上架是一樣的。作品被活埋,不一定是作者的錯,但對“長尾理論”表錯情,則是大錯特錯了。它也不是搜索工藝的錯,想想每一刻有多少新關鍵詞誕生、炒熱、無疾而終,搜索器已夠疲憊了。
“進入歷史”在這情況下的真義,其實跟“千古”是相符的。要留意的是,“千古”要當“作古”解。(27.3.2009)
寫了上文12年,今天讀到下文,覺得許小年教授對“長尾理論”的評議,說得更到位。————
許小年:“長尾理論” 栽跟頭
電商送貨到家,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不是更好嗎?體驗是多維度的,就便捷性而言當然是電商好,但物理體驗如菜蔬水產品的新鮮度、衣料質地的手感只有在實體店才能得到,更不要說家俱、電器的使用體驗和場景體驗了。電商是否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保守地講,現在恐怕還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不只是購物體驗
除了快捷性,電商各方面的客戶購物體驗均不如店商。由於沒有線下實體店,消費者只能在網上看看照片,參考他人留下的評論,無法感受衣物的舒適合體、果蔬肉魚的新鮮程度、器具使用的便捷等等。對於這個短板,電商寄希望於未來的科技。
想象一下不久的將來,VR給人們帶來逼真3D的視覺體驗,小朋友們不必上船出海就能看到鯨魚躍出水面。有人正在研究觸覺的數字化,一旦成功,你戴上VR眼鏡和一副特制的手套,在北京的家裏就能看到廣東企業制造的沙發,用手感受沙發的彈性和表面材料的光滑柔軟度。如果你有AR眼鏡,還可以看到沙發擺在客廳的什麼位置合適,如果太大了,立即在線上更換一個虛擬小號的試試。
即便到了那時,實體店仍是不可替代的。科技只能提供購物體驗,有助於增加線上購買,降低電商頭疼的退貨率,卻無法滿足消費者購物的心理體驗、親情體驗和社會體驗。
電商興起之後,網上購物成了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慣,當他們結婚生子,生活方式也許就會回歸父輩。
三口四口之家周末也訂盒飯嗎?
為什麼不帶著孩子去購物中心看場電影,吃一餐麥當勞,再逛逛商店呢?
年年在家給孩子過生日未免乏味,到餐廳裏吹蠟燭切蛋糕,氣氛更加歡樂,陌生人的圍觀增加了闔家樂融融的幸福感。便利店裏偶遇多時不見的鄰居,攀談兩句聊解中年人的寂寞或老年人的孤獨。
人類是群居動物和社會動物,他們既需要私人空間,也需要公共空間,需要和人的接觸,哪怕非親非故,哪怕是氣息、聲音和目光的接觸。零售實體店就提供了這樣的空間,不可能完全被技術營造的虛擬空間所替代。
店商來日方長,它們一方面要積極采用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的新技術,另一方面要更新實體店的體驗。
傳統零售商不必恐懼互聯網,最可怕的競爭對手不是電商,而是它自己的習慣思維。
努力跟上時代,保持精神活力比技術領先更為重要,畢竟互聯網已不再是高科技,就看企業如何創造性地應用它。(許小年:熱衷“長尾理論” 一些創業者栽了跟頭,原載2020年01月14日新浪財經)
陳明發《沙巴·落日文旅》
落日是最奧妙的文化旅遊產品之一。
自從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以後,大自然現象成了許多地方的“無本生意”;人們怎麼拍,落日都不收人一分錢。攝影公會的發燒友,想拍美女送日圖,聘來的模特兒要求出鏡費各異,合作的意願也各異,落日完全沒意見。
有生意頭腦的人,則懂得設計各色體驗服務,例如,一邊賞景,一邊喝冰凍鮮椰子水,吃本地食材三文治,另一邊,提供WiFi,讓賞日者可立即把拍好的照片發到社媒,等著收集網友羨慕的“讃”與表情符號。
有位沙巴Murut族朋友,還不時辦夕陽沙灘舞會,成了我一部小說的第二男主角的原型。
地方創生,可以玩得很大;最重要的,是把它玩得很有趣、很讓人難忘,回去有故事說。
全世界淩晨昇起的,是同一顆太陽;傍晚落下的,也是那同一顆太陽。看日昇日落的,卻是千千萬萬不同的眼睛;感受到的,是他/她對所在地方體驗到的事事物物的記憶。
誰也帶不走那一顆還得留在宇宙,等明天淩晨再度昇起的太陽;帶回家的,是個人在那兒所經歷的故事。
地方創生經營者,便是給他們準備好體驗叙事的人。
在國際旅人與攝影家心中,丹絨亞路海邊落日(見圖/愛墾網攝影)大大的有名。我過去陪友人去觀賞過幾次,但不是每一回都看得到像社媒上發佈的落日那麼完美。這多少得說緣份。
有三兩回,正當紅噹噹的大太陽要落到岸外海島背後,不巧那魔法的一瞬,卻偏偏讓一大片烏雲給搶去舞臺,沒法子見到大火球迅速降下的悲壯美姿。
還好的是,這一刻可觀賞夕陽和烏雲分享舞臺,呈獻餘輝給黑雲層編織金光花邊的特效表演。
不妨取個劇名“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算是臨時換個劇目吧,講一個即興的故事,要不有欺場的嫌疑;不是說好是世界級的日墜美景嗎,怎麼沒有期待中大家張大嘴巴嘆口氣的那一幕?
這時候,我個人還有另一種敘事情趣,就是看異國三代舉家出遊的親子樂,往往比夕陽時分還要暖煦。我聽過有位學前小孩問道:“那太陽去了哪里?”爺爺答道:“天黑了,他得回家去洗澡去。”
沙巴海岸線特長,很多地方都是欣賞落日的好地點,包括亞庇市區的海濱木柵步行道,市北的丹絨力拔海邊/里卡士海灣。
因為地方創生的鄉野調查工作關係,有機會在沙巴亞庇市區與婆羅洲最北陲鄉鎮古達小住過,天氣好時,不外出去海邊吹吹風,僅僅呆坐在旅棧玻璃窗前,看著夕陽一分分沈墜海裏,真有天地人一體的完滿感覺。(July 1, 2014)
在《愛墾》觀賞沙巴落日照片~
1 https://iconada.tv/photo/henry003
2 https://iconada.tv/profile/HarryQuahkezhaoxing
陳明發《文化旅遊的生態觀念》
文明矮化自然、宰制自然,這觀念要批判。另一方面,在人為的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介入以前的“素樸自然”觀念,又顯得虛幻不實際。比較實在的,是從文明與自然觀念相互建構的現狀出發,思考怎樣展開可實踐而又永續的生態論述,翔實地觀察人與非人皆在其中的複雜網絡如何鋪陳。同時,藉由自我批判達到超越人的生態思維。德勒兹-伯格森的“绵延”等理論派得上用场。
依存性/一體性
中一項重點任務尌是剖析自然與文明之間的糾葛,文明進程如何形塑對自然的觀念,發現其糾葛,就可能動搖兩者之間的區隔,並重新認知人類與其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
首先要認清自然觀念,是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性產物,而非相對於文明的“他者”。
當我們要進一步釐清人類與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時,奠基於或附屬於文明社會的既有自然觀念,是否能有效支撐新論述空間的開展?
其二,我們究竟如何擺脫工具理性,真正理解人類與其他動植物及生存環境間的一體性?(林宛瑄·綿延之群)
何謂“環境”?
根據吳明益的說法,當今生態學者多以之來指涉一般定義下“具生命的生物與不具生命的無生物共同構成的生存場域”,此場域又可細分為非人為環境或自然環境(如森林、海洋)及人為環境(如城市、工廠)。
謝繼昌在《文化、生態與發展:人類學的探討》中也提及:
“環境包含有生命部份與無生命部份,有生命部份指動物、植物和細菌,無生物部份指山、川、土壤、地形、礦物、氣溫、雨量等”。
“生態”則大致指涉涵蓋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種種關係的體系(吳明益)。一般而言,生物與其環境間會建立起適應關係;因生物體和環境皆變動不居,因此適應過程由某方面來看是機動的,但長遠來看,兩者間當能形成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
林宛瑄認為,所謂穩定平衡的狀態與其說是相對於變動適應過程的靜態關係,不如說是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彼此密切纏繞的狀態。透過生命論述角度可想像這其中牽涉到的變動過程及種種連結。 (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2))
福柯·自身的技術:生存美學
福柯在探討生存美學的理論淵源時,所依據的歷史資料,並不是系統的傳統道德、美學或形上學的文獻,而是被傳統文化所忽視的那些論述生活風格(style de vie)、生活技巧(techniques de vie)、生活的技藝(tekhné tou biou) 、實踐智慧(Phronesis)以及生活的藝術(l’art de vivre)的零碎而又分散的古代‘小型文獻’(littérature mineure)(Foucault, 1994: IV, 213-218)。所有這些探討,連同福柯從七十年代以來所集中研究的“自身的技術”,後來都構成為生存美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存美學也可以說就是古代的“自身的技術”的翻版和重生。(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慧小田哲思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