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續上)半個世紀之後,當代的電子樂將瓦雷茲的預言變為現實。噪音作曲的音樂形式——比如,Merzbow 的作品——幾乎都熱衷於大量的冰河或熔岩流,他們碰撞,交織,互相滲透,產生一個佈滿高峰、山谷、裂縫、和平原的平面。以律動為主的電子樂同樣是由這樣的「強度域」所標識。極簡科技電子音樂和微觀浩室樂曲如波浪般起伏,在流動的同時追隨強度的不同界域和等級(註70)。
電子音樂由以不同速度和不同振幅的循環(波浪)構成,創造由強烈合流的結點標識的干擾模型。Carsten Nicolai (又名 noto 和 alva Noto)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樂曲運用各種不同厚度、深度和速度的循環,創造出對應他大多視覺藝術作品中液態的漣漪和圖案的聲音作品(註71)。
電子樂曲是個別性和強度的分布體,其中,注入欲望的方式與搖滾、經典爵士或者古典音樂都不相同。電子樂中無數的「高原」取代了搖滾樂和流行樂中的張弛,以及古典音樂裡的沖突和和解:「由強烈的連續域構成,因此使得它們無法被任何外在的重點中斷,同樣,它們也不容許自身趨向於一個最高點」(註72)(千高原,姜219)。在一個平面上的流體,波浪或者循環的合流不是韻文或合唱,而是強度的臨界點和連續體,而這個平面自身也是一個高原,一個不確定的延展的強度連續體。
4. 一個身體或集合體的構建和制圖法[Construction and Cartography of a body or assemblage]。一個音軌代表著聲音門(sonic phylum)裡特別的一片、一塊,或一個高原。它是一個容貫平面或作曲,選擇,表達,分配,組合一組音調、音色和旋律。這樣,一個音軌形成一個身體,而不是一個有機體:一個無器官的身體。它展現了最小限度的作曲或為了賦予一個身體個體性的一致性,而又不會使它硬化成一個有機體(註73)。
德勒茲告訴我們,一個身體不是由形式,功能,或者物質等定義的。它的定義呈現出一幅地圖[藍圖plan]的形式,根據經度和緯度繪出一片疆界(註74)。「經線」的意思,德勒茲解釋為構成一個身體(自身常是一個多樣體)的粒子彼此之間的關係。斯賓諾莎[Spinoza]曾提出身體不是通過物質的理由推理(reason)來區分於彼此的,而是僅僅通過他們組成部分所獲取的運動和停息,速度和慢度的關係的推理。依據斯賓諾莎的定義,德勒茲將身體部分之間的「經度」關係形容為「粒子之間運動與停息,速度與慢度的關係」(註75)。「緯度」的意思,德勒茲解釋為一個身體在與其它的身體的關係中影響與被影響。以及集中力量,和區別力量的能力。
「速度和強度的地圖」(注76)。這種德勒茲式(同時瓦雷茲式)的描述方法十分適合對電子樂的分析。它們並不立即適合用於對形式和發展的描述;但是它們卻能極好地用經度和緯度等語言來描述「聲音粒子或分子之間的各種速度」、「自由浮動的情調」,和這些粒子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產生的強度。(注77)它們也讓自己適於幾何的、地質的、地理的描繪:航線、臨界點、梯度、頂峰、山谷、平原等描述性詞匯。
抽象的、分子的、機器的、去主體的電子樂音軌僅僅是選擇聲音粒子,並將這些聲音粒子置於一種和彼此以及和其它音軌的關係中。在經度上,一個音軌是一個身體、機器、或集合體、一組佔據同樣地域的聲音粒子,它們的移動速度是與其它粒子相比衡量而來的。它們與其它粒子形成暫時的聯合(循環、厚塊[slabs]、個別體等),並與之一起移動。在緯度上,一個音軌由它的強度定義,它對力的累積和它們作用在我們身上的質量效果。經度和緯度,速度和密度同樣也衡量一支樂曲與其它樂曲的關係。因為一個音軌自身僅僅是一個更大機器裡的一個元素,這個更大的機器,混合體,自身又是一種宏觀的音軌。一個音軌的速度和強度,會決定它能夠與另外哪些音軌連接,以及它能與這些音軌形成什麼樣的關係(流動、斷裂、情調調節 [affective modulation]等)。「混合體[mix]」這個詞在這裡,是有特殊意義的,它突出了一個事實,從微觀層次到宏觀層次——從一個音軌部分的個體性到作為整體的混合體——電子樂不是封閉的「作曲」或者「歌曲」,而是結尾開放的、臨時的集合體,在任何一個層次上,都可以連接或者插入其他集合體。
這就是無器官的音樂身體的解剖圖。我們同時也追溯了它的譜系圖。它由分佈於其上的可感知的個體性和強度標識,同時也被一系列跨越20世紀音樂的歷史特異體標識,並為其提供遺傳代碼,以及它的可能性的超驗或虛擬條件。在德勒茲聆聽1970年代後期的經典極簡音樂的同時,他開始聽見音樂變成無器官身體的可能性。隨著實驗電子音樂的到來——承蒙 Sub Rosa 的 Guy-Marc Hinant 和 Mille Plateaux 的 Achim Szepanski,德勒茲僅僅在他病重的最後兩年才聽到那些電子樂(註78)——音樂解域的所有力量才全部體現出來,音樂也真正變成了一個無器官的身體。沒有主體、形式、主題、敘事;只有流動、切割、集合、力量、強度、和個體性,展現於由律動和長音構成的平滑表面之上。
原題:如何把音樂變成無器官的身體? 吉爾• 德勒茲和實驗電子音樂 [How Do You Make Music a Body without Organs? Gilles Deleuze and Experimental Electronica];作者:Christoph Cox;譯者: 王婧;原見:sub jam blog 撒把芥末博客 [測試中];中譯版版權由撒把芥末和《生產》叢刊保留;註釋請閱讀原文)
教育專家談·我眼中的AI時代的教育
教育和技術的賽跑
哈佛大學兩位經濟學家回顧美國教育發展歷程發現,教育和技術之間存在一場持續不懈的競賽。
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率先實現高中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適應了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變革,整體提高國民收入水平並縮小了貧富差距。
大約自1980年起,情況出現逆轉。技術進步依舊,社會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也在增長,但美國教育卻無法生產出足夠的人才。
隨著教育增速放緩,人群出現分化:
一部分人受過良好教育,畢業後進入高端行業,收入迅速提升;另一部分人接受著過時的教育,技能適應性不強,導致貧富差距快速拉大,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增長。
這種現象被形象地稱為「教育和技術的賽跑」,當教育的發展速度超過技術時,就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人才紅利,反之則會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失衡。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期,而教育仍未擺脫「工業化」的印記,以至於我們「把機器制造的越來越像人,卻把人培養得越來越像機器」。這不僅制約著教育功能的發揮,而且導致經濟社會轉型面臨危機。
我們要有一種時代緊迫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工業化教育」向「智慧型教育」轉變,擴大高質量人才的供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見:教育專家談:我眼中的AI時代的教育 )
智慧教育蓄勢待發
隨著人工智能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於傳統行業,那些機械重復、繁瑣枯燥、大量使用體力的職業可能都會被機器人所取代,甚至連一些專家決策工作也面臨風險。
比如,擁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智能醫療診斷,在某些疾病上比普通醫生判斷的准確率更高;智能金融系統在風險預測、股票投資等方面大顯神通,成為金融機構爭先布局的重點領域……
隨著一系列連鎖反應的疊加,人工智能正在觸發一場劇烈的社會分工調整,我們很可能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代需要和機器去競爭工作的人。
「我們是如此徹底地改造了我們的環境,以至於我們現在必須改造自己,才能在這個新環境中生存下去。」——「控制論之父」維納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事業,將會成為決定人類能否在人工智能時代勝出的關鍵。
現行教育體系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核心是通過整齊劃一的教學流程批量化地生產人才。盡管難以照顧個性差異,但卻為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基礎。
但是,當人類社會邁進人工智能時代,這種工業化的教育體已經無法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時代發展迫切需要一場教育變革。
2016年3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一份題為《教育的新願景:通過技術培育社會和情感學習》的研究報告:
倡導把人的社會性和情感教育置於應對新工業革命的高度,包括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四種勝任力,以及好奇心、首創精神、堅毅、適應力、領導力、社會文化意識等六種個性品質。
換句話說,教育不是由外而內傳遞知識,而是由內而外覺悟智慧。我們必須打破整齊劃一的傳統教育形態,構建與人工智能時代相適應的智慧教育體系,利用智能技術對學習環境、學習內容、教學方式、管理模式進行改造,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我們認為,智慧教育是運用人工智能促進學習環境、教學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轉型,在普及化的學校教育中提供適切學習機會,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
它不僅是教育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而且是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的轉型升級,從注重「物」的建設向滿足「人」的多樣化需求轉變。
鑰匙一:智慧學習環境,從「教育工廠」到「學習村落」
如果把原來的學習環境比作是「教育工廠」的話,那麼,智慧學習環境就是「學習村落」。
在這裡,每個學習者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他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相互匹配的導師,提供精准的學習支持,從而開展積極主動的個性化學習。
全面感知的學習場所
現在,校園只是一個開展教學的物理場所;未來,校園將變成萬物互聯的智能空間。
人工智能會把冷冰冰的機器設備變成充滿溫情的「私人助理」,通過不斷學習人類的行為和習慣,提出針對性的輔助策略,幫助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個性化學習。
一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溫度、光線、聲音、氣味等參數進行監測,自動調節窗戶、燈具、空調、新風系統等相關設備,主動響應校園安全預警,保障學校各系統綠色高效運行,為學生創設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二是,借助情境感知技術在自然狀態下捕獲學習者的動作、行為、情緒等方面的信息,精准識別學習者特征,全面感知學生的成長狀態,提供學習診斷報告、身高體重走勢圖、健康分析報告等,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習過程進行跟蹤,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在學習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提供量身定制的最優學習路徑。
靈活創新的學校布局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教育理念和教學組織形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學習空間的呈現形式也將隨之改變。
未來的學習空間將把千篇一律的教室變成靈活創新的學習空間,把單調乏味的建築打造成智慧的育人環境。
一是,創新教室布局,打破工廠車間式的教室設計,配備可移動、易於變換的桌椅設施,支持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二是,擴展學校的公共空間,按照多功能、可重組的設計思維,加強學習區、活動區、休息區等空間資源的相互轉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交往空間,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彌合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之間的鴻溝;
三是,優化校園空間,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場地,建立創客空間、創新實驗室、創業孵化器等新型學習環境,培育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實踐社群,鼓勵學生把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作品。
深度交互的網絡學習空間
網絡教育的真諦在於實現人文交互環境下的個性化學習,要突破網絡學習空間活躍度不高、在線交互停留於較淺層面的現實瓶頸。
一是,開發智能學習助手,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路徑和檢索痕跡,按需推送學習資源,過濾無關的信息,減輕認知負荷,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隨需進行高質量學習;
二是,強化成員間的關係網絡,加強對互動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包括訂閱、觀看、轉發、提問、評論等,精准識別師生、生生互動關係,提供更加匹配的組合方案,形成穩定的趣緣合作共同體,促進深度交互的發生;
三是,提供遠程協作、社會網絡、同步課堂等方面的工具,鼓勵跨學校、跨區域、跨國別的協同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突破常規手段難以解決的教育均衡問題,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
鑰匙二:智慧學習方式,從「學以致用」到「用以致學」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僅靠死記硬背就可以掌握的知識或技能逐漸失去價值,因為人工智能在這些方面比人做的更好。
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從「學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他們在解決問題中學會解決問題,在做事中學會做事,成為能適應未來挑戰的人才。
深度學習
在人工智能的語境下,深度學習是一種新的算法,它通過模擬人類神經網絡,構建具有多隱含層的機器學習模型和海量的訓練數據,讓機器自動學習有用的特征,從而提升預測的准確性。
在語音識別、圖像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采用深度學習算法之後,其准確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正是這種算法模型的突破,讓機器擁有了類似人類的智慧,引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崛起。
巧合的是,深度學習既是決定人工智能興衰的關鍵所在,也是決定未來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人類要想從人工智能時代的職場中勝出,就必須從強調記憶和練習的傳統學習中脫離出來。
一是,還原知識的豐富情境,知識從哪裡來,深度學習的起點就應該從哪裡開始;
二是,面向實踐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學習,提供接近專家及其工作過程的機會;
三是,用不同視角透視學習,提供社會化軟件及其它認知工具來支持學習,允許共同體成員擁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鼓勵提出不同觀點,讓學生在對話和互動中建構知識;
四是,提供成果展示及表達的機會,促使思維清晰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實現對知識的深度理解;
五是,建立更加立體的評價,把關注點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以及突破原有框架的創造力,利用學習分析、課堂觀察等技術手段,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標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跨學科學習
人類的智慧來源於知識觀的完整,它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與整體特征密切相關的。
現行的分科教學有利於系統知識的習得,但不利於完整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跨學科學習倡導根據生活中的問題設置主題,將不同學科圍繞同一個主題聯系起來,構建相互銜接貫通的課程體系。
一是,學科知識整合取向,分析各學科的知識結構,找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連接點與整合點,將分散的課程知識按跨學科的問題邏輯結構化;
二是,生活經驗整合取向,從兒童適應社會的角度選擇典型項目進行結構化設計,讓學習者在體驗和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習得蘊含其中的多學科知識與技能;
三是,學習者中心整合取向,這種模式不是由教師預設問題,而是由學習者個體或小組提出任務,任務內容需要學習並運用跨學科知識。
值得說明的是,跨學科學習需要堅實的學科基礎,沒有學科就沒有跨學科,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要處理好分科教學和跨學科學習的關係,從更廣闊的視野認識學習的本質。
無邊界學習
陶行知先生指出,如果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系不緊密, 學生的學習不是從自己的直接經驗裡長出來的,那就是一種呆板的、低效的教育。
學校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組織系統,要建立與真實世界的聯系。
美國的密涅瓦大學就是「一所沒有校園的大學」,四年本科學習分布在全球七大城市,包括舊金山、香港、倫敦等,通過與當地的高校、研究所、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合作,學生可以使用一流的圖書館、實驗室等進行學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開放辦學,實現了教育的結構性創新。
無邊界學習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它包括:
一是,把知識學習和現實生活連接起來,學生的學習場所不再固定,隨著課程的不同,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區、科技館和企業,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學,任何可以實現高質量學習的地方都是「學校」;
二是,建立實踐共同體,加強學校與產業行業之間的合作,共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引導他們運用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從而獲得真正的本領;
三是,技術增強的泛在學習,利用混合現實技術,讓學生有機會觀察微觀世界、感知抽象概念,使學習變成一種豐富情境下的親身體驗。
鑰匙三:智慧教育管理,從「科層機構」到「彈性組織」
當前的教育管理大多采用科層制,各職能部門分工明確,職權關係等級分明,按照標准化流程開展工作。
這種模式有利於提高效率,為現代學校運行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但在人工智能時代卻暴露出缺陷:在嚴格的條條框框下,學校被程序化、行政化,很容易就會陷入具體細節之中,對新變化缺乏適應能力。
原本充滿智慧的教育,變成了按部就班的機械操作,學校和教師逐漸失去自主性和創造性。
智慧教育管理要改變這種局面,更加關注人的完整實現,增強組織運行的靈活性,從根本上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下續)
破除「效率至上」的評價導向
教育作為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的事業,所有的外在指標都應服務於這一根本目的。現在普遍存在的分數、升學率等量化指標,設計初衷都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在過去也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人工智能時代,這種圍繞效率而構建的工業化教育體系正面臨危機。由於過於強調效率,學生的創新意識、完備人格以及興趣志向都受到了不應有的忽視。
實際上,效率從來不是教育的關鍵,人的智慧成長才是教育應該關注的重點。
一旦學校被功利化、浮躁化的思想所綁架,就會陷入「誰先減負誰就利益受損」的囚徒困境,並最終走向共同毀滅。所以,智慧教育一定要破除「效率至上」的痼疾。
一是,不用單一片面的標准評價學生,把品德、行為習慣、身體健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納入評價指標,利用人工智能對定性數據進行分析,更加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全面成長;
二是,綜合考慮學生的起點水平,引導學校不搶生源、不過分拔高、不惡性競爭,把增值性作為評價學校的基本原則,重點關注學校提供高質量課程的水平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程度,一流學校不一定是擁有一流生源的學校,而是把一般生源也能培養成一流人才的學校;
三是,基於大數據的教育管理優化,動態模擬學校布局、入學形勢、就業渠道等方面的變化,更加關注教育公平,著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充分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
當前,學校作為辦學主體,面臨著有責無權、權責不對等、人權財權不匹配等突出問題,無力推動更深層面的教育改革,主要精力都用來應付上級部門的各類評比和檢查。
管理轉型是智慧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必須解決傳統管理與學校創新之間存在的不協調問題,從根本上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
一是,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格局,推動教育、財政、人事等管理部門向學校下放權力,讓學校享有教師評聘、經費使用、課程安排(包括大小課、長短課、階段性課程等)、修業年限(包括彈性學期、混齡編班等)、育人方式(包括社會實踐、參觀考察、研學旅行等)等方面的自主權,從根本上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
二是,完善學校的內部治理結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治理的現代化水平,促進「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轉型,建立普通師生、家長、社區以及相關利益方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制,形成依法辦學、自我約束、多元參與、社會監督的網狀治理結構;
三是,增加學術團體的權利,形成新的治理單元,通過職能重新定位,明確劃分行政事務與專業事務的邊界,強化教師領袖的專業影響力和學術領導力,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構建行政管理和學術引領相融合的學校治理體系。
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教育生態
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智慧教育決不能走「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老路,要從構建良好生態的高度進行教育改革,建立學校與外部社會的協同機制,形成校內外相互溝通、資源高度共享、流程無縫銜接的新格局。
一是,積極引導多元社會主體參與教育,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的教育產品和服務,適當放寬辦學資格門檻,為教育公益組織的成長創造更大空間,廣泛開展薄弱學校委托管理、第三方教育評價等方面的探索。
二是,建立行業專家駐校制度,包括科學家駐校、工程師駐校、文學家駐校、藝術家駐校等,鼓勵行業專家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指導研究性學習、開展技能培訓等;
三是,探索多樣化的教師補充渠道,提升兼職教師評聘的靈活性,引導各行各業的專業力量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提供者不僅是教師,也可能是科學家、工程師、工人、農民、醫生、商人等,任何有專長的人都可以成為「教師」;
四是,支持學校購買教育服務,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拓展教育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幫助學校構建起一套覆蓋廣、選擇多、更加完善的課程體系,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課程,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教育是人類應對人工智能挑戰的根本力量,只有通過智慧的教育培養智慧的人,充分發掘生命的內在潛質,才能讓人類在人工智能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在促進教育變革的同時,也隱含著巨大風險:當機器越來越智能,對學習的預測越來越精准,就會反過來限制學生的選擇自由,導致一部分人成為量化評估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
因為,所有的數據都來自於過去,我們完全依賴過去來判斷未來,表面看是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教育,實際上卻讓學生只能成為過去自己的延伸,而非新生的自我。(見:教育專家談:我眼中的AI時代的教育 )
愛墾整理·區域功課~慎防杠杆反彈:「彼此契合」為做好區域功課,講好絲路故事提供了路徑圖。
詩性智慧基本原理結合具體實,結合各個在地優秀傳統文化,便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對於一個古老而又迅速發展的區域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文化自信,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當代地域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共同的價值追求,明確了核心要義。
要建設怎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等重大問題,各成員國都設好本身的議程,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進一步要做的,是在區域協議如RCEP框架中完成「彼此契合」,互惠互利、共建共赢。
講好絲路故事是促進「彼此契合」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絲路故事中的高尚道德情操,使積極的認識和情感轉化為理想和實踐,轉化為凝聚在地民族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治學和篤行方面,絲路歷史中的勇於追求真理、與時俱進與超越自我精神,為青年共同體的成長成才樹立了鮮活的榜樣。
在講述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展現本區域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通過國際交流,我們可以讓東西方暫時不恊調的聲音交融起来,然後更加廣泛地傳播出去,增強彼此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畢竟,各在地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地文明的結晶,是在地民族的精神命脈,是當地民族的獨特標識。而且,自古以来便相互影响、融合。我們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絲路故事、傳播好絲路聲音,闡發我們異中求同又能求同存異的精神、風貌;創造、展示、傳播各自的文化自信,共同完成協奏曲。
一個“現代化”概念,各有不同的實踐體驗與反應,形成不同的理解與實踐,所以各自詮釋、互相尊重成了基本遵循。各有本身的好道理總結好本身的好經驗,并銳志提升為本身的時代理論;有自主權利推進本身的文化自信自強,全面推進本身的偉大復興。
可是也要關注一點,各自的“精神力量”来源往往是很不一樣的。
通過創新傳播方式,讓更多的人聽到、看到、感受到本身魅力的同時,“增強的國際影響力”,“讓世界更加了解、認同和欣賞我們”可以是大家公平争取的機會。這不僅是對南海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是對全球文明進步的重要承諾。說到底,時代風采有“期限”,而"永久魅力"的對象也往往大不相同。
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始終保持對協成智慧的信仰,和對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創新講述方式和傳播渠道,加強與區域組織和社會團體的交流與合作。
用符合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表達出來的情感和價值訴求,可以多層次、多方位地展現出各自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勤勞堅韌、自強不息、創新創造的故事。這些叙事策略盡可規劃,但必須建立在實際理解的基礎上来完成。
愛墾評註:絲路故事深深植根於在地文化的沃土之中。哲學思想、人文精神與道德理念蘊藏豐富多元,深度汲取的工作很迫切。而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并互相成就的工作也很緊逼。
另一方面,任何近年崛起的個人、黨派和國家,都必須慎防“歷史杠杆”的副作用。借貸文史哲財富并不難,“新思維” 確實可能是阿基米德撬起整個地球的“那一點”,但我們也要小心自己站的位置是否牢靠。是否有人抽後腿。
烏克蘭是最好的例子。
這是我們最實在的世界觀、方法論,讓外来勢力没有干預、找碴的借口。而誰也没有“被灌输”、“被宣傳”的錯覺。
愛墾整理·新文明境界~~「彼此契合」極大豐富、拓展了新思維在地化的基本內涵。這一份自覺全面推進民族復興的歷史主動性,并把時代新思維思想精髓同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深度融合,讓人人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過去雖然也有精神旗幟和行動指南,但隨時隨地都要以新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也是必然的時代要求。
這包括「強起來」已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而文化強國是實現在地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支撐,新發展進程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思維支持。決不能拋棄新思維這個魂脈,也決不能拋棄在地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
在打開思維空間時,能有效緩解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緊張關係。
新思維能夠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面臨的新挑戰。同時,從根本上影響當代人的自我理解與自我形塑,進而激活了在地文明的「超前意識」,引領著在地民族現代文明的未來發展方向。
以新思維為指導,對千年在地文明進行挖掘,努力激活其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從而創生出「新的文化生命體」。它不但能解釋世界,更致力於改造世界。而作為改造世界的理論體系,其所彰顯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原則,正是新思維文化生命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奧秘所在。
本區域各個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為世界創造了偉大的特色文明。例如,中華文化作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明,在人類文明史上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可概括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方面。
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各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各宗教信仰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在地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正是這種包容性特點,使得在地文明能夠在與其他文明互通有無、交流互鑑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新思維同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遇,是兩個文化生命體的相遇。人類文明史的發展表明,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就像一條河,從「過去」經「現在」而流向「未來」,奔騰向前,生生不息。
而對於新思維和優秀傳統這兩種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態而言,舉一例子,20世紀初曾在中國社會變革促成了二者的相遇,而這二者之間又有著相互契合、互養相成的內在生命機理。對此,中國領導以「化學反應」來形容這個相遇,可謂十分精當。眾所周知,科學通常講的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進一步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這也是一種新物質形成的過程,創生出美美與共、和合共生、兼收並蓄的文化品質和文明境界。
延續閱讀: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
在地復興迎機遇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被列進大健康領域?
愛墾整理·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猶如一曲田園牧歌,又充滿人生況味,證明優質文藝作品具有強烈感染力,可以產生強大社會效益。
劇集熱播帶動了文學原著的閱讀熱、拍照打卡的旅游熱。
文藝作品的好品質從哪裡來?如何讓好作品層出不窮?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好作品產生在躍動的時代脈搏裡、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作團隊「扎」在田野,從一村一鎮、一家一戶「寫」起,「寫」出了連接山閩寧、貫通海的夢,「寫」出了脫貧攻堅的時代主旋律和大氣象。
生活是遼闊的也是細膩的,是靜水流深也是波瀾壯闊。懷一顆真誠的藝術之心,觀照人生百態、深入生活本質,摹寫社會實踐、謳歌人民奮斗,這正是劇集火爆「出圈」的密碼。
文以載道,歌以詠言。好作品總契合群眾精神需求,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從未在感情上和生活脫節。要全家人都愛看,三代人的故事得讓觀眾重溫了新社會走過的奮斗路。
一個個人物,都是從歷史中、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的人、感性的人。人們從人物的情懷和夢想、道義與擔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讓作品富有審美意味。好作品是創作者和受眾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有沒有感染力,關鍵就在於創作者是否讀懂了觀眾的審美期待和精神需求。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時代在變化,技術在發展,觀眾的審美意趣也在更迭。既要守正,遵循文藝創作普遍規律;又要創新,在題材選擇、人物塑造、敘事手法、視聽表達等多個維度中尋變量,作品才能讓觀眾眼前一亮、心頭一熱。
可以長鏡頭、高畫質的方式讓觀眾「無損」感受到在地人文風情,藝術共鳴由此而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主題,伴隨如詩如畫的風光和質朴有趣的故事,仿佛初夏的微風吹拂進觀眾的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從黑土地滋養的大東北到多民族聚居的大西南,從燈火輝煌的大都市到振興發展的小山鄉,廣袤大地上,氣象萬千,故事無處不在。
延續閱讀:任姍姍;講好廣袤大地上的中國故事;來源:2024-06-12 人民日報
陳強·善用文化遺產資源,講好中華文明故事
2024年6月12日清晨,一輛前往北京慕田峪長城的大巴車上,一堂中文入門課開講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體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男」「女」「人」「木」等中文字體從古至今如何演變,車上來自美國的青年學生都聽得很入迷。
參加中美青年友好會見活動的美國師生,置身北京新老地標,探尋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感受更加真實多元立體的中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顯現活力與生機,在讓我們自豪、興奮的同時,也讓世界感受更多其深邃雋永的魅力。
中國主席習近平在《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明確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重大意涵,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事業的開展作出了部署,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與共同推動文明交流互鑑指明了努力方向。
作為唯一沒有中斷的偉大古老文明,中華文明有著明顯的特殊性,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樹一幟。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文明以物質性和非物質性兩種形態為人類社會留存下極為珍貴且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既彰顯著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所具有的文化主體性和文化自信,又體現了中華文明在與全球文明交流互鑑過程中突出的包容性,蘊含大量美學、史學、哲學等人類共通價值,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故事的基礎。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故事的源頭活水。在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過程中,以文化遺產為源頭活水的中華文明故事,其內涵的深刻性,形態的多樣性,敘事的共通性,成為國際傳播舞台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佳方式。「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正如參加中美青年友好會見活動的大學生奧爾森說,學習中文,是進入中國文化世界的一把「鑰匙」。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在出發前,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中國長城。「打卡」長城後,「不到長城非好漢」成了他繼「你好」「謝謝」之後學會的又一個中文詞句。
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故事的現實例證。由於歷史原因,在國際傳播場域中,中國故事一度由「他者」言說,進而形成了以有色眼鏡看中國的「西方版故事」,各種有意曲解、誤讀中華文明的論調層出不窮。中國大地上的文化遺產,鐫刻了中華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生活與社會變遷印記,這些經由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科學嚴謹研究後所得出的結論,是對輿論場中不實言論的有力駁斥,是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現實例證。逾20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就以近50處核心遺址的考古發掘研究成果,實證了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向世人詮釋了「何以中國」。在國際傳播舞台上,文化遺產是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重要載體與現實基礎。
在以社交媒體為主要媒介的國際傳播場域中,中國文化遺產具備極大的國際傳播價值,需深入挖掘、系統梳理文化遺產所具備的多模態呈現方式,向世界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在風靡世界的國產游戲《原神》中,由中國古建築、戲曲、篆刻、服飾等元素構成的虛擬世界,受到了全球玩家的熱捧,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圈粉無數。
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世界意義與全球價值的具體體現。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具備最廣泛的世界意義與全球價值。文化遺產記錄著中華民族在繁衍生息的過程中與全球文明的交往史,尤其體現了中華文明對其他文明起源與擴散的積極正向作用,成為彰顯中華文明世界價值的具體體現。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島國的南島語族,就是起源於福建。在福建平潭,當地的殼丘頭文化遺址有很多考古發現,是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廣布於中國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映射著以「和合文化」為重要特征的中華文明對於人類社會進步所具有的巨大推動性作用,在全球性層面上對中華文明的意義予以觀照。這是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又一依托,也是開展中華文明故事國際傳播所尋求的世界「共通性」所在。
中華文明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與重要途徑。保護傳承好文化遺產這一中華文脈,是向世界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起點,是中國在國際傳播舞台上參與國際話語權競爭的基礎,更是在新時代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凝聚磅礴奮進力量的基石。(来源:光明日報 2024-06-17;作者陳強系中國傳媒大學師資博士後)
童慶炳:經驗、體驗與文學
中國當代的一些作家似乎有一種「諾貝爾文學獎」情結。我不認為有此「情結」有什麼不好。問題在我們要反省我們自己的創作,何以不能出現真正震撼人心的有巨大藝術魅力的作品。我們作品的數量並不少,但思想藝術質量高的作品並不多。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我們的作家在寫作時,缺少刻骨銘心的體驗則是一個重要原因。人們寫工人下崗所產生的苦痛,只是從旁表示同情,很少有那種「我就是下崗工人,那苦痛就是我親自體驗過的苦痛」的情感,結果雖然寫了「下崗」,也缺少應有的藝術「分量」。我這篇文章試圖談一談作家的經驗與體驗的差別,並進一步說明體驗對文學創作的美學意義。
一、經驗與體驗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經歷。人從兒童成長為成年,要經過許多人生階段,遭遇許多事情,有自己的見聞,也有自己親自參與過的事情。這些個人的見聞和經歷及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統稱為經驗。例如一個以醫療職業為生的人,他先要學習,獲得醫療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然後到一所醫院去當醫生,醫治了許多病人,有的醫治成功,有的醫治失敗,還有他要過一個人的普通生活,所有這些都叫做經驗。
我們常說某某大夫治病有豐富經驗,就是對「經驗」這一概念的准確的理解。但是人的經驗是他的生物的或社會的閱歷,大致說來,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經歷性的,就是說他經歷了這件事情,並有相關的常識和知識;還有一種則不但有過這個經歷,而且在這經歷中見出深刻的意義和詩意的情感,那麼這經驗就成為一種體驗了。
體驗是經驗中的一種特殊形態。可以這樣說,體驗是經驗中見出深義、詩意與個性色彩的那一種形態。例如一個人吃飯,如果是純生物性的需要,或一般的日常生活行為,那是經驗;但假如這次吃飯富於個性特點,並從中引起深刻的感情激蕩、令人回味的沉思、不可言說的詩意等,或者如別林斯基所說,小說家「可以描寫一次他(指小說主人公)吃飯的情形,假如這一餐對他發生了影響,或者在這一餐可以看到某個時代某個民族吃飯特點的話」[1](P127),那麼這種情況下的「吃飯」就是體驗了。(下續 / 全文)
(童慶炳:經驗、體驗與文學 2015-06-23 爱思想平台;關鍵詞:經驗 體驗 個性 深義 詩意 )
延續閱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