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ght of City: Media-photographer (05) by Vlado Ferencic

就是沒有迷人外表,只要擁有創意與熱情,加上流暢的表達能力與群眾魅力,便能成為溝通高手,為品牌增色加分,已故的賈伯斯Steve Jobs就是此中高翹楚,他讓每一次的新品發表會,都像是佈道大會,蘋果迷的情緒隨著他的音調高低而起伏澎湃。我懷疑iPad、Iphone、Ipad等每一代產品的細膩設計,若非賈伯斯充滿感情張力地娓娓道來,有多少人理解其中奧妙?又有多少人瘋狂追隨擁抱。

張庭庭著《人文品牌心法:讓顧客用荷包為你喝彩》(2013年,台灣大塊文化,138 頁)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1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14 hours ago

現實主義藝術

只有,我已能得到結論,即我們在藝術作品面前無絲毫自由,我們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創作。然而,鑑於它先我們而存在,還因為它既是必須的又是隱蔽的,所以我們得去發現它,就像為發現一條自然法則那樣去做。

然而,藝術能夠使我們做到的這個發現,實際上不正是對我們最為珍貴的東西的發現嗎?這種東西在通常情況下是我們永遠都不會認識的,我們真正的生活,如我們已感覺到了那樣的現實,它同我們以為的差別如此之大,以致當一次巧合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回憶時,我們心裏會充滿如此巨大的幸福感。

即是所謂的現實主義藝術的虛假使我對以上看法深信不疑,要不是我們在生活中養成習慣,總愛給自己所感覺到的東西一個如此不達意的習語,並且時隔不久還把這個習語當做現實本身的話,這種所謂的現實主義藝術還不會那麼謊話連篇。……

況且,在就這些理論的邏輯內涵進行探討之前,我就已經覺得能在它們的擁護者身上找到說明它們低劣的證據,就像一個確有良好教養的孩子被派去一戶人家做客吃午飯,聽到那家人說「我們好不隱諱,我們心直口快」時覺得這種思想品德實在不如什麼都不說才是不折不扣的德行。

真正的藝術用不著那麼多的聲明,它在默默中完成。再者,這些理論的倡導者運用完全現成的習熟語,特像他們所貶斥的低能兒使用的習熟語。而且也許,從美學類型進行估計還不如從言語優劣去判斷智力和精神的成就達到了什麼程度為好。

可是理論家們卻相反地認為大可不必為這種言語的優劣而費心(研究性格法則也一樣,用嚴肅的或者毫無價值的主題都能夠進行,就像解剖實驗室的助手在低能兒的屍體或天才屍體上都能研究解剖規律、重大的精神法則或者血液循環規律、腎排洩規律一樣,並不因為各個個人的智力價值而產生多大的區別)。

一部寫有理論條條的作品就像一件保留著標價牌的物品。每當我們沒有力量強制自己使某個印象通過最終導向它的固定和表現的各個連續狀態的時候,我們便進行推理,也就是思維的游弋。

我現在明白了,需要表現的現實並不存在於主體的外表,而在於與這個外表關係不大的一定深度,就如同那湯匙碰擊在碟子上的聲音、餐巾漿硬的觸感所像徵的,對我精神上的更新而言,它們比那些多次的人道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交談還要珍貴。

當時我聽到有人說:「不再要文筆,不再要文學,要生活!」……所有缺乏藝術感,也就是不知道服從內心現實的人都可以具有對藝術沒玩沒了地進行推理的能力。

而且,只要他們稍稍沾點外交官或金融家的邊,介入了現時的「實際」,他們便樂於認為文學是一種將逐漸趨於淘汰的精神遊戲。
((摘自:第2143頁;《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uly 3, 2024 at 9:29pm

[盲目]

斯萬在奧黛特面前是盲目的,他既看不出她教養中的缺陷,也看不見她智力上的平庸。不僅如此,每當奧黛特講述什麼愚蠢的故事時,斯萬總是殷勤地、快活地、甚至贊賞地(其中可能攙雜著殘存的欲念)聆聽,而如果斯萬本人說出一句高雅的、甚至深刻的話時,奧黛特往往興趣索然、心不在焉、極不耐煩,有時甚至厲聲反駁。⋯⋯反過來,也有許多傑出女性竟被對她們的睿智橫加指責的蠢人所蠱惑,並且被極度慷慨的愛情所左右,而對蠢人的俗不可耐的玩笑贊嘆不已。

[愚蠢]

「拿得穩⋯⋯」,「如果覺得時機合適」,正是奧黛特的言行本質。極端惱怒、大肆抨擊之後,又迅速變得充滿憐憫,並因為這種憐憫而極度內疚,托爾斯泰,可算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相反,在托爾斯泰夫人的日記裡,我們可以讀到同樣持久、惡毒的對托爾斯泰的指責和蔑視,卻很少能讀到內疚、自我貶低的字眼。內疚與自責不同:自責也可以是指責自己處事不當,做事愚蠢,而使自己吃了虧。而內疚,則完全是由善良本性引發的對自己的裁決。在古代,內疚與自責,憐憫與嫉妒,這些「情感」,都屬於倫理學范疇,一直到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感論》,對它們的分析,都服從於更高的理念分析:什麼是善。而在現代,所有這些,幾乎一切「情感」都變成了心理學概念。而心理學是不討論善惡問題的,某種意義上,它只討論真假:你到底(在真實的、更真實的心理層面上)是自責還是內疚?它不討論你的自責或內疚是否是一種善的自責或內疚。心理學也在幫助我們「認識你自己」,但是,它卻並不提供價值指導。而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是指向「善生活」的。而普魯斯特所處的,正是一個心理分析興起的時代。作為心理學大師,他描述了「我」、「斯萬」這些尚持有傳統理念的人,在一個變革時代的幻滅。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April 30, 2021 at 10:02am


石黑一雄·請不要開啟那個話題

但我剛剛忽然想到一個東西。只是那個東西,是你不適合拿出來用的。你知道嗎,雷,她一直覺得你的音樂品味很好。”

“幾乎只有在這方面,她曾用你貶低過我。所以,單只有這個能力不適合你眼前的任務。雷,你得保證絕不提起這個話題。”



“噢,我的老天……”


“幫我這個忙,雷。這樣的要求不多。請不要開啟那個話題……提她愛的懷舊音樂。要是她自己提,你就三兩句帶過。我只要求這樣。除此以外,做你自己就對了。雷,我能信得過你,對吧?”
(石黑一雄《夜曲》 の《或雨或晴 Come Rain or Come Shine》)

延續閱讀 》埃及新王朝時期的情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