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The Laluan Penarikan
The Laluan Penarikan (Malay 'portage route') were a series of portage routes across the Malay Peninsula. The most famous of these routes connected the Muar River with the Pahang River. The Penarikan shortened the journey of water vessels sailing between the Strait of Malacc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1][2]
History
In the ancient times, the rivers Muar and Pahang were nearly connected at a place called Jempol specifically in town of Bahau, in present-day Negeri Sembilan, where the Muar meets the Jempol River. The Serting River, not far from the confluence of the former two, flows into the Bera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Pahang. The Penarikan allowed trading boats between ports and harbours or place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like traders from Malacca or Muar could continue their journey along the Muar until they reach Kuala Pahang in Pekan, or Kuala Lipis to continue into Terengganu, Kelantan or Perak.
more @ 做客 特色小鎮 / 跟《馬來紀年》走一帶一路
At the Penarikan, the locals help will be required to pull the boats overland. The distance is about 300 meters and because of the action of pulling of boats overland, the route is named Penarikan, which is the Malay word for pulling.
The confluence between the Muar (left) and Jempol Rivers at Kampung Jambu Lapan, Bahau, Jempol District, Negeri Sembilan, is the midpoint of the Penarikan.
The Penarikan could have been discovered circa 14th century, way before the days of the Malacca Sultanate.[3] The Arab merchants were actively trading as well as spreading Islam. When Malacca was discovered, they came to Malacca for trad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sai came to Malacca too to acquire their daily sundries.
Coincidentally, these are the same group of people whom they spread the religion to. The Arabs complained to the Pasai about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trading in Siam because of the arduous journey through the Strait of Malacca, then on the Straits of Terbrau before they can continue the voyage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Sea towards their destination in Siam. This voyage which take weeks is extremely lengthy and difficult. After listening to the grouses of the Arab merchants, the Pasai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 short cut where they could avoid the arduous voyage.
However, they have to pull their boats off shore for a kilometer or so. Learning of this, the Arabs endeavoured to try out this route. One day, the Pasai show this route to the Arabs. First, they sailed from Malacca along the Muar River to reach Jempol River, from where they have to pull the boats on shore for a short distance to get into the Serting River. They then continue their journey along the Bera River to arrive at Kuala Bera from which they proceeded to the South China Sea via Pahang River — and finally to their destination in Siam. (Con't Below)
The Arabs discovered that even though they have to go on land for a part of the journey, it was very much shorter. So from that day onwards, they decided to use this route and the Penarikan became famous ever since.
The Penarikan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military operations between Siam and Malacca. Using this route, the Siamese have launched many attacks against Malacca. A troop was sent to make an ambush. Half of the troop stayed near the Penarikan as backup and the other half attacked Malacca. However, the backup group has another mission, they have to dig a big canal measuring 30 feet by 20 feet in depth, so that they could connect the two rivers, Jempol and Serting River.
A leader of the Siamese army was later buried near the Penarikan. The tombstone was believed to have been transported all the way from Siam. The Siamese leader's grave could still be found near the route, which dates back to 1265.
The Penarikan has also witnessed many significant events in history. The famous Malaccan warrior Hang Tuah, while on the run with Tun Teja, used Penarikan to flee to Pahang. The last Sultan of Malacca, Sultan Mahmud Shah, after the conquest of Malacca by the Portuguese Empire had also used Penarikan to escape to Pahang.[4]
In 1613, a Portuguese officer wrote that he took a boat ride from Muar to Pekan, and the journey took him six days. A map produced in 1598 showed that the Muar River and the Pahang River is connected at a place which is now called Serting in Negeri Sembilan.
The Muar River - Pahang River Penarikan route is a safer route to the South China Sea or to the Straits of Malacca, because there were no disturbances and threats of piracy that reign the seas.
Apart from that there were also signs of trading activities, whereby goods changed hands at this point. These means the boats from Pahang with the produce they carry stopped here, transact and pick up goods that are east bound and return to Pahang. Similarly, boats from Muar, bringing goods from Malacca and Singapore were brought to the Penarikan, where barter trade occurred. (Source: Wikipedia)
关丹2035
关丹2035年发展规划知多少?
早在2015年,关丹已公布了“关丹2035年发展大蓝图”。但是,当时关丹还没有东海岸铁路这项巨型发展工程。
因此,彭亨城市及乡村规划局于今年7月11日,推介替代版的2035年关丹县地方规划草图,并再次公开向公众进行咨询。
星洲日报东海岸社区报将分3期向读者们介绍替代版的2035年关丹县地方规划草图内容,看一看关丹未来发展的规划,到底里面有些什么与你我生活相关的计划?
到底2035年后的关丹,会变成什么样的城市,相信关丹市民都很有兴趣吧?
根据人口统计数字,关丹2010年的人口为44万3796人,2015年为51万7200人,以平均人口增长2.4%计算,到了2020年,关丹人口预计为59万人,2025年人口将突破66万5000人,2030年为74万4198人,到了2035年之际,关丹人口预计达到83万6567人。
建“关丹德伦敦塔”(Menara Teruntum,现称:Kuantan 188)
根据替代版的“2035年关丹县地方规划草图”,我们看到了“关丹国际机场”、“东海岸铁路”,还有“关丹港口城市”这3项主要能够带来经济起飞的巨型发展计划,另外也看到了由东海岸经济特区负责兴建的“关丹德伦敦塔”。
其中,德伦敦塔位于关丹河畔公园,关丹国际机场则坐落在空军基地附近,至于关丹现有的港口则将扩建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
此外,政府也计划重新发展政府大厦一带的“黄金地段”,一旦位于KotaSAS新州立法议会大厦竣工后,现有的州政府大厦将改建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沿河一带发展休闲旅游
“2035年关丹县地方规划草图”中,我们看到政府善用关丹位于河岸及海岸的地理位置,在关丹沿河一带发展各种休闲及旅游设施,包括河畔脚车道、河畔咖啡厅,还有游船河等设施。
此外,政府也把直落尖不辣至遮拉丁一带规划成为旅游及商业区,好让当地发展成旅游区,兴建酒店、民宿、餐馆、纪念品店等。
古老建筑物后巷改为行人道
关丹大街和后街的古老建筑物后巷,政府也计划改为行人道,以吸引游客的到访。
当然,2035年关丹县地方规划草图是关丹发展大方向构造图,至于是否真正能够落实,取决于政府财政状况、私人界资金的投入,还有发展的进度及调整。
6大主要走廊.5大次要走廊
在“关丹2035年发展大蓝图”中,负责提呈大蓝图的大马规划局列出关丹未来发展的挑战,希望引起民众及参与关丹未来发展的单位关注。
关丹未来发展的挑战,其中包括了欠规划及绿化的房地产发展、矿业及伐木业的发展、旧建筑物的保护、新建筑物欠缺独特性、旅游拨款不足、河水水质下降、工业区规划不足,还有对关丹人影响最深的排水系统及水灾问题。
关丹县的土地面积为29万6042公顷,其中51.64%的土地面积可供发展使用,另11.29%的土地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作发展用途,至于剩下的37.07%的土地,则属完全不能被发展的土地,包括了森林、河流、湖沼等。
根据关丹未来的规划,关丹将通过6大主要发展走廊、5大次要发展走廊,以及4小发展走廊,把关丹未来的发展逐一联系起来。
蔡世才:可能商机
关丹2035年发展规划下的巨型的发展工程,对关丹市民有什么帮忙?市民该做好什么准备,以迎接当中可能出现的商机呢?
大马房地产发展商彭亨州分会主席蔡世才接受星洲日报东海岸社区报专访时说,“关丹2035年发展大蓝图”透露了关丹未来20年的发展大方向,关丹市民应该关注发展大蓝图的内容。
发展米昔拉巴洛旅游区
他说,大蓝图中规划了关丹各地的土地用途,通过了解大蓝图,我们可以窥探官方发展关丹的方向,如政府发展米昔拉及巴洛一带成为旅游商业区,以及重点发展KotaSAS成为州政府的行政中心。
“在这大蓝图里,我们也看到关丹国际机场坐落在空军基地附近,假如这设计真的落实,这一带将会成为关丹的交通中枢。”
出现新东海岸大道出口
他说,因为在大蓝图中出现一个新的东海岸大道出口,名为“机场站出口”,相信是要提升机场的四通八达。
“届时,连贯机场的交通除了普通公路外,机场搭客还可以直接上东海岸大道,或搭乘火车离开,非常方便。”
他补充,交通连贯对发展一个地方非常重要,相信如果大蓝图有关交通方面的建议落实的话,必能够带动整个关丹,尤其是甘孟路及KotaSAS一带的发展。
可通过大蓝图置业
他说,关丹居民可以通过研究大蓝图去置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具有发展潜能的地区购买产业或投资。
关丹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陶启联受访时说,中国投资及资金在关丹未来的发展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协助加速关丹的发展。
他说,目前中国投资在马中产业园、关丹深水港口,还有东海岸铁路3个主要项目。
“这3个项目会是关丹未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目前这3个项目也已动工,尤其是东铁和关丹深水港,绝对会带动关丹的经济发展,惠及关丹各阶层包括商贩。”
他说,在“关丹2035年发展大蓝图”中的关丹深水港口能够把中国的货船直接在关丹上岸,缩短海运成本及时间。
吁商家善用人脉争取商机
“我呼吁关丹的商家们善用人脉,争取经商机会。”
总的来说,关丹居民,包括商家、企业,甚至是小贩,都应该积极关注及参与关丹未来发展。
关丹市议会及大马规划局彭亨州分局为了收到更多民众的意见,已把原定于本月10日截止的公众咨询日期再展延1个月,以便让更多民众提出意见。
你对关丹2035年发展规划有什么意见?赶快乘公众咨询日期截止前向关丹市议会及大马规划局提出你的意见吧!(本文作者:LimLC;原题: 关丹2035年发展规划知多少?29.8.2017 星洲日報 )
個人的勝利
環顧世界,我們還看到了個人力量和責任的復活。
在過去200年左右的時間裡,先是各國政府,然後是工業巨頭幾乎統治了社會的每一領域。
現在,消費者變得至高無上——他們擁有著從全球最佳產品和服務中進行選擇的權利和能力。這也將包括我們每個人有責任選擇我們最佳的教育——從全世界教育體制中選擇最好的教育體制,這是具有革命潛力的一場變革。
顯然,以上這些不是唯一的占主導地位的變化。我們沒有提及正在世界許多地方發生的精神復興,也沒有提及許多宗教中原教旨主義的復活。其他數十種著作已經提及了生態學的重要性,生物學的新時代也已在許多書中被提及。
但本章的15個要點代表了主要的趨勢,我們相信,這些變化趨勢令人信服他說明應有一場相應的學習革命。
抓住所有機遇將不只改變政府和工業的面貌,還會改變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的性質和將要培養我們迎接未來的教育體制和學習體制的性質。
貫穿本書的主題,就是如果我們不對教育和學習新方法不斷增加投資,我們就不能取得教育上的突破。
今天,沒有人會再鑽木職火。但如今被稱為教育的許多東西,卻仍基於同樣過時的概念之上。(見:《學習革命》第一章·未來)
陳明發·地方、社團與詩性體驗
問我社團經驗,第一個關鍵詞是:地方。
什麼經驗?地方感性,而且是“詩性”的。
舉個例子 ~~
陳明發的詩 1981《十八丁》
經過班苔要到巴眼色海去
車子開到新邦交通島
拐左走了數哩路
誤入十八丁
這名字叫得好
只是世界到此仿似盡頭
轉過一條街,再一條路
老找不到出處
坑坑洞洞的街道
幽幽舊舊的店屋
車子彎呀彎,跳呀跳
海風直在笑
小旅途的一次的邂逅
最難忘的是大路兩旁的
百年老樹,像世外一群
高人,慈祥而淡泊
猜想是護鄉的家丁
老邁依然守著小王國
(13.8.1981)
土產對話
有一回和丹斯裡鄭福成同台演説,緊接著第二個環節,是我們對話;還有第三個環節,我們一起和颱下的友好答客問。
其實還有第四個環節,私人的,他請我和幾個籌委宵夜。
剛坐上他的房車,司機便説,某某、某某從哪裡送來了什麼手信,已經放進了車後箱。
丹斯里笑笑説,每回“下鄉”,當地鄉親、宗親或各黨團領導,常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送來當地土産。
甚至有冰藏的魚蝦。
除了敬意,還有分享地方特色物産的喜悅。“我們這裡才有”或“剛剛出爐”、“剛剛收成”的,那敘事怎不令人有三分驕傲?
講故事,離不開地方,離不開那裡的人和事和物。
地方感性是這樣來的。
記憶裡,地方與人事物往往隨時光移轉而在有意識、無意識地對話着。
感性的生成,也就是意義的生成。
(26.12.2023)
陳明發地方紀 《霹靂州十八丁篇——田野工作機緣》
疫情鬧了一年多,好些涉及跨地實際活動的地方創生事務都耽擱了。趁在家作業,正好整理一些陳年老筆記。這首詩就是這樣「出土」的。
一起挖掘出來的,是我在1981年離開生活出版社,到《建國日報》做過短時期記者的記憶。
1970年代中期讀中學時,在柔佛古來老家參與過「青團運」的活動,1978年代杪唸完拉曼學院到生活出版社工作。住在八打靈再也19區1路,他鄉遇見一群同是來自古來的學長,在SS2推動「青團運」,於是和他們在一起活動了大概兩年。
1981年,青團運合作社收購了原是霹靂州地方報紙的「建國日報」(現已停刊),遷址八打靈十三區,靠近「星洲日報」、「星報」與生活出版社,計劃發展成全國媒體。
當時八打靈的青團運支會秘書李綽鈞(後來昇任全國總會長)到青團運合作社服務,推薦我去建國日報。
在建國的幾個月時間,正是全國華社風風火火推動合作社運動的時期,我走了好些地方去調研草根參與的實際情況,算是延續我在出版社時到小鎮去採訪趣聞的新聞工作。
與霹靂州十八丁的邂逅,就發生在其中的一次出訪。
說起昔時故人與往事,我在建國日報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但因為不是南洋或星洲那一級的大報,小報館有限的普通記者陣容反而可以不論年資,從社會、意外、國會到法庭,大小新聞都得嘗試。走高庭時正是獨大案件在審訊中。
採訪之餘,也寫過一些政論,包括探討當時拿督(後來丹斯里)李金獅引起熱議的華族代表擔任第二副首相課題。
我在建國最後的一項任務,是在1981年尾,採訪胡申翁移交首相職權予馬哈迪的儀式。
離開報界,是應拿督李金獅的邀聘到雪州馬華擔任執行秘書,四年後升任執行秘書長。
除了擔任馬華雪州聯委會主席外,李金獅當時也是馬青總團長,兼任馬華十大計劃之一的幹部培訓中心主席。
我在青年組織時,曾參與過包括首相署心理作戰部門所辦的軍事等領導課程。新職務在組織行政工作之餘,也有機會協助幹部培訓,對我是極難得的學習空間。培訓工作自此成為我遊走此生最重要的據點。
2020年初,丹斯里過世,我去瞻仰時恰好是晚餐時間,在偌大的靈堂裏,唯有我獨對他在靈柩裏的遺容。
我說,丹斯里,衷心感恩您曾給予我的提拔。(Saturday, 5 June 2021)
概念互文
說回社群工作,今天的「草根」概念,和我在上個世紀實際參與的情況比較起來,可說是完全的兩回子事了。寓身互聯網時代,藉助移動網絡工藝,從地理距離與下鄉時間兩方面來看,真是舒適得太多太多了。從前,形容一位「草根工作者」最常見的成語是披星戴月、日夜秉程,對體能的要求多於腦能;對腦能的要求當然又多於臉孔、身材。現在有社媒、直播、網絡會議等等方便,山不窮水不盡了,無時無刻不是路;無柳無花也是村。過去「群眾基礎」可真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現在則有像臉書那樣的機器,「群眾」成了「粉絲」,肯花贊助費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間變「網紅」。(8.6.2021)
我在地方創生與文字創作之間,可曾發生摩擦?我一般習慣的反應是這麼想:摩擦?好啊;二石相撞必有火花。但我明白這世界往往不和我同調。大家一想到「摩擦」,是從稍有干擾、抵牾、矛盾到正式衝突的那種生活狀態。嚴重者,常常是以「漢賊不兩立」告吹。其實,創造一個共同的聚合場,讓雙方自由、互動就好了,融合可待。實際上,還有「不打不相識」的妙用。這場所叫「文化」。地方創生靠什麼創;要怎怎樣生?文化有答案。答案用什麼技藝切進;又怎樣呈獻出來?不外文學。
我給企業/組織上課時,總在學習體驗時段設計好些長短不一、設置有所變化的(個人或群體)「腦力激蕩」作業,以念頭誘發念頭、點子催長點子的方式,找尋特定議題的答案。
在寓意上,也是石頭摩擦出火種的作為。(9.8.2021)
匯點:青年社區參與行動
柔佛峇株巴轄:多年未有新外資?盼河岸特區帶來突破?有關特區建議藍圖各項文件,請點擊本段帖文後鏈接。
青年社群在地方更新計劃中,素来是重要的動力之一。關注地方發展,是最直接而又充滿建設性的路徑。
最好的案例,是雪州在跨世紀那十來年的“黃金海岸”計劃,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中不少的積極參與者,都是1980、90年代草根青運的活躍份子。大家在新的組織、不同的平台了,默契卻一直都在。
十餘年前,雪州“黃金海岸”願景的個人延伸版,我一把年紀了還老天真,拖妻攜子和一群年輕人辦了一回首見的“巴生創意節”,都是因爲青年社群的熱情。參與其中的文創青(少年),今天有的已是(影視)文創領域的核心人物,前幾天還從MCMC再次捧個獎勵贏得肯定;當中有的當時還是個孩子,今天也繼續捧獎了;有的也陸續參與了國際製作的重要後製工程;有的回到台灣,也做了主播,後来夫唱婦隨,成立了本身的內容製作隊伍.........。一個叫青工的哲學,一個叫參與的方針,一份極個人極堅信的嘗試,沒有青年群體的參與,什麼也幹不了。
謝謝榮華的肯定(見文末附錄)。有一點要確定的是: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一個人根本做不了什麼,絶不能説沒有誰就沒有誰。我只是在當時的崗位上,提出了一些建議而已。
我在許多地方一再強調,很多事物實際上並不是青運的原創。例如我剛剛在上面説過,社會參與、造就新一代等概念,原來都是借用的,我只是提供了中文的一個説法罷了。
記得鴻棠引進陳怡安老師的“積極自我”培訓計劃;青運台灣觀摩團引進廖素玉老師的帶動唱;中萊引進原是英文源流的Toast Master Club計劃;猷傑從童子軍引進大露營;春生引進團康........(僅僅舉幾個例子,文史工作者可能需要詳補),青運上下都是抱着“匯點”精神,將它們結合於青運這個大“家”庭,大家不分彼此地樂意接受並推廣,才有後來的一個培訓熱現象。
注:青運當時有個研究出版組,喉舌就叫“匯點” 。
現在一切數字化以後,我們需要新一波的“匯點”。
張荣華24.12.2023whatsapp留言:
青工哲學是明發兄把青遠的中心思想的理念帶動當時青遠組織動力,如果沒有明發兄把青工哲學理念推動青遠組織發展,青遠就沒有今天口才圈與青遠組織的發展成就,當年我榮華在青遠從青工哲學發掘人才,善用人才,造就人才的青工哲學的中心思想爲推動力,如果可以青工哲學理念也可以用在現代企業文化團隊爲企業創造業績增長速度推動正能量,明發兄我回憶當年走過的路是沒有白過。
陈明发·“青工哲学”补遗(1)
一个组织的文化遗产,在参与者的集体记忆里。
“青工哲学”,以及从这概念延伸出来的“青年成才之家”愿景,成书于1989年(见《终极为了关爱——青年工作者的灵视》)。
对有心了解这一波青年运动的友好,《终》一书无疑是一份正式的历史文献。
参与此书的个人到他们家人后来的生活,不少历练可说从中找得到“来时路”。
即使不挂“青工”之名,那“哲学”对他们也有具体的意义。
从1989这年算起,“青工哲学”与“青年成才之家”,到了2024,刚好35年。
“青工哲学”的文献证明是35年,但催生它的实际工作经验,可追索到1985年联合国世界青年年前后,青运所推动的系列“开拓新边疆”工作。算来,快40年了。
过去3、40年,知识的演变、折旧与淘汰非常的快。可是,“青工哲学”与“青年成才之家”,还被青运人提起,相信主要是“集体记忆”的关系。
新世纪以后,哲学家对“集体记忆”的追索,有了更多元但更完整的认识。
我个人的体会是,这“记忆”存在着长时间与个人境遇对话/互动的作用,实现了个别的特殊“绵延”,从而展现了各种个人或集体的新机遇。
年纪大的青运人,自然知道“个人机遇”是怎么回事;但集体(尤其是民族)机遇是什么?我们怎么把它接生出来利惠新一代,则恐怕得透过彼此互动才找到聚焦/出发点。
青年部已把“青年”的年龄定义,降低到30岁以下,在1980年代接触到“青工哲学”、“青年成才之家”的一代人,家里头新一代恐怕都超过这年纪了。但想想这个社会要日胜一日,关键在30岁以下那代人,适当的培训是怎样的?真的需要众筹一些“新创意”才是。(23.12.2023)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