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日期:2014年7月,這一年,是馬來西亞旅遊年;馬來西亞成立第51年;馬來西亞與中國建交40年,中國答應借兩隻熊貓給馬來西亞,不過比原定日期延後;隨著中國和越南因為南海領土糾紛而在南中國海互射水炮,越南民眾開始鬧排華,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商工廠、公司,都被當著是中資企業掠奪。殃及日韓企業。
地點:馬來西亞沙巴。
環境:馬航MH370失踪的謎底仍未解開,菲律賓南部海盜入侵沙巴東海岸虜人勒索贖金的事件仍時有所聞;實際上,還有兩位中國人質,一位遊客,一位華資在沙公司的經理,仍在海盜手中沒下文。中國集體遊客數目大減,不過,許多自由客還是抵抗不住沙巴的大藍天、大藍海、大綠山、大綠地,湧現在西海岸的亞庇。市中心的加雅街仍然燃燒著他們的熱情。
故事,當然也有例外的,有位北京男是來療傷的,心傷;還好,他在加雅街痊癒了,而且變成了另一個人;因為他遇上了杜順公主。
Comment
加雅街·札記 04
我出門去遊走,友人問:你對這次的旅途有何期望?
我說,沒期望;就只是去看看,去體驗。
旅遊在我,是釋放與約束的混合物。
釋放,讓我放開自己投入在地的風土人情;約束,教懂我欣賞別人值得欣賞的實相。
有的遊客惹人厭,是因為他們處處都與人較量:“我們那裡比你們乾淨多了”之類的;以及事事都有一番大道理:“我認為你們應該這麼做才顯得更文明”等等,等等。
有這樣的言行舉止,都是因為心頭有所期望;然後,要求人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得來滿足自己那一份期望。
結果,他們的旅程其實就是一次在自己期望清單上打勾或打叉的ISO活動;沒有投入與體驗,當然談不上驚喜與發現。
加雅街·札記 03
旅遊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就是:我在旅途上學到什麼?
當一個旅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他似乎變成了另一個人,我們知道他學到一些很關鍵的東西。
他為何改變了?一定是那次的旅途讓他遇上很特別的體驗。
這是很美妙的一次行走。
當帶回家的明信片、手信、禮物、紀念品.......都送完給人,消費掉,逐漸被遺忘;奇怪的是,那份體驗卻悄悄在擴散、增強。
逢人都想從頭再說一遍那故事。
絕大部分的旅人回到家,行囊裡都少了這一份很值得感恩的際遇;甚至,在打開數碼相機中的照片,連那些照片是在那個景點拍的,居然也忘記了。
絕大部分的人也沒學好功課,就去旅行了;如果想做點功課才去遊走,就學習怎樣敞開胸懷,準備去體驗到美妙的人、美妙的事。
那些抱著自己固有的一套,準備在旅途上和人耍厲害的人,在家看國家地理雜誌頻道會更快樂些。
加雅街·札記 02
關於旅遊,我所能想到的詞,就是:
從自我出發,但繞過了自己。
出門去發現這個世界以前,上網、看書,和網友在社群媒體閒聊,我們當然做了很多功課。
可是,去到目的地,並不是去證明什麼。
如果你說,哎呀怎麼這個和書上寫的不一樣;哎呀那個為何和網友說的有出入;哎呀,我們那邊不是這個樣子的............,我要說,哎呀那你還出門幹嘛。
所以,做決定去背包包走天涯的是自己,但假如竟日哎呀哎呀沒完、放不下自己原有的想法,那未免太自我了。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說的那個北京男,就有這毛病。
這不怪他,他只是個既有文化的犧牲者。
上網做點搜索,就會看到“中國人為何不快樂”這樣的探討還不少。
文中談到的不快樂因素,其實也不完全是中國人獨有的;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群,左看右看,這樣不快樂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不是一部關於探討認為和不快樂的創作,而是要分享這麼一個北婆羅洲的特色:快樂的理由其實很單純。
那個(或那些)理由是什麼?我說不清楚,不過,只要你來沙巴和杜順公主做一陣子朋友,你會慢慢體會到。
北京男帶著他的不快樂來到北婆羅洲;離開的時候,他不再是那原來的他。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的姐姐妹妹,收藏自北婆羅洲民族攝影家劉富威臉書)
加雅街·札記 01
反正,背包客有的就是時間。
走一條老街,好滋味不在於“走”而已,有機會找個地方坐坐,看看你眼前的店鋪。
上回,我坐在亞庇加雅街馮業餐廳裡喝白咖啡。
有一對中年男女走過我跟前的五腳基(走廊),男的忽然停下了腳步,女的也跟著停下來。
然後,我聽見男的說:這間店,很久以前是一間服裝店,有很多最新款式的牛仔裝;我的第一條Textwood蘋果牌牛仔褲,就是在這裡買的。
看樣子,那一定是他的青春年代;開始耍酷的時期~~開始約會女朋友,為會考煩惱準備出國,............很多事情一下子湧上他心頭。
那是1970、80年代?沙巴還很富有,每個學年出國留學生多得要坐包機的年代。
老街的魅力就在這裡,每個人有他的一份記憶;有許多可以說的故事。
如果我們暫且放下一切坐著,有時便會聽見很多這樣有趣的往昔。
那是旅遊手冊沒提到的;一般導遊也沒興致知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6 Comments 3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6 Comments 3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5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7 Comments 44 Promotions
Posted by Covid-19 Narrative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38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4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5 Comments 4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12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moooi on August 20, 2013 at 6:00pm 53 Comments 69 Promotions
© 2022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