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歴史之旅
2005年,二戰結束60年紀念,我背包包到了德國柏林。這一趟的歐洲文化之旅,補充了我對歷史敘事體驗設計的認識。例如,在不復存在的歷史現場,把昨日戰爭與極權政治一幕幕的發生,用開放的展覽與導覽方式呈獻給世界。罪深惡極的納粹德國蓋世太保,在他們為所欲為的年代,充滿了見不得光的黑幕;今天,全在光禿禿的遺跡上公諸於世。那種 體驗呈獻美學,帶引觀展人陷進深深的反思。此照中,昨日照片中的種種,對照今日現場四周的種種,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心靈裏發酵。(2019年2月25日 臉書)


《Advent》經典研讀班 1

《Advent》經典研讀班 2

《Advent》經典研讀班 3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17, 2023 at 10:33pm

德蘭達認為德勒茲的談法只提供了傾向結構(structure of tendency), 而非能力結構(structure of capacity),前者是有限的,後者則是無限的。德蘭達進⼀步認為,比起數學模式,藉由電腦模擬方式更能深入瞭解未然層次的能力結構。部分組構的非線性互動,將會產生整體的湧現特質。湧現特質由部分創造出來後,透過各種機制產生了穩定性,這正是奇異點的功能。

即便細部組構之間互動有所改變,也不影響整體湧現特質的狀態。獨立於運作機制外的奇異點,能夠在物質層次的機制上看⾒,也能在數學的微分方程式上看見。若將未然層次的奇異點連結到數學機制中,將會動搖這些⽅程式的永恆固定狀態,產生改變的可能性,從抽象轉變為實在的存在。

湧現從未然層次,藉由新傾向(new tendencies)與個體能力的連結,將會產生出新的特質。

相較於對其他思想家的批評,哈曼對德蘭達給予了許多正面回應,並稱讚其為忠實的實在論者,但兩⼈在思想上仍有很大的差距,最大差別即是對於關係 (relation)的⾒解。哈曼認為實在論不應奠基於關係主義(relationism),因未物本身即有⼀部分是拒絕,亦或是無法產生關係的。

反之,德蘭達談論湧現便是奠基於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連結。湧現做為⼀種新誕生的特質,哈曼認為若是奠基於歷史路徑的連結過程,將無法創造出任何新的產物,湧現必須是斷開、脫離路徑後所產生的新事物。

對於德蘭達透過未然層次將奇異點的影響⼒連結至關係主義,哈曼評論此作法並無必要,⽽是該回歸於已然層次,討論物本身如何斷絕與外在的關聯性。在當代迴避觸碰本質(essence)的討論⾵氣下,哈曼嘗試重新 將本質所具備的功能帶回哲學討論中。

對於德蘭達將個體能⼒置於本體論進⾏討論,哈曼認為兩者連結產⽣出無窮的可能性將會過於空泛。若物本身不具備本質,特質建⽴在關係上並隨關係不斷改變,將會落⼊關係連結的空洞中。兩⼈對於物的不同⾒解便是在於,德蘭達認為物的特質皆是建⽴於關係上,哈曼則認為物擁有無法觸碰,拒絕關係化的部分。

最後,哈曼提出「不具備能⼒的特質!不具備關係的已然!(Properties without capacities! The actual without the relation!)」回應了德蘭達的觀點。哈曼認為,物本身具備⼀種能與外在關係、⾃我歷史產⽣斷裂的部分。以桌⼦為例,桌⼦之所 以為桌⼦,是因其已作為湧現的產物存在,不能以部分,也不能以外在關係進行解釋。

不論我們如何接觸、使⽤桌⼦,都無法碰觸其本質。以德蘭達的觀點來看,桌⼦是未然的已然化(actualization of the virtual),但哈曼質疑未然層次存在的必要性,認為以⾮關係的⽅式定義物,便已進⼊實在論的角度。物本身即是已然的存在,並不需要再被拆解至未然層次。從關係主義建⽴物的特質談論實在論,將會忽視物所擁有的特殊性。

(第八章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期間: 2021 7 ⽉ 1 ⽇⾄ 2022 6 ⽉ 30 ⽇;計畫召集⼈:楊乃⼥;執⾏機構及系所:國⽴⾼雄師範⼤學英語學系)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