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公元399年,晋朝,法顯法師以六十五歲高齡發跡長安,涉流沙、逾蔥嶺,徒步數萬里,遍遊北印,廣參聖跡,學習梵文,抄錄經典,歷時多年,復泛海至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經耶婆提今印度尼西亞而後返國。時年已八十歲,仍從事佛經翻譯。
公元515年 中國南北朝時代,梁武帝蕭衍極力提倡佛法,其聲望因而遠播於東南亞許多崇奉佛教的國家,狼牙脩亦是其中之一,依照《梁書》卷五十四的《狼牙脩國傳》中記載,在公元515年(天監14年),當時狼牙脩國的國王"婆加達多",派使者阿撤多出使南京,拜見梁武帝。並交給梁武帝國書。狼牙脩的使者阿撤多交給梁武帝國書全文記載在《粱書》。
627年正月,貞觀元年,玄奘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公元671,唐朝咸亨二年,唐朝名僧義淨大師曾經由海路到印度取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禮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聖跡後,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七年。歷遊三十余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陽,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敕住佛授記寺。公元695年回國,期間極可能曾在同樣信奉佛教的狼牙脩(Langkasuka 吉打/泰南)停留。
1854 11月至1856年元月,華萊士在砂拉越大森林裡走過的探險之旅。
1855 在山都望政府渡假村做客的華萊士,花了三個晚上寫了一篇論文,提出聞名後世的“砂拉越定律”(Sarawak Law)。
2013 紀念華萊士逝世一百週年的特別年份。
照片说明:砂拉越華族與加央族百年前的的樟腦貿易
Tags:
Comment
郁達夫·離亂雜詩十一首
9
飄零琴劍下巴東,未必蓬山有路通。
亂世桃源非樂土,炎荒草澤盡英雄。
牽情兒女風前燭,草檄書生夢裏功。
便欲揚帆從此去,長天渺渺一征鴻。
10
千里馳驅自覺癡,苦無靈藥慰相思。
歸來海角求凰日,卻似隆中抱膝時。
一死何難仇未復,百身可贖我奚辭。
會當立馬扶桑頂,掃穴犁庭再誓師。
11
草木風聲勢未安,孤舟惶恐再經灘。
地名末旦埋蹤易,楫指中流轉道難。
天意似將頒大任,微軀何厭忍饑寒。
長歌正氣重來讀,我比前賢路已寬。
郁達夫·離亂雜詩十一首
阿修羅箋註:
1:是詩作於一九四二年春。郁達夫被害後,這十一首詩是由胡愈之保存並帶回國來的,一九四六年隨<郁達夫的流亡和失蹤>一文同時發表。詩後,愈之先生附有說明,抄錄如下:”按:一九四二年春間,達夫避難保東村,日成一詩以自遣今豐者僅十一首。右詩一至七首為懷遠憶舊之作。達夫有女友,於新加坡陷前,撤退至爪哇,任聯軍廣播電臺廣播員;達夫在保東村,隔二三日必赴附近市鎮,聽巴城廣播,故有’卻喜長空播玉音’之句。第八,第九首留別保東居停主人陳君陳為閩金門人。第十首成於彭鶴嶺,則以言志。第十一首系去卜干魯途中口佔,末量為中途停舟處。達夫後居巴爺公務時,亦間有所作,作風復有不同,似意氣較豪放,惟已盡散佚,惜哉。”
2:名城,這裏指新加坡城。
3:潰南疆,指英軍在馬來亞的節節敗退。
4:王謝,這裏指當地政要。飛燕,這裏指老百姓。劉禹錫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5:石壕村與長生殿,杜甫的《石壕吏》,寫老嫗從吏夜應河陽役,和老翁分離的事。洪昇的《長生殿》,寫唐明皇思念楊貴妃事。故曰,一例釵分惹恨長
6:巴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的巴東。當時郁達夫,胡愈之、王任叔是分批次撤退的。5月初,到達蘇門答臘西部高原小市鎮巴爺公務,以富商身份出現,先住廣東華僑開設的海天旅館,後租住一座小洋房。5月底,在巴爺公務僑長處,被日本憲後發現精通日語。6月初,被迫去武吉丁宜日本憲兵分隊任通譯。
7:亂離魚雁雙藏影:時郁達夫有女友李筱英,任英軍情報部門的廣播員。1941年12月底,李筱英隨英國情報人員撤退到爪哇。李筱英撤退到爪哇前,曾力說郁達夫也盡快撤退,並叫郁達夫托人把兒子郁飛送回國內。
7:河梁,橋梁。《列子·說符》:“孔子自衛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 晉陸雲《答兄平原》詩:“南津有絶濟,北渚無河梁。”
8:祖逖,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人。西晉末年洛陽淪沒後,祖逖率領親族鄉黨數百家避亂南下,祖逖不甘故國傾覆,恒存振復之心,主動請纓。建興元年(313),祖逖帶領舊部數百人毅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9:專諸,吳國堂邑人。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光打算暗殺吳王僚,伍子胥推薦專諸作刺客。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與專諸密謀,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於魚腹之中進獻,當場刺殺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乃以專諸之子為卿。春秋戰國人物補充。
10:夷光,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施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亦名羅山)下苧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苧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11:誓記釵環當日語,香余繡被隔年薰:這寫的是李筱英。“隔年”,郁達夫寫這詩,已是李筱英撤退到爪哇後的第二年春。
12:月正圓時傷破鏡,雨淋鈴夜憶歸秦:這句寫的也是李筱英。
1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羨作豫章郡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14:謝莊:《晉書》載,謝莊朝回,衣為雪所點,時人玩之,以為風韻。李商隱句“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濕謝莊衣”
15:洛妃,傳說中的洛水女神宓妃。曹植的《洛神賦》:“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16:卻喜長空播玉音:見註1條。
17:陳蕃,見前註。
18:雲英,見前註。
19:兩戒,國家疆域的南北界限,借指兩戒之內的全境。這裏指國家一統。
19:金門,《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時坐席中,酒酣,據地歌曰:‘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北齊書·文苑傳·樊遜》”人有譏其靖默不能趣時者,遜常服東方朔之言,陸沈世欲,避世金門,何必深山蒿蘆之下,遂借陸沈公子為主人,擬《客難》,製《客誨》以自廣。”
20:巴東,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的巴東。
21:草檄,袁紹讓陳琳草檄,聲討曹操“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製朝政;爵賞由心,刑戮在口”;”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
22:隆中,諸多隱居處。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魏略》:”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23:扶桑,神話中的靈地之一,傳說在東方的大海上,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多指日本。
24:掃穴犁庭,掃蕩其居處,犁平其庭院。比喻徹底摧毀敵方。清魏源《聖武記》卷七:“且謂蕞爾土司,即掃穴犁庭,不足示武。”
25:草木風,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晉書·苻堅載記》:淝水之戰,苻堅看到東晉軍隊陣容嚴整,又遠望八公山,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十分恐懼。後用以比喻非常慌張,到了自驚自擾的地步。
26:孤舟惶恐再經灘:惶恐,惶恐灘,在江西省萬安縣,急流非常險惡,是贛江十八灘中的一個。文天祥句”惶恐灘頭話說惶恐,零丁洋裏慨嘆零丁”惶恐,是擔心國家會滅亡而惶恐。
27:末旦,未彰顯。
28:楫指中流,見前註。
29:天意似將頒大任:《孟子》“天欲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郁達夫·去卜干峇魯留贈陳金紹
十年久作賈胡遊,殘夜蠻荒叠夢秋。
若問樽前惆悵事,故鄉猿鶴動人愁。
阿修羅箋註:
1:是詩一九四二年四月作。當年三月九日,荷蘭駐印尼殖民總督宣布向日軍投降。接著,日軍進佔蘇門答臘,搜索抗日分子。郁達夫化名趙廉,改裝為華僑商人,經彭鶴嶺,卜干峇魯而深入蘇島內地隱蔽。此詩寫於離開彭鶴嶺之時。
2:卜干峇魯,地名。
3:陳金紹,當地華僑。
十年十月十九日抵星洲,觀各商店門上蝌蚪縱橫,五腳衢下貧人側身偃臥,橫肱叠股,不堪寓目。坡中華人機關除學校無煙賭具外,其他公館社團,類多吞雲吐霧,捫竹尋花,喧鬧囂塵,實甚於春江上也。漫唱竹枝四首,紀斯遊之所見耳。
小陽十九到星洲,擾擾營營漢子稠。
把晤還須福建語,方言普及馬來由。
(【編按】馬來由,即馬來人、馬來語。)
機關百種都齊備,社會一行空應酬。
麻雀洋煙相徵逐,高歌醉舞出峰頭。
四達康莊眞坦途,南洋首屈號名都。
嗚嗚轆轆車輪接,嚦嚦嘈嘈夾道呼。
海闊澜回無惡浪,山低林茂有靈株。
洋樓高聳堪遮日,最是可憐五腳衢。
(【編按】五腳衢,亦稱五腳基,即商店之騎樓,為流浪漢棲息之地。)
1924年5月22日《南洋商報》“商餘雜誌”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9-10)
(九)
九伯娘娘好本事,種菜洗衫又擔水;
燒飯劈柴抹都做,天光忙到暗滿晨。
註釋:暗滿晨 - 夜晚
(十)
阿娘識算吾識字,家傳秘方有兩手;
傷風鼻塞太熱氣,摘滴草藥病就除。
富邦:落實沙巴復邦的真義
陳明發 2015《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上月5日在沙巴亞庇經歷了一次5.9級地震,及好幾回餘震;想起2009年在臺中弘光大學講課時,也遇上一次6級搖晃。
此次神山地震不幸死了18位爬山者/嚮導;但當地眾多原住民嚮導在地震後不顧個人安危,上山尋援其他失散的爬山者,有者因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因為許多爬山客來自國外,這件事引起西方媒體大力報導,讓我們覺得做馬來西亞人很值得驕傲。
因為神山是杜順族的聖地,事故發生後,很多媒體(包括馬來西亞本身)才開始想到:我們對杜順族很陌生啊。我因為寫過關於神山(又名中國寡婦山)的組詩,有家媒體也要我針對他們的傳說講點話。此次事故讓我感覺到,做個“沾光式”的“驕傲的國民”還不夠啊,我們對自己的鄉土了解多少?馬來西亞內容、文創工作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原載 10.7.2015《愛墾網》)
曾仁青·北婆羅洲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序
編註:曾仁青為馬来西亞沙巴區域资深客家运动工作者/作家,擔波羅利人,曾出版自傳《擔波羅利的男孩》一書,深受歡迎。
客家話乃是以中原古漢語為基礎,也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在盛唐時期更盛行一時;它和華語(又稱普通話)非常接近,可是仍有許多詞彙及慣常用語和華語完全不相同,而其中一些客家詞彙還特別傳神呢!
今日嘗試推出的已經不為年輕人所接受,且又日漸式微的一首七言四句新沙巴客家山歌,以供賞賜教,主要是要藉在客家山歌中找到客家人的另一個生活調劑品;然而它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精髓、是客家人的心情、更是客家人的歷史。
一般的客家山歌構句與七言四句相似,每首山歌有四句,每句由七個字組成,第一、第二及第四句最後一個字要押韻。
雖然山歌與七言絕句相似,但山歌的句子較七言絕句淺白,也不注重平仄,只要唱起來語氣順暢、音律和諧就可;但在演唱時有時必須隨著節奏、調子加入一個虛字,以豐富歌曲表達的方式。
客家山歌也有七言五句(有待刊登),但其構句也與七言四句有著其共同點,就是每句由七個字組成,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句最後一個字也必須要押韻,而第五句往往是加強或豐富第四句歌曲的語氣力度,增加歌曲的表達意境。
由於各地區的客家詞彙和發音和用語未必盡同,有時還會參雜本地土語,今日推出的七言四句客家山歌的詞彙,乃是本人以最熟悉的本地客家慣常用語有感而抒之。謝謝!
已故九伯,原名謝九,擔波羅利人,原籍廣東番禹人,務農為生,秉性忠厚,平素熱心社會公益,是擔波羅利眾福堂人壽會發起人之一,也是擔波羅利中華學校校舍重建委員之一。(資料摘自擔波羅利眾福堂人壽會紀念特刊)
關於張正隆的《雪白血紅》
《雪白血紅》是中國大陸報告文學作家張正隆的代表作,描述了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林彪率領中共軍隊在中國東北戰場與中華民國國軍作戰的事跡。
作者採訪了上百個林彪有工作關係的人整理而成,寫得相當紀實,其中加入了大量林彪與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共中央互通的電報內容,書中涉及強制動員參軍、長春圍困戰中長春圍城餓死大量平民等敏感內容,出版後引起轟動,在被禁前在中國已經賣出超過十萬本。
此書於1990年被禁止在中國大陸發行,被禁的原因是“為蔣介石評功擺好,為林彪翻案”,據悉彭真氣極敗壞地對他的秘書說:“林彪難道比毛澤東還英明嗎?”結果出版社遭到牽連,一些人遭到降職和下崗,責任編輯馬成翼被關了23天,張正隆被關了一個月,對張正隆後來出的書內容也審查得更嚴。2002年,此書在香港出版。如今在中國大陸少數圖書館可借閱。(維基百科)
敘說古朝鮮女史官事跡的韓國電視連續劇《新進史官丘海昤》劇照,故事發生在19世紀初的朝鮮王國,劇情史實根據待考,唯可見唐代李世民前的中國史官制的縮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