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傳播美國美国米歇根州底特律形象的口號:文藝復興城市。


電商宣講進農村·葛家鎮抖音新媒體培訓班成功舉辦

爲進一步加強鄉村振興人才培育,發揮電子商務平台在助推優質農産品産銷對接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5月18日,由山東外貿職業學院、文登區商務局、葛家鎮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抖音新媒體培訓班”在葛家鎮成功舉辦。

本次文登區商務局電商宣講團走進葛家鎮,邀請了山東外貿職業學院閆靜雯老師、青島萱芷會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杜澳華經理來進行宣講授課。兩位老師詳細講解了短視頻平台的發展趨勢、分析抖音賬號注冊、短視頻剪輯技巧、抖音直播具體操作,深入地分析抖音底層邏輯,手把手教授如何利用剪映軟件剪輯短視頻,深入淺出地分享了抖音運營的相關落地方案。  

葛家鎮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葡萄、蘋果、桃子、草莓、大櫻桃......全鎮果品面積5萬多畝,佔全區水果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水果年産值達十億元。下一步,區商務局將重點扶持威海聯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威海可道網絡有限公司、威海果這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專業直播團隊,加強與葛家鎮的蘋果合作社、種植大戶進行合作,讓當地特色農産品“觸網”銷售,實現電商興農爲鄉村振興賦能,促進農村産業轉型以支持特色産業發展,充分發揮農村電商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2023-05-19;文登商務)

延續閱讀:
新文科~行行業業跨界融合


鄧海建·直播經濟緣何受到青睞

除了時下火熱的幾個直播達人以外,真實的直播人才市場究竟怎樣?據媒體近日報道,某招聘網站最新發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產業人才報告》顯示,春節之後直播行業的招聘需求同比上漲132.55%;直播人才的平均月薪達到了9845元,短短一個月內再度漲薪。主播為直播人才中的絕對主體,直播教師競爭激烈。

這段時間以來,從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對“互聯網+”和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到各地主政官員摘下口罩、帶頭“下館子”——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之後,復工復產的“加速鍵”尤其考驗治理智慧。要素流動了、企業復產了、服務跟進了,剩下的,就是消費端的信心如何恢復。說得更直白一些,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的當口,賣得出貨才是市場回暖的硬道理。


當此語境之下,企業、平臺、地方政府等不約而同想到了直播經濟。數字顯示,過去一個月,超過50%的品牌電商旗艦店開通直播賣貨,線下門店直播也迎來爆發式增長。啟動門店直播的商家多了5倍,做直播的導購多了10倍,並以每周翻倍的速度持續壯大,帶動線上線下業務雙增長。

如果說這些數字還略顯宏觀,那麽,不妨看看下面具體而微的例子:3月19日,山東曹縣漢服源產地的180多家企業和商戶在線直播推介了近5000款漢服。女縣長變身漢服主播——在“縣長帶貨”環節,直播間匯集超過160萬人次觀看,商戶在半小時內售出了漢服3000餘件。相較於積壓在倉庫的貨品,“帶貨”成了最硬核的抗疫情、促生產、穩就業行動之一。


今時今日,已經沒有人敢小覷直播的能量了。不得不提的一個大背景是:2019年,雙向互動的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一舉超過4000億元,誕生了“5分鐘賣掉1.5萬支口紅”的帶貨紀錄。有疫情初期的經濟打底,復工復產後的中國全產業鏈,都離不開直播帶貨。在“復工大聯播”等直播實踐中深耕地方、穩紮市場。一舉多贏,何樂而不為?

中國統計局3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至2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21萬億元,同比下降20.5%。但讓人意外的是,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卻逆勢增長,二月同比增長8%。讀懂了這個反差,就能讀懂市場為何會對直播經濟如此青睞。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直播經濟這個全域營銷的新陣地,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一個支點。(2020-03-26 /來源:中國光明日報)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21, 2025 at 8:06pm

丹納·藝術哲學:只看見人~~希臘人和意大利人只看到人和人生的最高最挺拔的枝條,在陽光中開放的健全的花朵;倫勃朗看到底下的根株,一切在陰暗中蔓延與發霉的東西,不是畸形就是病弱或流產的東西:窮苦的細民,阿姆斯特丹的猶太區,在大城市和惡劣的空氣中墮落受苦的下層階級,瘸腿的乞丐,臉孔虛腫的痴呆的老婆子,筋疲力盡的禿頂的匠人,臉色蒼白的病人,一切為了邪惡的情慾與可怕的窮困而騷擾不安的人;而這些情慾與窮困就像腐爛的樹上的蛀蟲,在我們的文明社會中大量繁殖。

他因為走上了這條路,才懂得痛苦的宗教,真正的基督教;他對聖經的理解同服侍病人的托缽派修士沒有分別;他重新找到了基督,永久在世界上的基督:數千年如一日,在荷蘭的酒坊中,客店中,像在當年的耶路撒冷一樣,他安慰窮人,替他們治病,只有他能救他們,因為他和他們一樣窮而心中更悲傷。影響所及,倫勃朗自己也動了憐憫;在一般貴族階級的畫家旁邊,他是個平民,至少在所有的畫家中最慈悲;他的更廣大的同情心把現實抓握得更徹底;他不回避丑惡,也不因為求快樂求高雅而掩飾可怕的真相。

——見到這樣的場面,我們以為人類的事業已經登峰造極了。然而佛羅倫薩不過是第二個美的鄉土;雅典是第一個。從古代殘跡中留下來的幾個雕像,《彌羅島上的維納斯》,巴德農神廟上的石像,羅多維齊別墅中的於農的頭,給你們看到一個更高級更純粹的種族。比較之下,你們會覺得拉斐爾人物的柔和往往近於甜俗,體格有時顯得笨重;米開朗琪羅的人物的隆起的肌肉和劍拔弩張的力量,把內心的悲劇表現太明顯。

肉眼所能見到的真正的神明是在另外一個地方,在一種更純淨的空氣之中誕生的。一種更天然更樸素的文化,一個更平衡更細膩的種族,一種與人性更合適的宗教,一種更恰當的體育鍛煉,曾經建立一個更高雅的典型,在清明恬靜中更豪邁更莊嚴,動作更單純更灑脫,各方面的完美顯得更自然。這個典型曾經被文藝復興的藝術家作為模範,所以我們在意大利欣賞的藝術,只是愛奧尼阿的月桂移植到另一個地方所長的芽,但長得不及原來的那麼高那麼挺拔。

人具備的性格顯然是多多少少有益的,或者是有害的,或者是混雜的。我們天天看到一些個人和一些社會發達,增長,失敗,傾覆,消滅;倘從總的方面考察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失敗總是由於總的結構有缺陷,某個傾向發展過度,地位與能力比例不稱;他們的成功總是由於內在的平衡非常穩固,欲望有節制,或者某種力量很強。在人生險惡的波濤中,性格是秤砣或浮標,有時使我們沉到水底,有時把我們托在水面。

律師、醫生,坐辦公室的或做買賣的人,疲軟的肌肉與拉長的臉到處留著專用腦力和室內生活的痕跡。 …… 一個無論如何完美的身體,必須有完美的靈魂才算完備。 …… 精神生活一達到相當的高度會輕視肉體生活,或者視肉體為附庸;人認為心靈受著肉體之累,所以他的機器變為附屬品;他為了要更自由自在的思想而犧牲肉體,把肉體關在書房里,讓它傴腰曲背,一天一天的軟弱 …… 生生命還在過去的乾涸與未來的泛濫之間奔流,氣勢壯闊而很有節制,像一條美麗的河。

在現實界,特徵不過居於主要地位;藝術卻要使特徵支配一切。(第三章 特徵有益的程度)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7, 2025 at 12:40pm

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

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這個問題跟「科學家是否需要科學哲學?」是一樣性質的問題。科學家似乎不需要去追問「科學是什麼?」這種後設性的問題也一樣能做好科學,畢竟科學哲學並非理工系所的必修課程。...

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這個問題跟「科學家是否需要科學哲學?」是一樣性質的問題。科學家似乎不需要去追問「科學是什麼?」這種後設性的問題也一樣能做好科學,畢竟科學哲學並非理工系所的必修課程。很多學科學的人可能還會認為學習科學哲學不但不必要,而且還是自找麻煩,為什麼要問那麼多難以回答又對科學研究沒有幫助的哲學問題呢?

藝術哲學對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來說,有什麼用處呢?

我想藝術家對藝術哲學大概會有雷同的抱怨。創作這件事情哲學介入的餘地似乎不高,我們或許常會聽到藝術家談他們的創作哲學,但大概不會太常聽到他們夸夸其談嚴格意義的藝術哲學。在學院受過訓練的藝術家的確需要修習一些會涉及到藝術哲學的理論課程,但這些內容大多只是點綴,大多學生應付完考試就不會放在心上。把這些課程拿掉,似乎也不妨礙學生日後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更別提有很多創作者根本沒有在學院受過訓練。這些似乎都說明了藝術哲學對藝術家來說是沒有用處的。

但我抱持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藝術家的確不需要藝術哲學也能成為好的藝術家;也就是說,懂藝術哲學不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必要條件。但是,對藝術哲學有所認識卻很有可能幫助藝術家更上一層樓;亦即,懂藝術哲學很可能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充分條件。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闡明上述論點。

在開始說明我的觀點之前,有一點必須先澄清,本文對「藝術」一詞採廣義理解,舉凡創作活動皆屬之,因此除了八大藝術之外,漫畫、攝影或遊戲設計也都包含在內。「藝術家」一詞也將對應此廣義用法。採廣義解的理由是,大部分的藝術理論其實只要稍加修正就很容易一體適用於所有的創作活動,毋寧說是所有的創作活動具備根本的共同性,因此能以「藝術」一言以蔽之。[相關] [藝術源起] [召唤詩例]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原載:哲學新媒體

愛墾编註: 音樂、雕塑、建築、舞蹈、 文學、繪畫、戲劇與電影,統稱八大藝術。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6, 2025 at 9:00pm

什麼是藝術哲學?

也許我們必須先回答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定義「哲學」,那麼藝術哲學就是其實就是「關於藝術的哲學」。但什麼是哲學呢?這個問題就連哲學家都沒有共識。既然如此,要了解藝術哲學最好的方式,恐怕就是直接列舉一些常被討論的議題。底下是哲學家比爾茲利 (Monroe C. Beardsley) 在《美學》Aesthetics1,藝術哲學常與美學一詞等義使用,雖然兩者可以有嚴格區分,但此處還有本文的脈絡中都視兩者為等同)一書中列出的十大重點議題:

  1. 什麼是藝術?擺在美術館的小便斗就能成為藝術嗎?
  2. 藝術品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的?為什麼有些藝術類型有贗品的問題?
  3. 藝術品的美感性質是怎麼來的?是生自作品本身的其它性質或有外在因素決定的成分?
  4. 藝術品有「意義」嗎?有的話是如何被決定的?
  5. 繪畫如何再現事物?畫中物與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6. 藝術品如何表現情感?我們如何辨識其中的情感?
  7. 虛構是什麼?我們為何會對虛構的事物產生情感反應?
  8. 我們該如何詮釋藝術作品?該考慮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嗎?
  9. 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藝評標準嗎?還是因人而異?
  10. 什麼是藝術價值?

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基本問題」。在討論藝術作品時人們常有的爭論,追根究柢往往都是基本問題。因為基本,所以深層,因為深層,所以常被迴避或忽略。不過,為什麼了解這些哲學爭論會對藝術家有益處?這是接下來要回答的問題。

論述面的影響

當我說「藝術哲學對藝術家有益處」或是「藝術哲學有機會讓一名藝術家變得更好」,這其中的「益處」或「好」其實包含兩個層面:創作面論述面。創作面就不用說了,藝術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創作,往往我們對藝術家的評價都是聚焦在創作面。但其實論述面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卻常被忽略。尤其現今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論述面的重要性比以往超出許多。隨著各式媒體的發展,在不同的平台上藝術家都有公開論述的機會。例如媒體訪談、社群媒體發言(如臉書粉絲頁或個人頁)、藝評、評審發言、演講……等等。

藝術家的公開論述是藝術成就的一部分,也是藝術家形象、專業素養的一部分,我們在評價藝術家時,不太可能將他的作品與思想切割開來。相反地,一名藝術家的表現往往會是其創作面與論述面的總和。藝術家怎麼樣去論述藝術相關的看法,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觀感。我認為藝術哲學在厚實藝術家的論述面這點上,可產生有益的影響。

我們可以把藝術家關於藝術的公開論述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藝術家自己的作品,也就是說,藝術家闡明關於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以及相關創作意圖。除此之外都是第二類的論述。舉例而言,如果一名藝術家在臉書發言談論自己剛發表的作品,說明這次是希望發揚某種藝術價值,並進一步闡述這種價值的特色,那麼這便是第一類論述。如果這名藝術家看到別人的作品風格有感而發,開始談論藝術風格應該要怎麼表現,那麼這便是第二類論述。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看法的表達。

藝術哲學可以幫助藝術家將第一類論述表達得更完整、細緻與清楚。有時候,藝術家所抱持的看法已經被哲學家討論過,不但已經建立了清晰、系統性的論述,也檢討過許多漏洞與批評。藝術家參閱這些論述後可以重整、修正自己的看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論觀。以前例而言,如果藝術家自己所擁護的藝術價值沒有太多人認同,這時如果恰好有哲學家論述過類似的看法,藝術家在論述自己的想法時,便可找到理論基礎,更清楚地將其表達出來,也許這樣就能讓更多人被說服,進而更能欣賞藝術家的作品。

同理,關於第二類論述,在公開發言的場域,藝術家有很多機會去評論、分析他人的作品,或是暢談自己關於藝術的想法,藝術哲學的理論資源便可產生激盪、啟發以及反思的效果,有機會提升藝術家論述的深度與品質。如果我們都同意哲學有這樣的功用,那麼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論述面的確會有幫助。

創作面的影響

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創作可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有兩種方式:傳達破壞。傳達指的是藝術家可藉由作品來傳達藝術哲學的思想。創作者透過作品來表達思想是藝術創作一種常見的方式,而哲學思想當然可以是作品傳達的內容。

至於破壞,指的是藝術家可以質疑或挑戰既有理論。例如,美國概念藝術家巴爾代薩理 (John Baldessari)《什麼是繪畫》(What Is Painting),直接在畫布「畫」上一段關於藝術定義的文字,這樣的一幅「畫」直接挑戰了其所引述的藝術定義(藝術作品,尤其是繪畫,只能透過眼睛感受且無法用文字來表現)。這樣的作品能激起我們對理論的反思,更進一步去懷疑既有理論的合理性。

[
藝術源起]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6, 2025 at 12:37pm

誠然,這些直接影響都並非是藝術哲學在創作面上的重要影響,畢竟把作品當成藝術哲學的發聲媒介只能算是藝術創作活動的一種方式。藝術家創作作品,通常不是為了傳達或挑戰關於藝術的想法,因此,此處所論及的直接影響不能構成鼓勵藝術家接觸藝術哲學的有力理由。我傾向將其看成一種附加性的好處。事實上,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藝術哲學對於創作面的間接影響。

對創作有助益的事未必是與創作直接相關的。舉例而言,對一名小說家來說,學習小說或劇本的寫作技巧當然對創作有直接性的幫助,但是人生經驗的取得也一樣有幫助。人生經驗的內容不見得會直接成為小說中的材料,但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作家本身的智性與成熟度會無形中提升,於是下一次下筆時便有所不同。我們也許無法直接找到人生經驗與作品水準的有形關聯(像具體的小說技巧那種有形關聯),但我們知道這種經驗對創作是有助益的。這種狀況在其他藝術類型皆然。這種影響毋寧說是一種「心智底蘊」的鍛鍊與改造。就好比習武一樣,直接學新招式的確會讓你武藝更高強,但改造「功體」卻可能讓你進入下一個境界。

我認為哲學的潛移默化屬於這類影響。當藝術家有機會對藝術的基本問題做更深入的思考時,如同人生經驗,這種「抽象經驗」很大機會能在無形中改變藝術家心智的迴路結構,進而影響到創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名畫家初始習畫時,可能專注於將現實之物「再現」於畫中,他所關注的技巧在於畫工。但是他接觸過藝術本體論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些哲學家認為藝術創作本質上是一種溝通,換句話說,創作是藝術家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從這種觀點來看,藝術作品本身成為訊息的載體,藝術家透過創作,在作品中傳達訊息。藝術家「有話要說」,並且受眾也理解到作品夾帶弦外之音(如何詮釋是另一個哲學問題,溝通模型不蘊含受眾一定要根據作者意圖詮釋)。當畫家習慣了藝術的溝通模型,他可能會漸漸發覺偉大的藝術品並不只是畫工完美,更在於作品是否傳達了深刻的想法。具備美感卻沒有暗藏深意的作品雖然讓人賞心悅目,卻顯得空洞,很快便被觀者遺忘。

理論對創作的負面影響?

在此我們必須考慮一個相反的看法,就是閱讀太多理論反而會限制創作能力。的確,有些藝術家可能認為理論會限制思考框架,例如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舉一個常見的類比,年輕的作家在剛開始創作時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困境:時間有限,到底要多讀還是多寫?有些人會認為,讀太多反而有反效果,因為讀太多容易會被其他作家影響,進而變成模仿,走不出自己的路。如果這個反駁成立,會對我對創作面的間接影響這部分構成挑戰,也就是質疑理論的潛移默化會是負面的。

閱讀藝術理論是否會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

這裡有個關鍵,上述的類比中,所謂的「多讀」是讀別人的作品,而不是讀討論作品的理論。事實上,可以去限制創作的,往往是別人的創作,而非理論。一個創作者害怕自己吸收了太多別人的創意,因而在創造力上受到無形的桎梏,這的確是會發生的現象,也的確會讓創作者顧忌。但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理論」是藝術哲學,是一種後設視角,是踏出藝術這個領域之外去反省、反思藝術。反省與反思通常帶來進步,而不會是限制。因此一旦我們認清了理論的本質,便不必對其產生抗拒。

退個一萬步,就算我們把理論跟作品擺在同一個層次談好了,我也很懷疑大量吸收其他作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高於正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創作者的進步常來自於把握業界最新的發展。如果你不知道當前最新的創作技法、思潮還有話題性作品或優秀作品,那恐怕很難替自己帶來創作上的刺激。新的想法或靈感往往被他人的作品所觸動,有時候的確會演變成模仿,但那可能只會發生在藝術家的功力尚未成熟時。一旦到達了成熟階段,那些負面的可能性將會轉化成正面的養分吸收。

小結

我在本文開頭強調過,研究藝術哲學不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必要條件,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藝術哲學。但我認為接觸藝術哲學很有可能對藝術家產生正面的效果,提升藝術家的藝術成就。這樣的論點在邏輯上並不蘊含沒有其他手段可以提升藝術成就。我僅僅宣稱藝術哲學是提升藝術成就的其中一種方式,並推薦給藝術家參考。

哲學的特色在於增進思考的深度與批判能力,作為哲學的一個子領域,藝術哲學不例外地也有這種特色。當藝術家對藝術做了更深層次的思索,習慣了懷疑、反省與批判,我很難想像在經過這樣的陶冶後,藝術家不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召唤詩例]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原載:哲學新媒體[相關]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7, 2024 at 3:48pm

陳明發〈濾思場〉194

要養成思維定向,沒有比社媒更有效的地方。一個人以什麼方法發表什麼圖文,能贏得最多的「讚」,一個照單抓藥的複制模式就在他面前導航。無需更多、更深刻的思考、再思考。只有極少數的男女了然於心:有些事物越沒網眾關注,越有個人的珍貴意義。最嚴格定義的「原創」很可能就在那裡。(17.11.2024 臉書

網眾認為雜亂無序的事,在我是一首奧妙的音樂。(17.11.2024)

   (Image Credit: New Yoke Time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2, 2024 at 4:09pm

[草地上方] 

我躺在懸崖上,眼前只見一片草地。草地上方,並不是基督教理論中的七重天,而只有兩重:一重較深——大海,高處的一重稍淺。

[醋意]

然而他的醋意卻和他的愛情仿佛是如影隨形,馬上就出來為她今晚向他投來的微笑提供一個副本,來了一個顛倒,變成是對斯萬的嘲笑而充滿著對另一個人的愛;她的腦袋低垂下來也是俯向別人的雙唇,而她對他的一切溫情的表現也都以別人為對象了。他從她家里帶回的一切令人消魂的印象現在都仿佛變成了一個室內裝飾師提供的一些草圖、一些方案,似的斯萬據以設想她可能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的熱烈的、狂喜的舉止。這樣,他都為在她身邊體會到的每一個樂趣,為他自己設想出來的每一個愛撫的動作(他還如此有欠謹慎,告訴她這些動作是如何使他歡快),為他在她身上發現的每一個優美之處感到後悔,因為他知道,過一會兒,這些又都會成為她手中用來折磨他的新的刑具。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 2024 at 8:48am

[意識流]

度過了熱辣辣的一天,我們都渴望未曾見識過的風涼;只見一彎新月捷足先登地在我們激動的眼簾(我去蓋爾忙特親王夫人家那天晚上,還有阿爾貝蒂娜給我打電話的那天晚上,月亮也是這個樣子),像又輕又薄的果皮,後來,又像一塊四分之一瓣的新鮮水果,似乎有一把無形的刀開始在天穹中為它削皮。——「我去蓋爾忙特親王夫人家那天晚上,還有阿爾貝蒂娜給我打電話的那天晚上」,以上兩處,均使用過這個比喻。此處又有了新的延展。這些地方也足以說明本書絕非什麼意識流小說,相反是精心構造而成的。

[意識到消滅愛情的唯一辦法]

要想散心,我就必須激勵自己身上與希爾貝特毫無關聯的思想、興趣和熱情,與我的感情(由於和希爾貝特的分離而不再與日俱增)相抗衡。這種與我們所愛的人毫無關聯的思緒會佔據地盤,它雖然最初很小,但也是從原先佔領我們整個心靈的愛情那里奪取過來的。我們必須發展這些思緒,使之壯大,與此同時,感情不斷衰退,僅僅成為回憶。這樣一來,進入我們精神中的新因素與感情展開爭奪,奪得的地盤越來越大,最後整個心靈被奪了過來。我意識到這是消滅愛情的唯一辦法。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28, 2024 at 3:48pm

愛墾APP:《詩性探究》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26(2), 83-114. DOI: 10.1080/08893675.2013.794536 )

「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作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普及,尤其在教育、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等人文科學領域中得到關注。它突破了傳統研究的線性表達方式,通過詩歌創作、分析、反思等手段,表達難以量化的情感、體驗和社會現象。該方法的核心價值在於承認情感和共鳴為有效的研究結果,滿足了對個體和集體經驗更深層次理解的需求。隨著學術界對非傳統研究方法的接受度提升,詩性探究正成為一種有效的人文研究工具。

詩性與情感共鳴:詩性探究的核心之一是情感的深層傳達。通過運用隱喻和象征,這種探究方式能超越傳統學術框架,觸及學術中通常忽視的情感維度。它不僅在呈現數據和事實,還在人們的情感中引發共鳴,為研究增添層次和深度。

個體化與普遍性:詩性探究具有跨越個體和普遍之間界限的能力。研究者可以通過詩歌,將個人的細微感受轉化為能引發廣泛共鳴的普遍主題,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雙重連接。這種探究方式適用於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尤其在創傷、文化身份或自我認同等主題的研究中尤為有效。

探索潛意識:詩歌的結構和用詞方式能通過非線性的表達進入潛意識的領域,這使詩性探究成為探索內心沖突、壓抑情感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工具。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3, 2024 at 12:24am

愛墾APP: 克里希那穆提對話意念科學

以下關於意念、意識與生物間相互作用的論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的思想產生共鳴,尤其是他對意識、愛與整體性的理解。

「意念的效力是愛的完全展現,能讓兩個身體合而為一」:克里希那穆提在其著作中,常強調愛與意識的不可分割性。在他看來,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全然的,不帶有個人利益或欲望。愛是一種完全的存在狀態,能超越個體的界限,使人與他人、世界合而為一。這個觀點與上述意念通過愛達到完全的合一有相似之處。在Krishnamurti的哲學中,愛不僅僅是情感,而是一種深刻的意識狀態,它可以讓人們擺脫內在的衝突,與他人和世界融為一體

「人類意念,流動的意識,對量子過程最細微的干擾都可能帶來嚴重影響」:克里希那穆提認為,意識是深刻且複雜的,不僅僅是個體的活動,也影響整個世界。他經常探討意識的普遍性,認為個體的思想和意識不僅僅局限於個人,而是影響整個宇宙的存在。雖然他並未明確談到量子過程,但他強調意識的能量流動和潛在的影響,這與量子層面的影響相呼應。兩者都關注到意識的流動性及其廣泛影響。

「人類意念可以深深影響植物、種子、單細胞生物、昆蟲和小動物」:克里希那穆提強調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內在聯系。他認為,人類與自然並不是分離的,而是一個整體。因此,人類的思想、情感和意識狀態能夠影響自然界的其他部分。這與意念能夠影響生物體的觀點相契合。在Krishnamurti的思想中,意識和存在本身是一種統一的場域,個體和萬物之間通過意識聯系在一起。

「生物體讀得懂人類的心思意念,並會有所反應」:克里希那穆提雖然沒有直接討論過生物體讀懂人類意念的具體生物學或物理機制,但他經常談到意識與自然界的和諧。他強調,當個體與自然保持純粹的連接時,彼此間的反應是一種自然的流動。他的這種哲學基於對整體性的深刻理解,認為一切生命都在一個相互依存的網絡中運作。因此,生物體對人類的意識或意念產生反應,雖然在Krishnamurti的哲學中沒有詳細的科學描述,但可以從他對整體性的探討中找到對應。

「意念是一種光子流,植物接收到信號並受其影響並不奇怪」: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學強調意識的能量,而這種能量在某種程度上是無法通過物理手段直接測量或解釋的。他常提到意識具有一種超越物質的能力,並且能夠影響物質世界。如果我們將意念視為一種能量流,這種能量能夠影響植物或其他生物體的論點與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他的宇宙觀中,意識和物質並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滲透的。

「心理狀態會影響周遭人的生活」:克里希那穆提在其教義中,強調了心理狀態對他人的影響。他常常談論個體意識中的恐懼、欲望和衝突如何會影響周圍的世界。他認為,當一個人處於平和與清明的狀態時,這種狀態自然會影響他人,並創造一種和諧的環境。這與論點中提到的心理狀態對他人生活的影響有相似之處,他的思想也支持這種內在狀態對外界產生影響的觀點。

「意念能影響周圍的環境」: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強調內在的心靈狀態能夠改變外在的現實。在他看來,意識狀態不僅影響個人的內在世界,也會影響其外在的環境。這與意念影響周圍環境的觀點有直接共鳴。他認為,內在的轉化(transformation)可以改變整個社會,這是一種深刻的、從個體開始的改變。


總的來說,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特別強調愛、意識的統一性,以及個體與自然、他人之間的深刻聯系。這些理念與意念科學中的許多論點有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探討意識的力量及其對外界和環境的影響時,他的整體性哲學提供了深刻的共鳴。

Comment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24, 2024 at 10:15pm

APP Iconada: Emotive/Evocative Change Strategies

"Emotive" or "evocative change strategies" refer to methods or approaches that leverage emotions to drive change, particularly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social movements, or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se strategies emphasize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influencing behavior, decision-making, and motivation, recognizing that rational arguments alone may not be sufficient to inspire or sustain change.

Key Elements of Emotive/Evocative Change Strategies

Emotional Appeals: These strategies often use storytelling, metaphors, or symbols that resonate emotionally with individuals or groups. By tapping into feelings like hope, fear, empathy, or anger, these strategies aim to create a strong emotional connection that motivates action.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Emotive change strategies consider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audience. They are tailored to align with the values, beliefs, and emotional landscapes of the people they are trying to influence.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ese strategies often appeal to a sense of identity,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By aligning a cause or change initiative with people's sense of who they are or want to be, they create a deeper emotional investment.

Visual and Symbolic Communication: Images, symbols, and other non-verbal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re often used to evoke emotions and convey messages in a powerful and immediate way.

Emotional Contagion: Thi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where emotions spread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creating a shared emotional experience. Leaders or change agents who effectively display emotions like passion, enthusiasm, or concern can inspire similar feelings in others, leading to collective action.

Framing: How a message or change initiative is framed can greatly influence its emotional impact. For example, framing a challenge as a moral imperative or a collective journey can evoke stronger emotional responses than a purely technical or procedural approach.

Sustainability of Change: Emotive strategies not only initiate change but can also help sustain it by continually reinforcing the emotional bonds and values that were activated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change.

Applications

Organizational Change: Emotive strategies are used i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to align employees' emotions with the organization's goals, fostering a sense of purpose and commitment.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often use evocative strategies to rally support, mobilize action, and sustain momentum.

Marketing and Branding: Brands use emotional appeals to create strong connections with consumers, building loyalty and influencing purchasing behavior.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personal growth or therapy, emotions are often a focal point for achieving transformative change.

These strategies are particularly powerful when combined with logical or rational approaches, creating a balanced and compelling case for change that resonates both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