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報業都面臨訂戶減少、廣告收益下滑的寒冬之際,美國第4大全國性報紙《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訂戶逆勢成長,2016年轉虧為盈,這可說是令報業同仁感到振奮的新聞,至少我是被消息激勵了。

全球報業都面臨訂戶減少、廣告收益下滑的寒冬之際,美國第4大全國性報紙《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訂戶逆勢成長,2016年轉虧為盈,這可說是令報業同仁感到振奮的新聞,至少我是被消息激勵了。

大馬讀者們可能覺得事不關己,也不過是一則國際新聞,但若深一層看,一家報紙撐過來了,他們的歷程可以成為大馬報業的參考。讀者重新支持他們,當中一定有制勝的因素。畢竟傳統報紙變得更好,讀者也受益。

我們經常收到讀者的回應,鞭策我們進步,激勵我們;讀者不斷支持我們,我們也務必做到最好服務讀者,所以報紙重生的消息也值得讀者稱慶。

3年前,亞馬遜網站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收購《華郵》時,曾允諾他會為《華郵》找到伸展的平臺。因為他相信新聞仍有市場。經過一番整頓,結合傳統編輯作業和新媒體操作,增加《華郵》報道在臉書、谷歌等社群網站的能見度,吸引更多讀者,並加強讀者優惠和提升廣告效果,終於有所收成。《華郵》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網站流量激增,亦證明其在新聞處理上走對方向。

該報隨之宣布今年將增聘至少60名記者,擴大編采陣容,尤其要應對特朗普上臺之後的“多事之秋”。報社增聘人手,等於為新聞業注入強心劑,資深工作者再次能施展抱負,而對於有誌於新聞工作的新生代,更是具激勵效果。《華郵》相信不只增加傳統編采作業人員,在講求跨部門、領域的年代,如軟體工程師、網頁設計師等技術人員一樣是炙手可熱。之前《華郵》就是砸錢於這些技術面和人手改變操作方式而得以轉虧為盈。

事實證明能洞悉時機者才能掌握先機,那些因為困囿在舊思維,不敢大刀闊斧,采取新的規則,新的思維尋求轉機者,註定會繼續成為失敗者。《華郵》這一回“逆襲”成功,除了是掌握了技術層面的訣竅,在監督施政方面也是下了功夫。

即將就任的特朗普是社交媒體的擁護者,曾經表示社交媒體“比新聞快多了!與其對付不誠實的記者,不如誠實發文!”眾所周知,特朗普是推特總統。《華郵》為了應付特朗普的推文,即推出了一款裝在Google Chrome瀏覽器上的工具,可以讓使用者即時“檢查”特朗普的推文是否為真。安裝該工具後,使用者在閱讀特朗普的推文時,若出現與事實不符的地方,《華郵》會在下方加入“相關說明”,以正視聽。這個做法可謂相當的“cool”!

據了解,貝佐斯曾和特朗普在推特上互相攻擊過對方,特朗普競選期間將《華郵》的記者列入黑名單,該報編輯還公開指責特朗普商業模式非常“骯髒”。

開發了上述工具,誰是是非,誰對誰錯,或許就可無可遁形,但是這項工具恐怕只有反對特朗普的人才會安裝,要特朗普支持者安裝恐怕十分困難。

媒體與政治人物之間的類似“互動”很是常見,因為政治人物和媒體就像魚和水,互相需要,但是一旦政客逾越底線,干預起媒體,誰較高尚,誰較民主,立見高下。

特朗普讓美國媒體有所省思,因為特朗普上臺後,媒體日子恐怕更不好過,以他在競選期間對媒體的態度來看,媒體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

因此,媒體除了因應數碼時代在技術上和網絡操作上作出改變,更要堅守媒體作為“第四權”的崗位,繼續以無畏無私的精神,致力於紮實的、以事實為根據的報道,不要被一些以農場化資訊吸睛,甚至以假消息為幌子的網站所打敗。在促進民主上,媒體尤其是傳統報業更要扮演積極角色,促使民主有效運作,可以做和應該做的事情太多了,總之報業要以讀者知情權為優先,為民主和新聞自由以及各種良好價值觀而奮鬥。

2017年,身為大馬新聞工作者,不應該消極看待今年國家和社會的各種“運勢”,尤其面對類似特朗普那類“假新聞自由捍衛者”的政客時,反之應該以積極心態看待報業在風雨後必能迎來陽光。文章來源:星洲日報/騎驢看本·作者:張立德·《星洲日報》主筆·2017.01.07)

Views: 176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張立德·用對工具說對的故事

我在上一期文章提到:“報紙包括雜誌,被人認為一只腳踩進墳墓,問題其實未必是報紙資訊傳播度比不上網絡,而是大家沒有厘清或者找到自己的在網絡潮流中的正確定位。”我以樂觀的態度看待科技給傳統媒體的沖擊,認為只要懂得如何梳理問題,找出定位,報業“死不了”,除非我們自己自殺。

上一期專欄為文章下的標題,令一些同事吃了一驚,過意不去;不過大家看了內容就知道是“文不對題”了,現在許多網絡媒體和內容農場都愛玩類似的噱頭,“做報紙”的就別瞎跟了。

我在上一期文章提到:“報紙包括雜誌,被人認為一只腳踩進墳墓,問題其實未必是報紙資訊傳播度比不上網絡,而是大家沒有厘清或者找到自己的在網絡潮流中的正確定位。”我以樂觀的態度看待科技給傳統媒體的沖擊,認為只要懂得如何梳理問題,找出定位,報業“死不了”,除非我們自己自殺。

那天把車子送往維修時,每次負責接待我的咨詢專員送我回報社的路途上,談起了報紙目前的情況,他說他每天都必讀報,沒有看到報紙就渾身不自在。

“我身邊的人都通過網絡跟進新聞,我卻不習慣對著熒幕,很傷神,還是手握報紙比較有手感,更容易翻閱,一目了然。我每天都花至少兩小時讀報。讀報的唯一壞處是讀完後手必黑。呵呵。”

聽了他這一番話,我感覺踏實,喜歡讀報的大有人在,只要讀者在,我們就必須服務他們,甚至要更好的服務這群愛護支持我們的讀者。

上期文章中我列出了幾道傳播學者拋出的問題供思考,同時咸認業內人,在應對人們使用資訊工具的習慣改變時,務須做到與服務的對象的改變同調,深入去了解人們在工具使用上的習性會隨著生活環境和整體時勢的轉變,充份掌握了服務對象的習慣和喜好的改變,勢必能夠去適應和應對科技帶來的沖擊。

關鍵在於我們從何開始?很快就讓我找到了解答。《天下雜誌》最近推出了一個教育專題,焦點在於數位教育戰略。當中一篇美國史丹佛大學電腦運算新聞實驗室的報道吸引了我,讓我有了新的思維沖擊。

“我們不能只是記者,要看到趨勢。”該實驗室創辦人漢彌頓這樣說。沒錯,看不到趨勢,就看不清前路。他接著的談話更是直擊紅心:“如何有效運用工具說出吸引人的故事,甚至用數據輔助發現故事很重要,各種資訊紛陳,未來的記者利用新科技,才能更有效率地將公共政策的報道連結閱聽人。”這正說出了我的心聲。

實驗室推出的主要相關課程有5門,主打公共議題與數據新聞、電腦運算新聞學、公共領域的虛擬實境應用,與調查報道。

而實驗室最大的特色是跨領域、跨科系合作,吸引了兩種人:會報道,但不會處理資料的學生;很喜歡處理數據卻沒有新聞訓練的人。這樣的合作是新聞業越來越明顯的趨勢。

我開始想像報紙編采的新模式:“我們每天接觸到許多沒有意義的資料,一旦學習了如何加以清理,和結構化,再做進一步詮釋,勢必找到許多之前沒有被看到的故事,在資料輔助下,完成更多吸引讀者的報道。”

校園是廣闊的實驗場域。

他們的學生進行的一項實驗是:搜集美國各州警方在交通站點攔車、查緝的頻率、查緝的理由,以及被攔下者的種族與性別比例。搜集回來的資料,藉由和電腦科學學生合作建立統計模型,分析種族、地點、攔車、進一步查緝、是否攜帶違禁品等資料,發現警方的確有種族歧視,並偏向查緝弱勢群體。這個結果引起了巨大回響。

他們從中得到的一個初步結論是,一切還是以故事為基礎,但有了這些工具,就能知道本身有了新的能力,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變化,更有辦法去說出過去沒辦法說出來的故事。

美國不少媒體已經不斷應用新科技去改變說故事的方式,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這些媒體推出的作品成為大學的研究案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案例都列入教材,加以解構。這些案例的成功與失敗告訴了媒體和大學,除了學技術,還得知道如何用對工具、說對的故事,絕對不是一窩蜂去做。

與此同時,在應用新科技和新工具時,還會遇到新聞倫理的疑慮,因為說故事的方式因結合科技改變了,也同時挑戰傳統對新聞學的客觀與公平認知。這正說明一窩蜂是不可取的。

漢彌頓在報道有這麽一說:“要呈現一種無可取代的說故事方式,每種新聞得無可取代,才有辦法收費、營利。”這讓我想起一次與來自印度、中國和印尼媒體人的一席談,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報紙網絡化不是照搬紙本就可以收費取得營利,因為這不符合網絡世代的思維模式,很多人認為免費才是王道。關鍵是要做出與眾不同,折服人的報道內容,也就是無可取代的新聞,收費營利即能隨之而來。當時我們談的例子正是美國的報紙。

此外,《天下雜誌》專題的其他報道,也讓我看到了文學+電腦科學的可能性、通過數據運算培養會發問、問對問題的新生代的實驗,等等數位教育所能創造的新世界,都在在與新聞業,特別是報紙有關。看到這一切的可能發展成形,只要報業能適時掌握新趨勢,勢必走出一道新路,所以我有信心繼續保持樂觀心態。星洲日報/騎驢看本·作者:張立德·《星洲日報》主筆·2016.12.04)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