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林 紀明明〈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文化產業〉(6)

三、面向現代社會生活、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創新性,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文化產業

 

創造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樣化、個性化資源,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永葆魅力的根本。在現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的新形勢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在創新和創造中實現價值的再創造,才能真正實現優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久彌新、綿延不絕。

 

(一)面向現代社會生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核心、以一定歷史時代的生產和生活為載體的活態傳承實踐,它具有與時俱進、自我更新的屬性,其生命力就體現在適應生產和生活變化的創新發展中。當今,隨著社會時代環境、生產方式、生活條件和大眾審美等的不斷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也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系當今當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符合現代生產和生活的變化節奏,在繼承和創造的統一性中不斷發展。

 

1.用現代產業理念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項目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文化產業的發展為非物資文化遺產資源的現代轉化,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的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這不僅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非物資文化遺產資源創造性轉化的新思路。

如前所述,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項目,具有鮮明的生產實踐性和生活實用性特征,因此,當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生產性保護和開發利用時,必須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充分關注當下社會生產、民眾生活和審美觀念的新變化,用現代產業理念審視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留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精神內核和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將活躍、新穎的現代表現形式融入其中,開發一些具有時代感、現代氣息和地方特色的、為現代大眾所喜愛的文化產品。


近年來,在國家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要積極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保護方式、保護內容和保護機制的創新,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領域和新途徑。

在大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豐富的項目資源、多樣的生產形式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已被許多地方當作當地的文化名片來打造,當作地方文化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來發展,特別是那些適合生產性保護和產業開發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中醫藥制作和飲食文化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是成為文化產業的新寵,它們將傳統技藝和現代形式相融合,重新走進百姓現實生活,滿足人們的物質產品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使優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產業發展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以現代審美思維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元素

 

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元素發展文化產業,就是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深厚的民族精神、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彩的文化形式為資源,在深入研究當代社會需求和大眾審美取向的基礎上,用現代審美創意思維來解讀其發展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積極尋求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市場經濟的新結合點,在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獲取文化產業資源,吸取藝術養分,以豐富多彩、內涵豐富的核心元素滲透到現代文化產品中,通過創新,以新形式、新內容生產出既能準確傳達民族傳統文化風韻,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技藝,又能體現時代精神,符合當下大眾審美趣味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產品。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